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97篇 |
免费 | 1030篇 |
国内免费 | 194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451篇 |
晶体学 | 124篇 |
力学 | 1088篇 |
综合类 | 216篇 |
数学 | 1298篇 |
物理学 | 28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191篇 |
2022年 | 246篇 |
2021年 | 280篇 |
2020年 | 187篇 |
2019年 | 197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202篇 |
2015年 | 243篇 |
2014年 | 447篇 |
2013年 | 327篇 |
2012年 | 344篇 |
2011年 | 406篇 |
2010年 | 361篇 |
2009年 | 389篇 |
2008年 | 408篇 |
2007年 | 387篇 |
2006年 | 396篇 |
2005年 | 331篇 |
2004年 | 357篇 |
2003年 | 327篇 |
2002年 | 336篇 |
2001年 | 319篇 |
2000年 | 239篇 |
1999年 | 238篇 |
1998年 | 207篇 |
1997年 | 245篇 |
1996年 | 181篇 |
1995年 | 155篇 |
1994年 | 145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121篇 |
1991年 | 110篇 |
1990年 | 104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MAWei-Xing HUZhao-Hui ZHOULi-Juan ZHUJi-Zhen LUJuan 《理论物理通讯》2003,40(6):699-701
Based on Glauber Multiple Scattering Theory, high-energy proton elastic scattering on halo-like nucleus ^13C is studied in a single nucleon wave function with low angular momentum configurations. A great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is obtained and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clearly shows that 13U has a neutron halo-like structure.Then, the origin and nature of nuclear halo phenomena a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nuclear short-range correlations. Our conclnsion shows ttiat the origin of nuclear halo-like phenomena originates from short range nuclear correlation. 相似文献
92.
在向没有任何缓发中子先驱核存在的次临界系统中注入一束脉冲中子后,系统中的瞬发中子强度随空间和能量分布的形状在经过很短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将A=Aoexp(λ,t)衰减,A为瞬发中子强度,s^-1;A0为初始瞬发中子强度,s^-1;t为瞬发中子衰减时间,s;λ为瞬发中子衰减常数,s^-1。 相似文献
93.
天文学家认为 ,月球是由一个像火星般大小的物体撞入地球 ,将物质溅射到围绕地球的轨道上形成的 .这一撞击还把地球上一天的时间延长到现今的 2 4小时 .月球中的物质一部分来自地球 ,其余部分来自撞击体 .科学家们对撞击体的物质在月球中所占的比例做了估计 ,结果分歧很大 .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得到的估计值从小于 1%到大于 5 0 % ,而大多数地球物理模型则预言这一比例在 5 0 %到 90 %的范围 .在德国的天文学家通过将月球与地球岩石样品的成分进行比较 ,计算出月球上来自碰撞物体的物质不超过月球的三分之一 .此外 ,他们还估计 ,月球至少是在 4… 相似文献
94.
95.
体全息对小粒子记录及再现的影响关系到体全息材料在粒子场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结合角谱传播理论与多光栅耦合波理论进行体全息图衍射分析的方法,并数值模拟了微米量级小粒子衍射光场的体全息记录与再现。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体全息理论并不能像薄全息理论那样精确的再现出原始物光。其再现光场的角谱分布相对于原始光场存在高阶衰减,这使得再现光场成像后的图像边缘模糊,而且模糊程度还会随着粒子尺寸的下降逐渐上升。虽然这一现象为粒子边缘判读带来困难,但是再现图像的径向强度分布可为提高判断精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
A novel near-infrared (NIR) downconversion (DC) phosphor KSrPO4 :Eu2+ , Pr3+ is synthesized by the conventional high temperature solid-state reaction. The Eu2+ acts as an efficient sensitizer for Pr3+ in the KSrPO4 host. With broad-band near-ultraviolet light excitation induced by the 4f→5d transition of Eu2+ , the characteristic NIR emission of Pr3+ , peaking at 974 nm and 1019 nm due to 3P0 → 1G4 and 1G4 → 3H4 transitions, is generated as a result of the energy transfer from Eu2+ to Pr3+ . The luminescence spectra in both the visible and the NIR regions and the decay lifetime curves of Eu2+ prove the energy transfer from Eu2+ to Pr3+ . This Eu2+ and Pr3+ co-doped KSrPO4 phosphor may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to modify the spectral mismatch behavior of crystalline solar cells and sunlight. 相似文献
97.
了解不同类型烃类的拉曼光谱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分析烃类包裹体。主要统计和分析了环烷烃和不饱和烃的典型拉曼位移特征。结果显示,环戊烷和环己烷C-C键最强拉曼峰主要集中在1 440~1 460 cm-1之间,而通过环戊烷和环己烷分别在890和785 cm-1的稳定特征峰可以进行区分。环戊烷随着支链数的增加,其C-C键最强拉曼峰的波数增大至1 460 cm-1。含一个支链的五元环烷烃C-C键最强拉曼峰位于1 445 cm-1,含两个支链的五元环烷烃C-C键最强拉曼峰为1 450 cm-1,含三个及以上支链的五元环烷烃C-C键最强拉曼峰为1 460 cm-1。环己烷随着支链数增加C-H键最强拉曼峰发生红移,C-C键最强拉曼峰主要分布在1 440~1 460 cm-1范围内。含一个支链的环己烷最强拉曼峰组合特征明显,分布在1 445 cm-1±,1 034 cm-1±,2 853 cm-1±和2 934 cm-1±,含两个支链的环己烷C-C键分布在1 440~1 460 cm-1,C-H键的最强拉曼峰为2 926 cm-1±,含三个支链的环己烷具有1 459 cm-1±和2 924 cm-1±的最强拉曼峰组合。烯烃碳碳双键的特征峰为1 641 cm-1±。炔烃特征峰在2 200 cm-1±,而1 445 cm-1±,2 908 cm-1±和2 933 cm-1±三个强峰可作为辅助识别标志。这些特征可以用于识别烃类包裹体中的环烷烃和不饱和烃。 相似文献
98.
99.
二氢黄酮糖苷化后产生的R与S构型非对映异构体在1H NMR谱上会呈现一些差别,但文献对其差别描述非常有限.为便于利用1H NMR谱图判断二氢黄酮糖苷的R与S构型非对映异构体,本文首先在植物药皂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种二氢黄酮苷-柚皮素7-O-葡萄糖苷R与S构型混合物,分析其氘代二甲亚砜(DMSO-d6)溶液的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谱,对其1H和13C NMR谱峰进行了归属;然后,采用手性色谱柱对该混合物进行分离,结合圆二色光谱(CD)技术确定构型;最后,为鉴别R与S构型柚皮素7-O-葡萄糖苷在1H NMR谱中特征差别谱峰,避免葡萄糖残基质子对二氢黄酮苷元质子化学位移的影响,采集了R与S构型柚皮素7-O-葡萄糖苷及其混合物氘代乙腈(CD3CN)溶液的NMR谱,结果显示葡萄糖残基端基质子H-1″化学位移差别最为明显,为9.4 Hz;5-位酚羟基质子化学位移差别为5.8 Hz,C环上3个质子化学位移差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0.
机电控制技术实验系统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利用原有机电控制技术试验台,满足机电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并为先进控制系统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改造了原有的机电控制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以电机为实验对象,增加实验对象加载装置,用VC++编写了控制界面,通过PC及PLC两级控制,完成电机特性测试、机电传动系统控制等实验内容。经使用表明,该套实验装置操作简单、开放性好、实战性强。通过本实验台,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完成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