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95篇
化学   911篇
晶体学   4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物理学   17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普鲁士蓝化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脱水;(2)Fe3+还原至Fe2+;(3)C≡N-键的断裂。H2气中的热分解由于发生了一系列的加氢反应,分解产物及所对应的分解温度都不同于He气中的情况,其产物的种类增加,C≡N-键的断裂温度降低。普鲁士蓝化合物中,CN-呈典型的双端基配位,可看作是一种双金属配位的活化模型,与CN-呈单端基配位的K3[Fe(CN)6]相比,C≡N-键的活化程度增加,不仅断裂温度降低,且能发生更深度的加氢反应。  相似文献   
22.
普鲁士蓝膜修饰极循环伏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普鲁士蓝(PB)膜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膜中电活性中心间的相经作用导致PB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偏离理想表面波,用有限扩散边模型解释了高电位扫速下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在含钾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测得PB膜中电荷传输扩散系数为10^-9-10^-11cm^2/s。  相似文献   
23.
A new dinuclear Tb(Ⅲ) 4-cyanobenzoate complex [Tb2(4-cba)6(phen)2] (4-Hcba = 4-cyanobenzoic acid and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1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reaction in an ethanol/water mixed solution at 100℃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lographic data: C72H40N10O12Tb2, Mr=1554.98, triclinic Pi, a = 9.903(3), b = 11.769(8), c = 15.078(8)A, a = 111.42(12), It = 96.37(19), γ = 101-24(14)°, V= 1572(1)A3, Z= 1, Dc = 1.642 g/cm^3, F(000) = 768 μ = 2.305 mm^-1, the final R = 0.0205 and wR = 0.0543 for 5479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1 displays an isolated dinuclear structure. Two eight-coordinated Tb(Ⅲ) ions are bridged by four 4-cba ligands in the syn-syn bidentate coordination mode, and two other 4-cba ligands chelate these two Tb(Ⅲ) ions. The title complex molecules are connected through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to generate a on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chain, The characteristic infrared spectra, luminescent propertie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s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4.
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1)催化的DNA甲基化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基因转录,基因组印记和细胞分化~([1])。本文利用特异性酶切法成功开发了一种有效的测定DNMT1的电化学方法。首先,将硫醇修饰的双链DNA(dsDNA)自组装固定在金电极上,随后DNMT1识别dsDNA半甲基化序列并实现完全甲基化,最后通过甲基化特异性限制酶(BSSHⅡ)剪切,未发生完全甲基化的碱基序列将被剪切并移除电极表面。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分别测定剪切前后的亚甲基蓝(MB)还原电流。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5 nM~50 nM,检测限为0.5 nM。这种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检测DNA甲基化和DNMT1活性,在DNA甲基化快速检测和基因毒理分析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5.
耐尔蓝-铌钼杂多酸-聚乙烯醇-124体系测定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祖碧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2,20(5):520-523
在聚乙烯醇-124存在下,耐尔蓝与铌钼杂多酸形成离子缔合物的适宜条件为:在0.025~0.10mol/L硫酸溶液中形成铌钼杂多酸;在1.1~1.8mol/L硫酸溶液中耐尔蓝与铌钼杂多酸形成离子缔合物。缔合物的组成比为NB:NbMo=3:1,λ_(maX)在615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为2.46×10~6L.mol~(-1).cm~(-1),符合比耳定律范围0~1.2μg Nb/25ml,至少稳定5h。考察了43种共存离子的影响,绝大多数元素不干扰测定。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已用于合金钢和岩矿中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6.
工业用已内酰胺挥发碱的测定采用的是GB/T13255.4-1991规定的方法。该方法原理是在碱性介质中,蒸馏出挥发碱,用过量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根据空白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与试样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差来计算挥发碱的含量。但该方法准备工作非常繁琐,用于蒸馏的玻璃仪器接口多极易漏气,造成结果降低。  相似文献   
27.
依文思蓝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雷洛昔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宗会  范莉  刘绍璞  江虹 《分析化学》2002,30(12):1486-1489
在pH 1 .4~ 2 .5的NaAc HCl缓冲介质中 ,雷洛昔芬 (raloxifene)与依文思蓝 (evansblue)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 ,使依文思蓝溶液褪色 ,最大褪色波长位于 61 0nm。雷洛昔芬在 0~ 1 .4× 1 0 - 5mol/L的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 1 0 为 1 .76× 1 0 4L·mol- 1 ·cm- 1 。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8.
柳仁民  刘道杰 《分析化学》1995,23(2):187-190
基于抗坏血酸光化学还原亚甲基蓝光化学反应,建立了流动注射光化学反应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12-5.60μg/ml,进样频率为56-60次/h。应用于维生素C片剂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9.
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萘基二苯甲烷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缔合反应及缔合物在聚合物颗粒表面的吸附及洗脱 ,提出了碱性艳蓝BO分光光度法测定河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碱性艳蓝BO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缔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76×104、3.63×104、2.15×104L·mol -1·cm -1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mg/L,相对标准偏差3.8% (n=8);应用该法测定河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0.
刘彪 《无机化学学报》1990,6(4):413-416
在金属和石墨基底电极上用恒电位沉积法制备出普鲁士蓝(PB)薄膜,研究了影响膜生长的多种因素;观察到PB膜的电化学活性。用红外光谱及电子能谱对膜的化学组成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最初制备的膜为不溶性PB:Fe_4[Fe(CN)_6]_3,在含K~+的电解质溶液中经电化学反应后膜部分转变为可溶性PB:KFeFe(CN)_6,由此确定了PB膜的电化学反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