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9篇
  免费   2695篇
  国内免费   1543篇
化学   3865篇
晶体学   87篇
力学   904篇
综合类   174篇
数学   176篇
物理学   10131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1049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759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821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663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制导光缆中光纤寿命预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光纤寿命预期的疲劳实验方法和筛选实验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光纤筛选复绕机对室温下光纤进行了疲劳性能实验。实验得出,在张力小于850g的情况下,制导光纤的寿命可以达到10年以上;光纤的韦伯参数md和疲劳参数nd的大小影响光纤寿命。实验表明,当光纤的使用状态受力较大时,或使用贮存状态相差较大时,宜选用动态方法进行寿命预期;当贮存和使用状态受力变化不大时,宜选用筛选复绕方法预期光纤寿命。制导光纤寿命模型宜选用动态疲劳模型,通信光纤可选用筛选实验模型。实验还表明,提高光纤的抗疲劳因子nd和减小光缆中光纤的应变,可以更好地保持光缆中光纤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3.
刘献铎 《应用声学》1987,6(3):49-49
等混双元混合气体的组分,可由测定该气体的声速而确定.实验用了40kHz的连续波;发、收换能器分置于充满被测气体的管子两端,声波从发射换能器到接收换能器之间的相移,随声速而变化,也即随气体  相似文献   
954.
Novel NaA/carbon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on a porous a-Al2O3 substrate by incorporatingnanosized NaA zeolite into novolak-type phenolic resin.The prepared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SEM and single gaspermeation tests.The NaA zeolite/carbon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exhibited that the ideal separation factor of CO2/CH4 was 28.4and the carbon dioxide flux was 3.39*10-7mol/(Pa m2s)at room temperature and under a pressure difference of 100 kPa,whichwas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carbon membrane prepared at the same procedures and conditions as those ofcomposite films.From the SEM images,the films were continuous and highly intergrown.Compared with carbon membranes,thethickness of nanocomposite films was drastically decreased,which was helpful to reduce the diffusion resistance and increase theflux of gas permeance.  相似文献   
955.
吴江滨 《物理通报》2007,(11):1-2,55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伯特·费尔(Albert Vert)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鲁伯格(Peter Grunberg),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的原因是这两位科学家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效应.这个发现引发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硬盘磁头的数据读取能力,使硬盘无论从容量还是体积上都产生了质的飞越.这个发现还导致了新一代磁传感器的出现,而且巨磁电阻被认为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956.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形激光弱磁传感器主要误差因素并提出了若干克服这些因素的方法。这些误差因素是:大尺寸的法拉第室引入的噪声,磁光材料的费尔德常数的温度系数,塞曼效应的混入、朗谬尔效应等。  相似文献   
957.
958.
959.
搭建了一个连续波高功率掺铥光纤激光器,并进行了生物组织切割研究。利用自制光纤光栅搭建了线形腔掺铥光纤激光种子源,种子源输出波长为1941.10 nm,光信噪比为75 dB,50 min内的波长抖动和功率抖动分别小于0.04 nm和0.265 dB,斜率效率和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5.6%和186 mW。基于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分别搭建了前置光放大器和主光放大器,两放大器的斜率效率分别为14.3%和35.86%,经过两级放大后得到21.9 W的激光输出。利用经光束整形后的激光光束进行了生物组织切割实验。设计了多组实验观察该激光器在不同功率和移动速度情况下,切割深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该掺铥光纤激光器具有良好的切割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60.
于航  张冉  杨帆  李桦 《物理学报》2021,(2):363-372
气体分子与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稀薄气体流动状态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其物理上的复杂性和微观性,这一过程的机理并没有得到充分揭示.本文利用分子束法对Ar分子在金属Pt表面的碰撞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并探究了入射速度、角度和壁面粗糙度对动量、能量转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体分子以5o的极角入射时,分子的法向速度分量占主导因素,在与壁面发生碰撞之后,分子的切向和法向动量都会损失,法向动能会向切向转移,并且当分子速度不低于2.0时,切向和法向动能的比值会稳定在一个很小的区间,而粗糙度对动量和能量转化的影响不明显.与小角度入射时不同,当气体分子以75o的极角与金属表面碰撞时,粗糙度的影响就不能再被忽略了.大极角入射的气体分子在光滑壁面散射之后,其运动规律基本符合Maxwell所假设的镜面反射,动量和能量分量的变化都不明显.而粗糙度的引入则会促进气体分子切向动量和能量向法向转移,并且会使分子总能量的损失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