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67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CO2氧化丙烷脱氢MoO3-V2O5/SiO2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表面改性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oO3-V2O5/SiO2复合氧化物,采用TPR、IR、TPD和微反技术表征了催化剂对CO2和C3H8的吸附性能和CO2部分氧化丙烷脱氢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随MoO3加入量的增加,V=O还原温度降低,晶格氧更易活化.CO2和丙烷的活化温度降低,丙烷转化率增高,丙烯选择性下降.V=O中晶格氧的活化是CO2氧化丙烷制丙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非均匀相催化剂的MOVS制备方法,以该法制得的MoO3催化剂在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醛、CO加氢制高级和喹啉加氢脱氮中均显示出常规催化剂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并探讨了MOVS催化剂的内在特性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XRD,DTA,比表面测定等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MoO3/ZrO2结构有决定性影响.仲钼酸铵浸渍仅经干燥的Zr(OH)4再经高温焙烧所得团体超强酸MoO3/ZrO2(Ⅰ)与浸渍晶态ZrO2所得部分氧化催化剂MoO3/ZrO2(Ⅱ)的载体形态有明显不同.(1)MoO3/ZrO2(Ⅰ)的比表面数倍于MoO3/ZrO2(Ⅱ);(2)MoO3含量增加时,MoO3/ZrO2(Ⅰ)的比表面逐步增大至一极大值再缓缓下降,而MoO3/ZrO2(Ⅱ)的比表面随MoO3含量增加而单调下降;(3)在MoO3/ZrO2(Ⅰ)中,ZrO2以介稳四方相存在,而在MoO3/ZrO2(Ⅱ)中则是稳定的单斜相.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事先引入的活性组分在载体织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包括延迟ZrO2晶化,阻碍晶粒长大及与之相关的相变等,并讨论了MoO3/ZrO2(Ⅰ)中MoO3最佳含量的科学含义.  相似文献   
5.
纳米级MoO3微粉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NH4)6Mo7O24·4H2O和HAc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级MoO3微粉,用电镜观察其形貌和粒径的大小,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在制备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溶液的浓度、酸度等条件,首先得到纤维状的酸式仲钼酸铵(NH4)4H2Mo7O24·4H2O和 (NH4)3H3Mo7O24·4H2O.并通过加热使其分解,从而获得纳米级MoO3微粉.  相似文献   
6.
7.
运用传输矩阵法和正交分析法模拟计算出MoO3/Ag/MoO3透明电极的最佳厚度,采用镀膜实验验证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O3膜厚度和Ag膜厚度的透明电极。然后,制备了一系列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铝/氟化锂(LiF)/三(8-羟基喹啉)铝(Alq3)/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三氧化钼(MoO3)/银(Ag)/三氧化钼(MoO3),来进一步验证模拟计算运用在器件制备中的准确性。MoO3(10 nm)/Ag(10 nm)/MoO3(25 nm)在532 nm处的透射率达到最大值88.256%,以该透明电极制备的器件与参考器件相比,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最大亮度和最大效率分别为20 076 cd/m2和4.03 cd/A,提高了18.5%和56%。器件性能的提高归因于顶发射OLED器件透射率的提高和MoO3对空穴注入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由一维纳米线自组装的叶状三氧化钼纳米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热重-示差扫描量热(TG-DSC)、氮气吸附(N2-sorption)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一维纳米线表面具有粗糙结构,且由一维纳米线组装的叶片状三氧化钼属畸变八面体中的正交晶系,其主要暴露的结晶面是(021)。此叶片状三氧化钼气敏材料在300℃的最佳工作温度下,对2.25 g·m-3的三乙胺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超高的灵敏度和较快的响应时间(5 s),甚至在浓度为4.5 mg·m-3的检测标准下响应值仍可达到12.4。基于以上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对叶片状三氧化钼的形成及三乙胺敏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
MoO3催化碳酸二甲酯与乙酸苯酯合成碳酸二苯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焙烧法制备了MoO3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碳酸二甲酯(DMC)与乙酸苯酯(PA)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荆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在400或500℃焙烧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DMC转化率为73.9%,DPC和甲基苯基碳酸酯的选择性分别为39.5%和56.5%.XRD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物相组成为正交晶系MoO3,且(021)或/和(110)晶面有利于酯交换反应.催化剂使用5次后DMC转化率从73.9%降至10.2%,多次重复使用后的催化剂在窄气气氛中于400或500℃焙烧即可再生,再生后催化剂的性能几乎和新鲜催化剂相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过氧化途径,在低温(100℃)且不使用模板和有机溶剂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三氧化钼(MoO3)纳米带水溶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荧光光谱仪、荧光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溶胶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溶胶是由长度约为100μm,宽度为50nm到100nm,厚度小于10nm的MoO3纳米带组成.所制备的溶胶烘干后可以得到大面积的MoO3纳米带薄膜,薄膜具有很好的韧性.荧光光谱图及荧光显微镜照片显示,纳米带溶胶及干燥后所得到的自支撑(free standing)纳米带薄膜均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表明其在光学成像、传感及LED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