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化学   158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07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138篇
物理学   3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利用有限单元法,数值分析轴向柱塞泵缝隙高度可变时阀门板上油膜的压力分布.缝隙中油压变化的确定,通常是应用Pasynkow 润滑理论中的Reynolds方程.使用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自编程序,数值地求解该方程.为了提高结果的精度,基于解的残差估计,应用了加密的自适应网格.给出了依赖于泵的几何条件和工作参数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2.
分析了壁面具有不同渗透的涨缩管道内微极性流体的流动.对于壁面的胀缩,考虑常系数和时间函数的膨胀率两种情况.对于第1种情况,应用同伦分析方法得到该问题的速度和微旋转角度的表达式.并且画图分析了各个不同参数,特别是膨胀系数和不同的渗透率对流体的动力特征的影响.可以得到第1个重要的结论:壁面的膨胀率和不同的渗透对流体的动力特征有重要的影响.根据Xu的模型,考虑了第2种也是更具有一般性的情况,假设壁面的膨胀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样的假设下,控制方程被转化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并且同样也可以应用HAM方法进行求解.应用代数和指数的模型来描述膨胀率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演变过程.然而,结果表明包含有时间的解很快地趋向于稳态的解.这样可以得到第2个重要的结论,时间在壁面的膨胀收缩中扮演着次要的角色,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3.
不同环保意识视角下的DEA效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DEA在效率分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劣和环境的逐渐破坏,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在进行相关效率研究时,非期望产出越来越受到重视。以非期望产出为主要研究点,根据社会对非期望产出指标的认识规律将环保意识分为五个不同阶段,并综合考虑每个意识阶段的特征,将环境指标变动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环境负外部性参与度、外部环境政策管理及企业生产要求纳入DEA效率分析过程中,通过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不同的改进和约束,构建了不同意识阶段的DEA效率分析模型,并探讨了各阶段模型的使用范围和相互关系。最后,选取一个实例进行试算,证明各DEA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4.
基于忆阻的时滞神经网络的全局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忆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非线性电子元件.与通常的电阻不同,忆阻的阻值会随着通过的电流量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而改变.这个特性使得忆阻具有了记忆的功能,在很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给出了简化的忆阻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构造了时滞神经网络,利用微分包含理论、Lyapunov方法和同胚映射原理研究了其全局渐近稳定性问题,确保模型平衡点存在性、唯一性和一致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被获得.最后提供的具有仿真的例子验证了获得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45.
热分析SDT-2960操作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讲述了针对不同性质样品进行热分析仪器SDT 2960测试的操作经验,主要包括样品前期处理、加样量、加样方式等。掌握这些经验能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小仪器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6.
野生食用菌产地溯源研究中,采用单一有机成分或矿质元素指纹存在一定局限性。利用不同指纹分析技术的互补性与协同性,将不同部位与类型的化学信息进行融合,探讨此方法对野生食用菌产地溯源的可行性,以期为野生食用菌溯源提供新的思路与科学依据。通过测定云南7个产地、124个美味牛肝菌(菌柄、菌盖)中15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以及子实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标准正态变换(SNV)、二阶导数(2D)等算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基于低级与中级数据融合策略,将预处理后的FTIR光谱与菌柄、菌盖矿质元素数据进行融合,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分别建立菌柄、菌盖、FTIR、低级数据融合(菌柄+菌盖,菌柄+菌盖+FTIR)与中级数据融合(菌柄+菌盖+FTIR)判别模型;分析比较模型参数,确定快速甄别美味牛肝菌产地的可靠方法。结果显示:(1)菌盖中Cd,Cr,Cu,Li,Mg,Na,P和Zn元素平均含量高于菌柄,Ba,Ca,Co,Ni,Rb,Sr和V元素在菌柄中平均含量高于菌盖。美味牛肝菌中人体必需矿质元素Ca,Cu,Mg,P和Zn平均含量远高于小麦、水稻干品和新鲜蔬菜,与动物干制品含量相似;(2)FTIR光谱数据最佳预处理方法为3D+SNV,其Q2和R2Y分别为76.64%,88.91%;(3)菌柄、菌盖、FTIR、低级数据融合与中级数据融合SVM模型,c值分别为8 192,4 096,1.414 2,11.313 7,1和0.7071 1,菌柄和菌盖模型c值较大,表明采用单一菌柄或菌盖矿质元素含量数据,SVM训练存在过拟合风险,判别效果较差;(4)FTIR、低级数据融合和中级数据融合SVM模型,样品分类错误总数分别为7,9,7和0,中级数据融合(菌柄+菌盖+FTIR)模型样品分类正确率最高。表明基于中级融合策略将不同部位矿物元素和子实体FTIR光谱数据融合,可作为野生食用菌产地溯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7.
为研究不同工况和工质对微通道背板热管系统最佳充液率的影响,设计系统充液率实验,通过分析充液率对换热量、背板竖向出风温度分布、蒸发器及冷凝器进出口工质温度及压力的影响,确定不同条件下的系统最佳充液率。结果表明:1)标准工况下,采用R22工质的系统最佳充液率为65%~75%,背板竖向各位置出风温度最低,蒸发器进出口工质温差达到最小;2)系统最佳充液率随着背板进风温度的上升而增大,进风温度超过40℃后,最佳充液率保持不变;3)系统最佳充液率随冷凝器进水温度的降低而增大;4)R134a系统和R22系统最佳充液率基本一致,最大换热量不同。  相似文献   
148.
MPS方法数值模拟楔形体入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水问题是船舶海洋工程中典型的流动问题。当船舶在恶劣海况中航行或海洋平台遭遇恶劣天气时,结构物和水体之间往往会出现剧烈的砰击作用。砰击发生时,伴随着结构物湿表面的变化、自由液面的翻卷和破碎等强非线性现象。本文采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基于移动粒子半隐式法MPS(Moving Particle Semi-Implicit Method)的求解器MLParticle-SJTU对二维楔形体入水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选取斜升角为30°的楔形体模拟其入水过程,研究了不同粒子布置方式对于计算结果如垂向水动力和自由面变化的影响,并与MLM砰击模型(Modified Logvinovich Model)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斜升角对计算结果(垂向水动力和自由面变化)的影响,其中流动分离前的垂向水动力与MLM结果相近,表明了MPS方法能有效地模拟入水问题。  相似文献   
149.
高超声速可压缩流中粗糙壁热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和理论方法对高超声速可压缩湍流中粗糙壁面热增量进行研究. 着重考虑粗糙单元密度和粗糙单元形状对粗糙表面热流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粗糙单元密度变化时, CFD数值方法计算所得的粗糙单元等效热流随着粗糙单元密度的降低而增加, 理论方法预测结果的规律随方法不同而不同;②在相同粗糙单元密度和高度时,如果粗糙单元形状改变,CFD计算结果也随之发生改变. 理论预测方法所得结果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0.
建立均相流模型,对不同管径重力再循环蒸发器进行理论分析,并搭建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试验台,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对比。以R404A为例,在保温体内空气温度从0℃下降到-25℃情况下,16mm管径蒸发器传热系数从31.4W/m^2·K减少到27.9W/m^2·K,12mm管径蒸发器传热系数从27.2W/m^2·K减少到17.7W/m^2·K;16mm管径蒸发器制冷量从3.11k W升高到4.33k W,12mm管径蒸发器制冷量从2.01k W升高到4.62k W,两者的偏差从33.6%降低到-6.7%,库内温度越低,两者制冷量差距越大。对比结果表明,在低温工况下16mm管径的蒸发器相比12mm管径的蒸发器更适合重力再循环蒸发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