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351篇
化学   417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388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404篇
物理学   10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丁酸壳聚糖液晶的临界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偏光显微镜法测定了丁酸壳聚糖在四种酸性溶剂中的临界浓度值.发现临界浓度值(v/v%)与溶剂的酸性无关,都是16%~17%.在以二氯乙酸为溶剂时,不同丁酰化程度的丁酸壳聚糖有相同的临界浓度.用DSC法测定了丁酸壳聚糖/二氯乙酸体系的临界温度,并绘制了相图.结果表明,浓度达60%(w/w%)后,临界温度基本不再变化,稳定在39℃左右.  相似文献   
42.
在5~10 MPa的压力范围内, 利用恒容静态平衡法详细测定了不同乙醇含量下不同密度的超临界CO2+乙醇二元体系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 并测定了该二元体系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其中乙醇摩尔分数的范围为0~2%. 描述了不同乙醇含量的该二元体系的PTρ图, 发现超临界CO2+乙醇二元体系的压力随着温度的增加线性增加, 并且在确定乙醇浓度时P-T线具有一定的“收敛性”, 收敛点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向高温高压方向移动. 同时讨论了CO2+乙醇二元体系的临界点与密度以及乙醇浓度之间的变化规律, 发现确定密度下二元体系的临界点随着乙醇摩尔分数的增加线性增加, 密度不同, 则相应的临界点不同. 计算了超临界CO2 + 乙醇二元体系的临界压缩因子Zc, 描述了不同乙醇含量的Zc-ρ图, 结果发现超临界CO2一元及二元体系的临界压缩因子随着体系密度的增加线性降低, 并且可以通过Zc-ρ图预测超临界体系的临界点PcTc.  相似文献   
43.
本文用DSC、WAXD及偏光显微镜(PLM)方法,研究了化学反应法催化剂合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及其临界序列结晶长度。结果表明,随共聚物中α-烯烃含量增大,共聚物的微晶尺寸、结晶度及熔点均逐渐减小,而晶胞参数增大。变化的辐度戊烯>辛烯。共聚物的临界结晶序列长度(n)和k值均戊烯<辛烯。上述结果表明影响支链进入晶格的主要因素是α-烯烃支链长度和结构。  相似文献   
44.
支化高分子在溶液中的交叠与缠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  金鹰泰 《应用化学》1992,9(4):31-34
溶液中高分子的交叠和缠结与其链结构密切相关。支化聚苯乙烯的临界交叠浓度C和临界缠结浓度C_E比分子量相同的线型聚苯乙烯的大,说明交叠和缠结同分子在溶液中线团的体积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5.
提出一个可用离散朗之万方程描述的体温计模型.该体温计的特点是其温度示数只能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其示数却不能下降.根据体温计示数这种只升不降的特点,定义了“停顿”事件.用随机行走的理论解析地推导了停顿时间分布函数数值模拟和解析结果都显示这种分布函数呈幂律形式D(s)∝s,揭示出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临界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6.
用熔融织构生长法(Melt-Textured-Growth)制备出具有高临界电流密度的YBa_2Cu_3O_y超导材料·片状的YBCO粉末烧结体被快速加热到包晶转变温度以上,慢速冷却通过包晶转变点,制成一种高密度层状结构的类单晶超导体。这种超导体具有很强的定向结晶组织和很强的晶粒间的连接。采用持续的直流电四引线法在77K温度下,测量了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J_c与外磁场H的关系。在2T场强下,J_c达到了23800A/cm~2。扫描电镜和高压电镜的观察表明,样品中除了有弥散的Y_2BaCuO_y和CuO非超导相颗粒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孪晶、位错、位错环以及堆垛层错等品格缺陷。这些缺陷对提高磁场下的J_c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些缺陷本身就是磁通钉扎中心。  相似文献   
47.
磷脂酰胆碱水溶液CMC的测定陈鲁生周武姜云生(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济南250014)关键词磷脂酰胆碱临界胶束浓度磷脂酰胆碱是一种天然生物两性表面活性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具有广泛的用途[1],由于磷脂酰胆碱的水溶性较差,所以较长时间以来对其溶液...  相似文献   
48.
磷脂-蛋白相互作用的临界摩尔比是研究膜脂-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技术首次测定了毒素蛋白ColicinE1在不同条件下与不同磷脂膜相互作用的临界摩尔比并通过临界摩尔比的变化讨论了插膜蛋白与磷脂膜相互作用的规律,为进一步探讨毒素蛋白的插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9.
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动态激光光散射和荧光光谱技术对Tb(III)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接枝核壳纳米微球PNIPAM-g-P(NIPAM-co-St) (PNNS)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Tb(III)和热敏性的核壳纳米微球PNNS有显著的相互作用. 其一, Tb(III)可与PNNS中酰胺基团上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微球配合物Tb(III)-PNNS; 其二, Tb(III)-PNNS微球配合物兼具热敏性; 其三, 该配合物在545 nm处的荧光强度较Tb(III)增大了233倍, Tb(III)与PNNS分子间能量传递达到50%, 当Tb(III) 质量分数为12%时荧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介绍了用计算机试误法拟合粘度曲线,讨论支化参数的方法,本法可以同时确定支化临界分子量和支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可以同时得到支化参数及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聚乙烯标准参考物:SRM 1475(线型)、1476(支化物)及镍催化顺式聚丁二烯为对象介绍了上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