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化学   189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6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采用自旋捕捉 电子自旋共振方法和荧光光谱技术 ,研究了ZnS/CdS复合超微粒体系界面光诱导电子转移及其相关的光化学行为 ,在选择激发其中一个组分 ,或同时激发两个组分的条件下 ,详细地考察了此一共胶体系的光诱导电荷分离 ,及其所引发的次级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自由基中间体和反应过程的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在Eg(ZnS) >Eλ>Eg(CdS) 条件下 ,共胶体系中只有CdS可被激发 ,而电子从CdS的导带跃迁至ZnS的导带是禁阻的 ,在此激发波长条件下共胶体系不发生电子转移 ,因此共胶体系中底物发生的光氧化还原反应与在单胶体系中的反应无明显区别 ;当激发波长满足Eλ>Eg(ZnS) >Eg(CdS) 条件时 ,则ZnS/CdS共胶体系的两个组分均同时被激发 ,此时ZnS导带电子可跃迁至CdS的导带而达到电荷分离 ,从而使得不同底物在共胶体系中的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甚至途径都与单胶体系有所不同 .有的反应可被减弱或被完全抑制 ,而有的反应则可被明显增强 ,故对于控制界面反应的方向和机理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72.
以硫化镉量子点为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以二氟溴乙酸乙酯为二氟烷基化试剂,高效地实现肉桂酸脱羧二氟烷基化反应,共合成了18个含有烯丙基二氟模块的化合物(3a~3r),收率53%~80%,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19F NMR确证。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好。自由基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经过自由基途径。   相似文献   
173.
Nonlinear optic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research because of its wide applications in field of photonics, nanophotonics[1] and optoelectroncs such as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broad-b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integrated optics, optical sensing, optical poling, optical limiting, optical computing etc.  相似文献   
174.
In this work, a fluorescent monomer 2-(9-carbazolyl) ethyl vinyl ether(CEVE) was synthesized in our lab, and its photo-induced living cationic copolymerization behavior with isobutyl vinyl ether(IBVE)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using diphenyliodonium chloride(DPICl)/2,2-dimethoxy-2-phenylacetophenone(DMPA) and zinc bromide(Zn Br2) initiating system in dichloromethane solution at 5 °C, -5 °C, and -15 °C, respectively. The living nature of this copolymerization system was confirmed by adding fresh comonomer method after the copolymerization almost finished. In addition, the obtained fluorescent copolymer poly(IBVE-co-CEVE) has a low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 below -10 °C.  相似文献   
175.
孙英姬  程鹏  廖代正 《物理》2001,30(1):22-26
文章介绍一种新型“分子合金”类磁性材料,通过调控铁磁-亚铁磁混合分子比例得到的这种新型分子基材料呈现了许多有趣的和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磁性质,如光诱导磁极翻转现象等。  相似文献   
176.
Femtosecond pump probe spectroscopy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photo-induced absorption feature in th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transient spectrum. The two advantages of the experiment, a chirality enriched sample and tuning the pump wavelength to the resonance of a specific nanotube species, greatly 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hoto-induced absorption signal of one tube species. It is found that a photo-induced absorption feature is located at one radial breathing mode to the blue side of the E11 state. This finding prompts a new explanation for the origin of the photo-induced absorptio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ground state to a phonon coupled state near the E ii state. The explanation suggests a superposition mechanism of the photo-bleach and photo-induced absorption signals, which may serve as a key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plex pump probe transient spectrum of carbon nanotubes. The finding sheds some ligh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non-radiative relaxation process an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相似文献   
177.
光磁效应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磁效应研究始于六十年代末,它是磁光效应的一种逆效应。近年来光磁效应研究取得了相当明显的进展,本文分(1)光磁各向异性和光磁效应的可逆特性,(2)光磁电流和光磁电阻,(3)分子基磁体中的光磁效应及其形成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光磁效应最近几年来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8.
非晶态As_2S_8半导体薄膜的光激励现象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非晶态As2S8半导体薄膜在紫外汞灯和He_Cd激光照射下的光诱导现象,证实了光照射后的As2S8薄膜的折射率增大,体积缩小,可见光吸收谱的吸收带蓝移。在此基础上,应用光折变效应试制了As2S8条波导,观测到As2S8条波导的光阻断效应,实现了光_光效应的开关功能。  相似文献   
179.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具有环状共轭结构的呼吸蛋白,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血红素辅基的结构变化,进而影响血红蛋白生物功能的表达。研究中发现,紫外区波长光照射血红蛋白能够引起其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光照实验中加入游离半胱氨酸有助于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metHb)结构的稳定。266nm光照后高铁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deoxyhemoglobin,deoxyHb)、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HbO2)和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HbCO)均被激发至各自相应激发态,其Soret带谱峰衰减至基态的时间大致相同;加入游离半胱氨酸后,半胱氨酸与各激发态铁卟啉发生电子传递,在直接和间接地进行了电子传递后,激发态铁卟啉衰减时间发生变化,metHb、HbO2和HbCO衰减时间明显延长,但deoxyHb变化相对较小。对瞬态吸收光谱、动力学曲线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综合分析可知,4种形态血红蛋白被光激发至各自激发态后,铁卟啉均反应形成具有一空位的六配位平面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80.
宋琦 《大学化学》2004,19(2):46-46
寻找一种能够方便地往有机物分子中添加CF3基团的方法,可以认为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课题。这是因为在药物和农药分子中几乎离不开CF3基团。在现有的许多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应当是对像醛或酮一类的亲电子基体通过亲核的三氟甲基化反应原位生成CF- 3。Florida大学的W .R .DolbierJr.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最近报道了一种产生CF- 3的新方法,即利用四(二甲氨)乙烯(TDAE)对三氟甲基碘化物的光诱导还原反应来完成。他们以二甲基甲酰氨为介质,氙灯为光源,在- 2 0℃到室温的条件下,制备了多种三氟甲基化的醇,产率普遍高于70 %。他们同时还找到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