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11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5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利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实现了高含水量原油体系的乳化及增粘.通过调整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解决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油田模拟水中的溶解度问题.确定了相关体系高含水量油包水(W/O)乳状液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研究了可以产生高含水量油包水乳状液的油水混合体积比范围,并研究了温度、pH值、油水混合比例和离子强度对乳化及增粘作用的影响.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优良乳化效果和乳状液稳定性的体系,其中部分体系粘度可增大80倍.这对于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53.
Semidifferential electroanalysis is u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microstructure and 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Triton X-100 microemulsions.  相似文献   
54.
对商品化的DCAT21表面/界面张力仪进行改造, 用于直接测量液滴间相互作用力, 同时用数码摄像头Digital 3.0观察记录两液滴接近, 挤压, 排液, 聚并等过程. 研究发现, 溶液中微小液滴间的相互作用力随距离的变化曲线能够提供分散液滴的行为特征信息: 曲线上不同阶段的斜率反映力的大小; 从液滴接触后到聚并前的挤压距离反映液滴的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种类不同, 对两液滴聚并所起的稳定作用不同,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 溶液中聚合物分子在薄液膜中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层状结构, 阻碍液滴聚并, 受力曲线呈阶梯状.  相似文献   
55.
冯旭阳  刘杰  王殿生 《分析试验室》2019,38(11):1324-1329
采用超声波制备出不同含水率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样品,采用CPMG自旋回波法测量了核磁共振T_2谱。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提出了分别基于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T_2谱中T_2N峰的弛豫时间T_(23),T_2谱各峰面积和加入过量MnCl_2·4H_2O后T_2谱总峰面积测量含水率的3种可能方法。验证实验表明:两种基于T_2谱峰面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横向弛豫时间的测量方法因受原油乳状液乳化程度的影响较大,可行性较差。该研究成果为测量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的含水率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的共聚物有较好的破乳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破乳剂,已在油田得到应用。这类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只要适当调节EO和PO的比例,就既可用作W/O型乳状液的破乳剂,也可用作O/W型乳状液的破乳剂,但关于后者的研究很少。前已报导加入脂肪醇可显著提高这类表面活性剂对W/O型乳状液的破乳效果。本文继续研究脂肪醇对这类表面活性剂破坏O/W型乳状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优秀原油破乳剂所具备的性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油破乳剂是国内外油田矿场所必需的化学药剂,可在针对性的破乳剂性能选择上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由于原油组成的复杂性,加上影响形成乳化原油的因素众多,给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本文从原油乳状液的形成机理入手,分析了乳状液的稳定性原因、破乳机理、破乳剂分子结构性能、物化性能与破乳效果,提出了优秀的原油破乳剂所应具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58.
用磷酸三丁酯Span80-二甲苯乳状液膜体系迁移Sm(Ⅲ)的研究表明,在确定的条件下,可以快速并完全迁移Sm(Ⅲ)。许多常见离子不能在此条件下通过液膜迁移,故可从含有Fe^2+,Co^2+,Ni^2+,Cu^2+,Zn^2+,Cd^2+,Mn^2+等离子混合液中分离出Sm(Ⅲ)分离效率高。  相似文献   
59.
乳状液膜法迁移及分离钯(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以叔胺N7301为流动载体、span 80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膜溶剂、EDTA作内相试剂的乳状液膜体系迁移分离钯(Ⅱ)。确证了其迁移机理。实验表明在所筛选出的适宜制乳及迁移分离等最佳条件下,96%以上的Pd(Ⅱ)迁入内相,并能有效地与Cu2+、 Zn2+、Cd2+、Pb2+、Ni2+、Fe2+等离子分离。  相似文献   
60.
乳液引起的Daniell电池中的电化学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油酸的煤油溶液与NaOH和CTAB两水溶液混合制成O/W型乳液.实验发现,此乳液的加入可使丹尼尔电池产生电池反应与电极反应的明显振荡现象.自发过程结束后,通以2 V, 50 Hz或100 Hz交流电4 h,则此电池反应可形成可逆振荡.由表面活性剂对电极表面的吸附和乳液结构变化解释了振荡机理.乳液混合能参与了此电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