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203篇
化学   159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48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152篇
物理学   230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奇异边界法是一个半解析边界配点强格式方法,具有无数值积分和无网格、编程容易以及数学简单等优点。本文首次将时间依赖基本解运用于奇异边界法,计算模拟二维标量波方程;结合确定源点强度因子的反插值技术,提出了二维狄利克雷边界标量波方程源点强度因子的一个经验公式;引进了解决波方程基本解G奇异性的一种无奇异积分处理方法。数值实验证明,基于时间依赖基本解的奇异边界法可精确高效地模拟二维狄利克雷边界标量波方程,在计算效率、精度、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72.
利用中国气象局南京综合观测基地的微脉冲激光雷达对南京北郊的气溶胶特性进行了常规的观测,并计算了气溶胶的退偏振比,反演了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分别得到气溶胶退偏振比及消光系数廓线。分析了不同天气情况下退偏振比和消光系数变化趋势的关系,发现退偏振比和消光系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即粒子非球形的程度对其消光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初步探测结果发现:在同一个时刻,晴天和雾霾天时二者变化趋势相同,探测到水云时二者变化趋势相反,探测到冰相云时二者变化趋势相同,研究表明:当探测到气溶胶和冰相云时,粒子的非球形特性越明显其消光系数越大;当探测到水云时,粒子越近似球形其消光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973.
全息是目前一项极具前景的科学技术,即通过信号光和参考光的干涉,在小小的全息图上记录丰富的信息。相比于传统全息仅记录光波的相位、振幅信息,偏光全息可以将额外的偏振信息记录于偏振态敏感材料中。本文从偏光全息材料入手,详细介绍了偏光全息生产过程;同时介绍基于琼斯理论和张量理论的偏光全息原理和研究进展;最后描述了偏光全息在全息存储和纳米光学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74.
麦克斯韦方程中的介质响应特性一般由本构关系中的介电函数ε(ω)和磁导率μ(ω)来描述,对于介质中传播的电磁场,通常存在两个独立的本征传播模式,它们是齐次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特解,各自具有特定的色散关系和偏振态。如果介质中传播的电磁场为两个本征模分量的线性迭加,其偏振态将会随着传播的过程而改变。常见的现象有各向异性晶体中的双折射、超材料中的偏振调制效应、自然界中手性材料的旋光响应以及外磁场作用下产生的Faraday效应等。本文从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测量精度等方面介绍太赫兹时域偏振检测系统及其发展状况,特别是利用线栅、超材料以及光学手段调制太赫兹电场偏振态的方法。对近几年太赫兹偏振检测系统在分析手性超材料、太赫兹圆二色谱以及Faraday效应等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最后展望了太赫兹偏振检测系统未来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5.
偏振弹性散射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在偏振光入射条件下,根据出射光的偏振特性不同可以筛选出浅表层组织的单次散射光信息和深层组织的漫散射光信息。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颗粒溶液检测,目的是在颗粒溶液原始状态下实现对颗粒尺寸及浓度的同时检测。设计了一个共轴笼式光学系统,测量了聚苯乙烯微球颗粒溶液某一角度的背向散射信号,通过控制入射端和收集端偏振片的偏振方向获得了颗粒溶液的偏振平行光谱与偏振垂直光谱,两者之差即偏振差分光谱对应颗粒的单次散射信息,将该单次散射信息与Mie散射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颗粒的尺寸,然后在颗粒尺寸作为已知的条件下进一步分析偏振垂直光谱,将该垂直光谱对应的颗粒溶液的漫散射信息代入光漫散射下的近似表达式拟合得到颗粒的浓度信息。将实验结果与样品提供值进行了比对,并进一步分析了在获取颗粒数浓度时,颗粒直径的方差分布对结果的影响,最终验证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的潜在应用包括对标准颗粒制造厂商的产品在线检测以及对牛奶制品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浓度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976.
