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6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2159篇
化学   3248篇
晶体学   194篇
力学   638篇
综合类   112篇
数学   113篇
物理学   132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PS/LDPE共混体系形变机理的TEM研究徐世爱,江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实验室,上海,200433)沈静姝(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关键词形变机理,银纹,透射电镜,共混物在PS/LDPE共混体系中加入接枝或嵌段共...  相似文献   
122.
合成了标题卟啉配体及其钴,镍,铜,锌和铁的五种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UV,IR和荧光光谱等结构表征。用DTA,TG,DSC等手段研究了这些新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实验结果与HMO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3.
含氟水处理过程的“吸附交换”机理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文重点讨论了用活性氧化铝从水中除氟的机理。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活性氧化铝除氟不能简单归结为分子吸附或离子交换,要考虑具体的工艺过程。文中根据吸附剂上离子交换的特点,提出了“吸附交换”的概念。较为完满地解释了许多无法用经典吸附或离子交换观点来解释的试验事实,方便了除氟工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以VOCl_3/Et_3Al_2Cl_3为催化剂,在CCl_4溶剂中进行乙烯共聚反应。在聚合过程中,发生一异常的颜色突变现象。颜色突变后,体系催化聚合生成分子量很低的产物。从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及机理探讨表明:颜色突变后,体系产生了新的活性中心,催化机理发生了转变——由配位机理转变为阳离子机理。  相似文献   
125.
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笔者对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机理、聚合动力学、动力学数学模型诸方面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概况和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6.
B-Al-ZSM-5沸石的固相结晶过程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1B ,2 7Al,2 9Si,13 CMASNMR ,XRD ,IR技术详细研究了B2 O3 ·Al2 O3 ·SiO2 干凝胶在乙胺 /H2 O混合蒸气相中 ,固相转晶生成B Al ZSM 5沸石的过程和机理 .干胶中非网络的三配位硼氧基团在转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晶过程中Al原子周围的化学环境变化很复杂 ,干胶及最终沸石产物中都不存在的六配位铝只在半晶化产物中出现 .硅主要以羟基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干胶中 ,反应过程中出现的非结构硅氧基团在完全晶化时消失 .既是反应物又是模板剂的乙胺分子通过氢键与干胶表面的硼羟基、铝羟基和硅羟基结合形成前驱体 ,促进了结晶过程 .经11BMASNMR和IR谱的测定 ,固相转晶生成的B Al ZSM 5沸石相对结晶度为 93%左右 .  相似文献   
127.
改性环糊精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拆分对映体的选择性及拆分机理的讨论周昕,万宏,欧庆瑜(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1前言自1988年Konig ̄[1]等人成功地将改性环糊精用于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拆分对映体以来,环糊精衍生物以其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8.
人教版高中教材《化学2》明确指出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在实验中多次发现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后放置一段时间能够褪色。为探讨这一问题,设计了以光照或黑暗、加酸或不加酸为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放置不同时间后的混合液体进行测试,并对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物进行XRD表征的实验方案。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的可能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9.
应用微电极法研究不锈钢点腐蚀发生发展过程,首次获得不锈钢夹杂物缺陷在阳极活化电位的活性溶解信息和点腐蚀发展过程蚀点生长和消止两个相互竞争、不断发展的动态行为,深化对夹杂物缺陷诱导点腐蚀的发生及点腐蚀发展过程机理的认识。实验表明,应用微电极技术研究点腐蚀过程可具有若干明显特点:a.由于界面双层电容和背景电流的大幅度降低,有利于检测点腐蚀发生和发展过程快速、信号微弱;b.可考察夹杂物缺陷的电化学活性及其诱导点腐蚀成核的重要作用;c.可研究单孔点腐蚀发展的动态行为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0.
醇脱氢酶结构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松伟  姜忠义  吴洪 《有机化学》2005,25(6):629-633
介绍了醇脱氢酶的种类, 酵母醇脱氢酶和肝醇脱氢酶等两类常用的醇脱氢酶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活性位点结构. 归纳了对肝醇脱氢酶和酵母醇脱氢酶作用机理的研究, 重点评述了醇脱氢酶催化反应中的两个关键步骤质子转移和氢化物转移过程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