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0篇
  免费   1324篇
  国内免费   604篇
化学   865篇
晶体学   80篇
力学   586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377篇
物理学   303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any continuous function  相似文献   
102.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in-situ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oxidation behavior of methanol in acidic, neutral and alkaline media at a Pt-Ru nanoparticl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Pt-Ru/GC) electrod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thanol could be dissociated spontaneously at the Pt-Ru/GC electrode to produce a strongly adsorbed intermediate, CO. It was found that CO could be oxidized more easily in the alkaline medium than in the acidic and neutral media. The peak potential of methanol oxidation was shifted from 0.663 and 0.708 V in the acidic and neutral media to -0.030 V in the alkaline medium, which is due to that the adsorption strength of CO on the Pt surface in the alkaline medium is weaker than that in the acidic and neutral media. The final product of the methanol oxidation is CO2. However, in the alkaline medium, CO2 produced would form CO3^2- and HCO3^- 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in the alkaline concentration and then in the decrease in the performance of DMFC. Therefo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kaline DMFC is not Stable.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4个偶氮染料在酸性介质中的电还原性质。偶氮基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均为不可逆四电子一步全还原。邻、对位上有吸电子基(如—CO_2Bu-n)的偶氮基较间位有吸电子基时更易被还原。分子中同时含有偶氮基和硝基时,偶氮基先被还原。  相似文献   
104.
氨-碘酸盐介质中白喉类毒素的平行催化氢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 0 .4mol/LNH3 NH4Cl (pH 8.3 1 )介质中 ,白喉类毒素 (DT)于 - 1 .89V(vs.SCE)处产生的极谱催化氢波可被碘酸钾进一步催化 ,峰电流明显增大 ,但峰电位不变 ,产生一种氢的新动力波 ,建议称其为平行催化氢波。在 0 .4mol/LNH3 NH4Cl(pH 8.3 1 ) - 5 .0× 1 0 - 3 mol/LKIO3介质中 ,DT平行催化氢波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 0 .2 μg/mL~ 1 .0 μg/mL内呈线性关系 ,可用于生物制品中DT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5.
非离子型微乳液介质-氯化银浊度法测定氯离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斌  王淑仁  魏琴  徐胜菊 《分析化学》1995,23(5):612-612
本文研究了以非离子型微乳液乳化剂OP/正丁醇/正庚烷/水为介质,氯化银浊度法测定氯离子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微乳液介质中,分析条件大为改善,氯化银悬浊液3h内非常稳定,并且室温即可直接测定.本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适用于水、水泥原料、生料及熟料中微量氯的测定.2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用硫原子和共轭多烯的复合物模拟硫化聚乙炔结构,并采用一维紧束缚的LCAO-SCF-MO法,探讨了硫化聚乙炔结构对其电子性能的影响,揭示出影响的原因,确定了最佳结构,为实验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 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 7(5) nm,b=1.550 4(3) nm,c=1.450 9(3) nm,β=104.81(3)°,V=2.415 5(12) 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108.
气相法合成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维无机纳米材料是研究电子传输行为、光学特性和力学机械性能等物性的尺寸和维度效应的理想系统,将在构筑纳米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等集成线路和功能性元件的进程中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本文将从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和物性研究等方面,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对这一新兴领域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9.
分子筛的合成通常是采用含碱金属离子的强碱性体系,通过水热晶化法实现~[1,2]的.得到的分子筛原粉不但必须通过铵离子交换和焙烧才能转变为氢型催化剂,而且在该体系中晶体的粒度也较小.Guth等人~[3]首次报道了在非碱性介质F-离子存在下直接合成铵型ZSM-5的工作.除用四丙基溴化铵合成ZSM-5及其杂原子分子筛外~[4],尚未见到在非碱性介质中合  相似文献   
110.
以电化学和现场紫外-可见-近红外及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方法对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HAS2Mo18O62]5-在非质子介质(CH3CN)中的电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杂多阴离子在非质子介质中经历4步单电子还原反应,所产生的杂多蓝阴离子在近红外区出现宽广的价间电荷转移吸收带,而红外区Mo=O端键及Mo—O—Mo桥键的特征吸收峰在还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红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