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37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18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用计算全息标校补偿器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强  伍凡  袁家虎  谢意 《光学学报》2007,27(12):2175-2178
用计算全息(CGH)模拟理想非球面主镜的反射波面,用补偿器对该计算全息进行检验,只要计算全息的制作误差能够满足要求,就能实现直接对补偿器的标校。介绍了计算全息标校补偿器的原理、方法,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实验采用电子束制作的计算全息实现了对850 mm F/2抛物面主镜补偿器的标校,补偿器产生的标准非球面精度不低于计算全息模拟的主镜面形精度,均方根(RMS)误差为0.012λ。研究表明,用计算全息模拟主镜反射波面对补偿器进行标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先进的微电子制造技术,可实现对补偿器的高精度标校。  相似文献   
83.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金属已经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针对RoHS指令的巨大压力,文章展示了微波消解制样,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电气电子产品中Cr, Hg, Pb, Cd的痕量浓度的整个过程,并对该法的精确度、回复率、重现性和干扰问题做了讨论。研究表明,微波消解较之传统制样方法可更快速、无损失、无污染的制备试样。通过对整个工作日不同时间内和不同波长处四种重金属回复率分析,85%~115%的精度范围说明微波消解制样、试样介入系统及ICP检测过程损失和污染较小。重现率实验表明在工作时间内ICP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材质效应较小。采用标准添加技术或内元素校正法可以有效克服Ni,As,Fe等对Cd的干扰,从而解决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棘手的难题。对于背景线漂移或光谱交叠问题采用多波长同时选择和两纠正点方法得以很好地解决。同时,样品、标准溶液和标准添加溶液中的痕量重金属元素分析可达到较小的相对标准偏差(<3%)和较低检出限(3σ<1 μg·L-1, n=5),这些说明ICP-OES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这为要求符合欧盟环保指令限定范围的电子电气业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4.
直流清洗电极电场对束流参数影响的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保角变换法推导了直流清洗电极电场的计算公式,分析和研究了合肥光源直流清洗电极电场对束流参数的影响。例如,直流清洗电场存在垂直方向的二极分量将引起闭轨变化,四分量将产生工作点偏移,六极分量会产生附加校正色品。并给出了一些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85.
为了使学生正确而迅速地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不仅要使他们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要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会结合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方法,若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时,则应使物体受力分析的结果满足:ΣF=0;若物体处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应使物体受力分析的结果ΣF与a的方向一致。否则必定是多力、漏力、方向判断错;若用正交分  相似文献   
86.
1 教学设计思想我在教学过程中 ,常把理论讲授、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做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让学生感到物理课并不枯燥乏味 ;体现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这种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课型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某个定律或规律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以“电磁感应”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这种教学模式 .2 教学过程2 .1 引入新课教师讲述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或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87.
中专教育本质上是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 .中专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社会生产第一线培养实用性操作人才 ,这就决定了中专教育的全过程应该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把实验性教学环节放在突出地位 .物理学恰恰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物理实验很多都是重要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再现 ,它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增强观察物理现象和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最大努力 ,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提高实验开出率 ,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 ,学会使用仪器仪表 ,掌握…  相似文献   
88.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必须通过观察和测量才能获得结论 ,故观察能力是实验能力的基础 ,也是正确认识物理现象 ,探索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 ,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观察是发现之母” ,观察不仅能提供大量的素材 ,且能丰富和发展思维 ,开发智力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 激发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自觉性学生对实验往往充满兴趣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物理现象的兴趣和自觉性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实验来说 ,应该要求学生弄清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要观察什么 ?记录什…  相似文献   
89.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时常常遇到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问题 ,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难于解决此类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为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把两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时 ,属于内力 .我们用隔离法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因为隔离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把内力转化为外力 ,以便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所以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内力 ,什么是外力 ,以及怎样把内力转化为外力 .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 ,谈谈粗浅的看法 .1 内力与外力例如 :在水平面上有两个…  相似文献   
90.
例 1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自距地面高为h的塔顶上自由落下 ,问该物体落到地面的速度是多大 ?(不考虑空气阻力 )解析 假定地球的质量为M ,不考虑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因为物体是在地球表面附近运动 ,可以认为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即为mg .选定地球水平表面为参考平面 ,则从过程的初始状态到末状态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地球和物体的位置分别移动了h1和h2 ,如右图 1所示 ,由动能定理可以得到12 mv2 m=mgh2 , 12 MV2 M=mgh1,两式相加得12 mv2 m 12 MV2 M=mgh1 mgh2 =mgh ①从①式可以看出 :如果把物体m和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