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1篇 |
免费 | 720篇 |
国内免费 | 20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64篇 |
晶体学 | 11篇 |
力学 | 48篇 |
综合类 | 35篇 |
数学 | 155篇 |
物理学 | 24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224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145篇 |
2011年 | 139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54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124篇 |
2005年 | 147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将丁香酚(Eul)与丙烯酸甲酯进行衍生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丁香酚半抗原4-(4羟基-3-甲氨基苯基)-丁-2-烯酸(Eul-Aca)。采用活性酯法将丁香酚半抗原与乙二胺异硫氰酸荧光素(EDF)偶联,分别制备了同源和异源荧光示踪物。通过比较不同示踪物的抗体稀释度和灵敏度,优化反应时间等检测条件,建立了一种检测水产品中丁香酚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结果表明:异源示踪物(Eul-AcaEDF)具有更优的检测灵敏度,抗体稀释度为1/200,反应时间仅需5 min。该方法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1.2μg/L,检测线性范围为1.1~111.5μg/L,检出限(LOD)为0.24μg/L。实际样品中丁香酚的加标回收率为80.6%~107.4%,相对标准偏差(RSD)<15%。FPIA检测结果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0.993),适用于水产品中丁香酚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892.
利用双偏振极化干涉(Dual 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ry,DPI)测量技术实时研究了三磷酸腺苷(ATP)与其适配体(ATP-binding aptamer, ABA)间的相互作用.将单链ABA固定在DPI氮化硅芯片上,采用DPI技术实时监测ATP与固定的ABA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敏感层的质量、厚度、密度的变化.通过详细分析敏感层质量变化,得到ATP与ABA间的结合速率常数 (ka=4.66 × 10.3 L/(mol·s)、解离速率常数(kd =1.70 × 10.-2·s.-1)、结合常数 (KA=2.7 × 10.5 L/mol)和解离常数(KD =3.7 × 10.-6 mol/L).通过测定敏感层质量、厚度和密度随ATP浓度的变化,分别建立了测定ATP的方法,检出限(LOD, 3σ)分别为0.22 μmol/L(质量变化)、0.14 μmol/L(厚度变化)、0.32 μmol/L(密度变化).本研究利用DPI技术揭示了ABA与ATP相互作用中结构变化的实时信息,构建了新型ATP传感器,用于实际血清样品中ATP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93.
由于超短激光脉冲具有功率密度高、持续时间短、加工精度高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超精细加工、光学储存和微电子器件制造等领域.本文基于L-S型广义热弹扩散理论,建立了考虑材料记忆依赖效应和空间非局部效应的记忆依赖型非局部广义热弹扩散耦合理论,它能够准确预测几何尺寸与内部特征尺寸相近结构的热弹扩散瞬态响应.推导了所建理论的控制方程,并基于拉普拉斯积分变换获得了控制方程的解.作为算例,利用所建理论和求解方法研究了半无限大薄板受非高斯激光脉冲加热和化学冲击联合作用下的热弹扩散瞬态响应问题,得到了薄板的温度、化学势、位移、应力和浓度等随非局部参数、热时间迟滞因子和扩散时间迟滞因子等参数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传热对传质影响显著,传质对传热影响甚微;非局部参数对位移、应力影响显著,对温度、化学势和浓度几乎没有影响.该理论及求解方法的建立,旨在实现材料在机械、热、化学势等冲击作用下传热传质瞬态响应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894.
为满足惯性约束聚变对靶面光场辐照特性的要求,提出利用互补型偏振控制板改变光束内部偏振态,实现多光束消偏振叠加,进而改善聚焦光场均匀性的方案.建立了光束通过互补型偏振控制板进行变换的物理模型,理论分析了互补型偏振控制板影响聚焦光斑偏振特性的原因,比较了互补型偏振控制板与非互补型偏振控制板对聚焦光斑偏振特性及均匀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偏振控制板单元数的选取问题.结果表明:多光束通过互补型偏振控制板后,聚焦光场不再是单一偏振光,而是各类部分偏振光的随机混合;与其他类型双块偏振控制板相比,互补型偏振控制板能实现聚焦光斑的消偏振叠加且效果最佳,使光斑偏振度下降至0.2以下,并能有效地改善光斑的强度均匀性.采用互补型偏振控制板时,单元数对聚焦光斑偏振特性影响不大,但对强度均匀性则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应用需求合理选取单元数. 相似文献
895.
896.
分析了倾斜入射条件下导致光学薄膜产生偏振的原因,针对不同偏振态的等效导纳与等效相位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对称膜层在45°入射条件下不同偏振态的等效折射率与等效相位厚度,采用等效层方法设计了光学性能良好的600~900 nm波段消偏振宽带减反膜。最后利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了薄膜样品,样品的光谱性能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其中在600~900 nm波段范围内,平均反射率均小于1.38%,反射率的偏振度均低于0.89%。另外,通过对其理论及实验光学性能、角度敏感性、膜层厚度误差敏感性等方面的分析结果可知,对称膜层组合法是设计消除倾斜入射下宽带减反膜偏振效应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7.
We study the inclusive production of doubly heavy baryon Ξcc at polarized photon collider. Our results show that proper choice of the initial beam polarizations may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rate of Ξcc approximately 10%. 相似文献
898.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b3p86) of Gaussian 03 has been
use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_{2}$ molecule, a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 molecul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round state for
the Co$_{2}$ molecule is a 7-multiple state, indicating a spin
polarization effect in the Co$_{2}$ molecule. Meanwhile, we have not
found any spin pollution because the wavefunction of the ground state
is not mingled with wavefunctions of higher-energy states. So for the
ground state of Co$_{2}$ molecule to be a 7-multiple state is the
indicative of spin polarization effect of the Co$_{2}$ molecule, that
is, there exist 6 parallel spin electrons in a Co$_{2}$ molecule. The
number of non-conjugated electrons is the greatest. These electrons
occupy different spacial orbitals so that the energy of the Co$_{2}$
molecule is minimize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effect of
parallel spin in the Co$_{2}$ molecule is larger than the effect of
the conjugated molecule, which is obviously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electron d delocalization. In addition, the Murrell--Sorbie potential
functions with the parameters for the ground state and the other
states of the Co$_{2}$ molecule are derived. The dissociation energy
$De$ for the ground state of Co$_{2}$ molecule is 4.0489eV,
equilibrium bond length $R_{\rm e}$ is 0.2061~nm, and vibration
frequency $\omega _\e $ is 378.13~cm$^{ - 1}$. Its diatomic molecule
force constants $f_2$, $f_3$, and $f_4$ are 2.4824~aJ$\cdot$nm$^{ -
2}$, -7.3451~aJ$\cdot$nm$^{ - 3}$, and 11.2222~aJ$\cdot$nm$^{ - 4
}$respectively(1~aJ=$10^{-18}$~J). The other spectroscopic data for
the ground state of Co$_{2}$ molecule $\omega_{\e}\chi _{\e}$,
$B_{\e}$, and $\alpha_{\e}$ are 0.7202~cm$^{-1}$, 0.1347~cm$^{-1 }$,
and 2.9120$\times $ 10$^{-1}$~cm$^{-1}$ respectively. And
$\omega_{\e}\chi _{\e}$ is the non-syntonic part of frequency,
$B_{\e}$ is the rotational constant, $\alpha_{\e}$ is revised
constant of rotational constant for non-rigid part of Co$_2$
molecule. 相似文献
899.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