基于相关光子的定标技术能够实现“无标准传递”绝对定标,研究相关光子的光谱辐射特性及时间相关特性对遥感器在宽波段的辐射定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光电探测器在宽谱段量子效率定标需求,基于相关光子的定标技术有必要从单一波段向更多波段扩展。根据自发参量下转换所满足的相位匹配条件,推导出相关光子在晶体内的非共线角计算公式,通过数值模拟相关光子光谱辐射角度分布规律,优化晶体相位匹配角,使得自发参量下转换产生的相关光子具有宽光谱分布,并且相关光子辐射角度与光谱波长能够一一对应。根据光谱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多波段相关光子的光谱分布和时间相关性测量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测量了四对相关光子的光谱分布、符合计数、相关时间以及偏振特性。其中,测量的光谱分布范围为633~808 nm,最大光谱分布测量偏差为1.51 mm,光谱分布实验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一致;测量了四对相关光子对的相关时间,最小相关时间为0.32 ns,并在实验中观察到了“符合三峰”现象;相关光子单光子计数及符合计数与泵浦光的偏振方向呈正弦函数关系。实验研究表明,相关光子对具有可见光~近红外宽波段分布、时间相关及偏振特性。论文研究结果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该研究结果有望应用于光电探测器在多波段的辐射定标。  相似文献   
977.
土壤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生态系统的形成和人类的生存均起着绝对不可忽视的作用,故对于土壤热红外偏振辐射特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关于土壤在2π空间内的偏振热辐射特性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探测角的改变,土壤的偏振亮度温度在0°~80°范围内呈现非线性变化,当探测角的变化范围为60°~80°时,其偏振亮度温度随着探测角的增大而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不同方位角条件下,土壤的偏振亮度温度会发生改变,在0°~240°范围内,随着方位角的增大而呈现上升趋势,在240°~320°范围内,呈现下降趋势;波段和偏振角对于土壤的偏振亮度温度的变化均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二者的变化曲线的波动幅度都较为平缓;不同土壤类型的偏振辐射亮度温度不同,呈现草甸黑土>淋溶黑钙土>典型黑钙土>草甸风沙土的规律。以上研究为热红外偏振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78.
在光纤通信中,为了在不改变调制波长范围的基础上仍能实现更多数据通道的波分复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小尺寸窄带偏振分光器,用于对现有的数据通信网络进行扩容以及提高光信号的信噪比。在该分光器上蒸镀了两种新设计的膜系,一层是窄带滤光膜,另一层是偏振分光膜。采用TFCalc软件仿真,设计结果中窄带滤光膜的带宽约为0.4 nm,偏振分光膜在1 530~1 560 nm范围内对p光的通透性能优于99.8%。基于以上膜系设计在BK7光学玻璃上实际制备两组膜系,实验采用Agilent 8164-A型光波测量系统对经过膜后的光进行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窄带滤光膜的实际带宽优于0.4 nm,增益平坦度小于-0.05 dB,相比现有常见的0.8 nm滤光膜具有更窄的带宽,可以实现在调制波长范围不变的条件下增大波分复用的数据通道总量。偏振滤光膜的实际p光透光率为99.6%,相比仿真值略低,但仍优于设计要求,相比传统分光器的光信号强度保留效果更好,具有更高的信噪比。综上所述,该分光器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79.
电压依赖阴离子选择性通道(Voltage dependent anion-selective channel, VDAC)是线粒体外膜上重要的通道蛋白,转运线粒体和细胞质之间的代谢物,对于线粒体发挥生理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研究VDAC分子的调控机制,在电场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对I型人类VDAC分子(hVDAC1)分别进行了分子模拟研究. 比较结果显示:外加电场的有无与方向变化对hVDAC1分子的运动模式和离子通过过程影响不明显,hVDAC1分子仍然保持以N端α螺旋在β桶内横向运动为主的运动模式. 综合模拟结果和相关的实验结果,我们推测,发表的hVDAC1晶体结构可能不是其发挥生理功能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980.
A nonconform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finite difference streamline diffusion type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time-dependent lineariz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The backward Euler scheme is used for time discretization. Crouzeix-Raviart nonconforming 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 namely, nonconforming (P1)2 - P0 element, is used for the velocity and pressure fields with the streamline diffusion technique to cope with usual instabilities caused by the convection and time terms. Stability and error estimates are derived with suitable n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