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3篇
  免费   910篇
  国内免费   707篇
化学   2260篇
晶体学   120篇
力学   94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88篇
物理学   302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红外光谱分析醋酸酯淀粉包膜尿素膜降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方法分析醋酸酯淀粉包膜尿素及与生化抑制剂结合的四种肥料在棕壤中膜降解特征,为包膜尿素肥料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表明,膜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和膜组成没有因加入不同的抑制剂而改变。膜特征峰主要是H-O,—OH,CO2,C=O,—CH2,—CH3,C—O,C—O—H,C—O—C的不对称、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在棕壤中,最高峰吸收强度总趋势0>15>30>60>90>120>150>310d,前15d降解相对缓慢。150d大部分膜物质已降解。经过310d,膜主要官能团或分子结构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不同抑制剂对膜降解速度没有显著影响。红外吸收光谱完全可以测定与描述醋酸酯淀粉膜降解特征,并可揭示膜降解速度差异。  相似文献   
972.
黄土覆盖区油气微渗漏地表蚀变高光谱特征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庆阳油气区为例,根据油气微渗漏的物理化学过程,通过地面实测黄土样品的波谱曲线,以及其中碳酸盐、粘土矿物、二、三价铁离子含量的测试分析,检测黄土覆盖区油气微渗漏所引起的特征光谱响应。根据黄土样品的测试分析,已知油气区碳酸盐矿物含量明显高于未知油气区,而且二价铁离子含量增加引起红层褪色现象明显,但粘土化蚀变特征不明显。从实测土壤光谱曲线包络线去除后,提取的土壤光谱吸收特征参数中,碳酸根和二价铁离子对应的吸收深度、吸收面积和对称度等三个特征参数与其含量相关性强,拟合度好。由此,对地面实测的14条土壤光谱曲线聚类分析能够有效区分油气微渗漏明显的已知油气区类和油气微渗漏不明显的未知油气区类。  相似文献   
973.
刘慧强  任玉琦  周光照  和友  薛艳玲  肖体乔 《物理学报》2012,61(7):78701-078701
本文采用相移吸收二元性(PAD)相位恢复算法来实现混合 衬度样品内部不同密度组分的定量成像, 采用数字模拟和实验研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模拟结果表明, 对于三种不同材料其重构误差均小于1%, 且误差值随材料折射率的增大而减小. 利用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线站开展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用单距PAD相位恢复算法可获取样品的定量信息. 与模拟结果相比, 实验中的重构精度相对较低, 环状伪影可能是影响精度的主要原因. 模拟和实验研究过程中, 均只采用了一组单距投影数据. 可以认为, 相移吸收二元性算法可用于混合衬度样品的定量信息分析研究. 由于剂量相对较低, 应可适合于软组织和骨骼同时存在时生物医学样品的定量相衬CT研究.  相似文献   
974.
给出了微分吸收法测量二极管电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结果。利用MCNP程序对轫致辐射-衰减-探测器系统建模,模拟得到了输出剂量与二极管工作电压关系拟合曲线。建立了微分吸收法测量二极管电压测量系统,通过在探测器前端放置不同厚度的吸收片,得到了衰减程度不同的波形。结合理论计算的拟合曲线和实验波形,利用迭代法计算得到了晨光号加速器二极管电压,电压峰值为0.58 MV。和传统方法所测得二极管工作电压进行了比较,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75.
以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理论为基础,对通过非线性介质的高斯光束传输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分别给出了强吸收、无吸收情况下开孔、闭孔Z扫描曲线公式;对不同条件下非线性介质的归一化透过率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发现Z扫描曲线透射峰和透射谷表现出3种新的特性:随着入射激光峰值光强的增加,Z扫描曲线透射峰的高度受到抑制,而透射谷则加强变得更深;非线性相移的增加对Z扫描曲线透射峰和透射谷均有增高和加深的作用;激光束束腰半径越大,Z扫描曲线的峰谷特征越明显。  相似文献   
976.
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和飞秒时间分辨的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对2,3-二氢-3-酮基-1H-吡啶并[3,2,1-kl]吩噻嗪(PTZ4)和3-酮基-1H-吡啶并[3,2,1-kl]吩噻嗪(PTZ5)这两种荧光探针分子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 TDDFT结果表明PTZ4和PTZ5在甲醇溶液形成了氢键络合物导致它们吸收峰的红移. PTZ4分子在基态有四种稳定构型,其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双荧光峰正是来自于四种构型下的内部电荷转移态. PTZ4分子在四氢呋喃和甲醇溶液中的瞬态吸收光谱表明,从局域态到转移态的弛豫时间常数在四氢呋喃中为16.0 ps,在甲醇中为7.5 ps;PTZ4分子在甲醇中的激发态寿命为53.8 ps,而这种超短的寿命可能是由于PTZ4分子在激发态时形成的面外型氢键络合物导致的.  相似文献   
977.
本文探讨在背景噪音影响下,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臭氧的不确定性:背景噪音对臭氧浓度廓线的影响正比于背景噪音强度、强吸收波长和弱吸收波长的回波信号强度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合适的回波信号强度比可以使激光雷达背景信号对夜间臭氧探测浓度的影响变得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实验结果表明:用波长对( 280 nm,283 nm)对大气臭氧进行观测时,适当调节两波长回波信号强度比为0.96时,背景信号对臭氧浓度探测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模拟分析和实验观测结果相接近,证实了理论推算的合理性,在背景噪音强度未知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强吸收和弱吸收两波长的激光脉冲的能量,在示渡器上得到适合的回波信号强度比值,可以抑制背景噪音信号时臭氧探测结果的影响,确保夜间臭氧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78.
研究了直流磁控溅射法沉积AlN薄膜过程中氮气含量对AlN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真空腔的氩气含量较低时,薄膜呈非晶态,在红外波段的傅里叶变换光谱中没有明显的吸收峰,当氮气流量为75%时薄膜中出现明显的六方AlN(100)和AlN(110)衍射峰,在波数为670~700cm-1处有强烈的吸收峰;增加氮气含量,薄膜又呈现出非晶状态.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和颗粒大小都随氮气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979.
We report the demonstration of passively continuous-wave mode-locking(CWML) of diode-pumped Tm,Ho:YV04 laser using an InGaAs/GaAs multiple quantum-well(MQW) structure semiconductor as the saturable absorber.Stable mode-locking pulses at the central wavelength of 2 041 nm are obtained. 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is 151 mW.The pulse duration is 10.5 ps at the repetition rate of 64.3 MHz.  相似文献   
980.
Nonlinear absorption of monolayer grapliene suspension is studied in the wavelength of 800 nm using Z-scan method with 50-fs pulses.Nonlinear absorption property of grapheno suspension at different excitation intensities is compared.Large reverse saturable absorptions are found and believed to arise from twoDhoton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