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篇
  免费   951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化学   174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258篇
综合类   153篇
数学   197篇
物理学   271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通过对线间电容耦合模型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连线电容耦合的SR锁存电路设计方案. 该方案首先分析互连线间电容耦合关系, 利用MOS管栅极电容模拟互连线电容; 然后利用电容耦合结构与线计算特性, 设计或非逻辑门电路, 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互连线电容耦合的SR锁存电路; 最后在TSMC 65nm Spectre环境下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电路逻辑功能正 确, 且具有低硬件开销特性.  相似文献   
62.
63.
64.
石建飞  苟向锋  朱凌云 《力学学报》2019,51(5):1489-1499
通过将系统参数定义为参数变量, 构成参数空间,研究齿轮传动系统在参数空间和状态空间耦合下的非线性全局动力学特性,以及多参数、多初值和多稳态行为之间的关联特性.首先设计了一个两空间耦合下非线性系统多稳态行为的计算和辨识方法.其次,基于该方法并结合相图、Poincaré映射图、分岔图、最大Lyapunov指数、吸引域等,研究齿轮传动系统在不同参数平面上多稳态行为的存在区域和分布特性,以及多稳态行为在状态平面上的分布特性,揭示了参数平面和状态平面上系统可能隐藏的多稳态行为和分岔,并分析了多稳态行为的形成机理. 结果发现,两空间耦合下系统在参数平面上存在大量多稳态行为并呈"带状"分布, 状态平面上多稳态行为出现两种不同的侵蚀现象, 即内部侵蚀和边界侵蚀.分岔点或分岔曲线对初值的敏感性导致多稳态行为的出现.当齿侧间隙和误差波动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时,系统全局动力学特性受间隙和误差扰动的影响较小,受啮合频率的影响较大.两空间耦合下系统全局动力学特性变得丰富和复杂.   相似文献   
65.
对亚式期权在CEV模型和B-P混合驱动模型限制下进行Monte Carlo模拟定价,建立风险中性测度,模拟出不同弹性因子值下资产价格路径.为了得出优于标准的Monte Carlo模拟,应用方差缩减技术来提高期权定价的精度.最后对亚式期权定价模型进行数值案例分析,得出弹性因子取值、时间步长、模拟次数与期权价值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67.
廖慧敏  田广  李智 《物理实验》2022,(12):10-16
常见的共振响应谱表现为近似对称分布的洛伦兹线型,而Fano共振则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的响应谱.尝试在普通物理实验层次展示Fano共振现象,建立基础实验与前沿研究的联系,通过构建RLC耦合谐振电路系统,在实验上展示了Fano共振现象,作为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还展示了类似电磁感应透明的现象,并通过理论公式的计算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8.
为了消除单微梁生化传感系统中存在的温度漂移、溶液折射率变化等环境噪声影响,同时实现多种靶标分子的快速并行检测,设计制作了新型微梁阵列生化传感器.利用压电驱动激光束扫描微梁阵列,并通过光杠杆法实时读出微梁弯曲信号,即可得到在微梁表面发生的特异性生化反应的动力学曲线.对250 μm间距的两定点的9h扫描实验数据验证了系统光路的稳定性;同时进行了温度激励测试,升温6℃后微梁阵列弯曲信号基本保持一致(误差6.5%),验证了系统检测的可靠性.最后,利用自制毛细管阵列套合修饰装置,成功将克伦特罗抗体修饰到微梁阵列一侧的金表面上,对待测液中10μg/L克伦特罗标样进行了准确检测,验证了此传感系统在生化检测中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单相旋转型驻波超声电机的数学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单相驱动的旋转型驻波超声电机的原理样机早巳研制成功,但对这类电机的运动机理的研究却一直局限在定性分析上。本文将从能量角度,根据Hamilton变分原理,定、转子摩擦界面采用纯滑动模型建立了该种电机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此模型,用MATLAB语言作了计算机仿真,得到了该种电机的开、关过程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70.
徐鉴 《力学学报》2016,(4):754-755
机器人动力学的研究是所有类型机器人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也是形成机器人终极产品性能评价指标重要的科学依据,以往机器人的发展已经表明,多体系统动力学是机器人研发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力学理论。随着新型传动与驱动机构以及智能与软物质材料的出现,可以预计柔性化、软性化、可变化、微型化和控制智能化将成为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使机器人的各种作动更接近生物体的仿生体,因此,以仿生为主要特征的刚柔耦合、柔软体和变形机器人对任务和环境的适应性强,其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机器人研究的步伐,同时,这种趋势和需求也将会使得机器人动力学和控制研究面临重大挑战。本刊组织了“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专题”,主要介绍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