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1593篇
化学   2392篇
晶体学   245篇
力学   63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159篇
物理学   104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双冠醚的研究I.Shiff碱型双冠醚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合成了七种新的芳(杂)环桥联Shiff碱型双冠醚.电导率测量结果说明它们与四苯基硼钾,铷,铯生成的是2:1夹心型 配合物(冠醚单元:金属离子);与钠离子生成的是1:1配合物.此外,将4'-氨基苯并15-冠-5分别与α,α'-呋喃二甲醛和邻苯二甲醛缩合得到的双冠醚3e和4制成pvc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证明它们对.钠离子的选择系数都在10[-4]左右.  相似文献   
22.
肖文军  李朝晖  黄再波  谭松庭 《化学学报》2007,65(19):2097-2102
用电纺法制备了TiO2/P(VdF-HFP)(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杂化纤维微孔膜, 用SEM观察了杂化纤维微孔膜的形貌, 并测算了这类由超细纤维相互搭接而形成的微孔膜的孔隙率. 这种微孔膜吸附LiPF6/EC-DMC-EMC(碳酸乙烯酯-二甲基碳酸酯-碳酸甲乙酯)电解质溶液后得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等参数, 并研究了TiO2纳米晶的掺入对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TiO2的掺入降低了P(VdF-HFP)聚合物基体的结晶度, 改善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低温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3.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聚苯胺在水基胶体分散液中掺杂与脱掺杂过程,证实了PAn的掺杂与脱掺杂是完全可逆的过程。当pH=3.5时,开始脱掺杂,当pH=6.0时,掊掺杂已基本结束。PAn颗粒的大小也对紫外光谱有影响。当聚苯胺颗粒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复合膜光谱吸收峰明显半移,表现出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顺序扫描式双通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的特点出发,对微克级介形虫壳体样品中的低含量元素选择最灵敏谱线和最佳通道,对各项条件进行最优化。Mg、Sr、Mn、Fe、Ba、Zn的检测限分别为0.6~5.2μg/L,Ca和Na的检测限分别为16μg/L和52μg/L,测定了微克级样品的多元素含量,回收率为90%~106%。  相似文献   
25.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了La1-xCaxCrO3 (x=0~0.3)体系复合氧化物粉料,对合成产物的粉体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体系组成及合成方法对材料烧结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La1-xCaxCrO3体系中Ca2 离子的引入促进了材料的烧结,随着Ca2 离子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烧结致密度和导电性能明显提高.与常规固相法相比,GNP法合成的粉料颗粒细小均匀(100~200 nm),烧结活性高,其烧结体在1400 ℃以下即可达到较高的烧结致密度和良好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26.
应用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粮食中的乙酰甲胺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酰甲胺磷为模板分子,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功能单体,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胺(DDA)为介孔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乙酰甲胺磷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对其进行了表征。Scatchard分析表明,该聚合物对乙酰甲胺磷有两种结合方式,最大表观结合量Q_(max1)=47.03 mg/g,Q_(max2)=90.31 mg/g;平衡解离常数k_(d1)=57.14 mg/L,k_(d2)=188.68 mg/L。吸附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吸附为放热过程。将该聚合物用于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粮食中乙酰甲胺磷,最佳条件为:聚合物与样品的质量比为1∶1,研磨时间为8 min,淋洗剂为乙醇-水(2∶1,体积比),洗脱剂为乙腈-乙酸溶液(19∶1,体积比)。所得洗脱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测得乙酰甲胺磷的线性范围为0.03~0.3μg/g,检出限为0.015μg/g,回收率为92.5%~97.1%,相对标准偏差为2.9%~3.7%。该方法兼具介孔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如和MSPD技术的快速分离性,为乙酰甲胺磷残留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7.
 硼在高压下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物理性质,对其结构和性质的深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直引起理论和实验研究领域的关注。高压下进行电学性质测量是获得物质物理性质的有效手段,利用集成在金刚石对顶砧上的微电路,在高压下和两个不同温度范围内对β相硼进行了电导率测量,分析了导电机制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在0~28.1 GPa范围内,β相硼的电导率随着压力的增大是逐渐增大的,卸压后样品的电导率不能回到最初的状态,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化过程;由室温到423 K的范围内,β硼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不断增加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压力的升高,电导率变化逐渐加快。此外,对样品在14.5 GPa和18.6 GPa压力下,用溅射到金刚石对顶砧上的氧化铝薄膜做绝热层,对样品进行了激光加热实验,最高温度达到2 224 K,电导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结果显示,β相硼的电学特征仍然属于半导体的特征范围内。  相似文献   
28.
1 王 徵生平 王徵字良甫,又字葵心,自号了一道人或了一子,支离叟.陕西省泾阳县龙泉乡王家堡人.生于1571年(明穆宗隆庆五年).幼随舅父张鉴(奉议大夫)游学,万历廿二年(1594年)举人,时年廿四岁.  相似文献   
29.
采用聚氧化乙烯(PEO)、丁二腈和高氯酸锂(LiClO4)的复合电解质体系,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PEO/SN/LiClO4复合电解质, 对其室温电性能和相态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探讨了相态结构对室温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给出了微分Darboux定理成立的完善条件,叙述了函数有第一类间断点时是否为导函数的不同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