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52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768篇 |
晶体学 | 2篇 |
力学 | 2篇 |
综合类 | 4篇 |
数学 | 3篇 |
物理学 | 1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以环氧丙烷为凝胶剂,采用简便低廉的无表面活性剂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Fe摩尔比的高比表面积介孔Fe-Cu复合氧化物纳米粉末。运用微反应器-色谱体系考察了它们在低温CO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热重-差热分析、程序升温还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些介孔Fe-Cu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纳米晶结构、窄的孔径分布和高的比表面积,在低温CO氧化反应中表现出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CuO的添加影响了Fe2O3的结构和催化性能。当CuO含量为15 mol%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在低温CO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2.
以乙酸铜和乙酸锰为铜锰前驱体,以NH4HCO3为沉淀剂,相应金属硝酸盐为掺杂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的铜锰氧化物催化剂.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和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系列催化剂上CO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调变催化剂对CO的吸附能力,进而影响催化剂性能.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在位库伦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U)方法计算,我们研究了CO和NOx分子在Au负载CeO2(110)表面的吸附. 结果表明,CO在Au纳米颗粒的顶位有很强的吸附能,大约为1.2 eV,而NO在Au纳米颗粒上或者Au与CeO2载体界面处都是弱吸附. 然而,当NOx在界面处形成N2O2二聚体之后,通过断裂末端的N-O键能够有效地被降解. 纵观整个反应过程,第一步CO+N2O2的反应遵循了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活化能只有0.4 eV,通过形成ONNOCO的中间物种最终产生N2O和CO2. 不同的是,第二步消除N2O反应遵循了Eley-Rideal碰撞机理,需要相当高的能垒,约为1.8 eV. 通过进一步分析表明,稀土Ce元素独特的电子特性能够使电子从Au上转移并且局域到载体表面的Ce阳离子上,并且有助于形成带负电的N2O2分子. 而且Au纳米颗粒有很强的结构流动性,能够促进吸附的CO分子靠近界面处的N2O2并与之反应. 相似文献
134.
采用DMol3程序包中的GGA-PW91方法, 结合周期平板模型, 对CH3O和CO在Pd(111)表面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吸附在Pd(111)表面顶位上的CO分子中C原子所带正电荷最多, 容易与亲核试剂反应, 化学吸附能稍低, 有利于在表面上移动发生亲电插入反应; CH3O 在Pd(111)表面fcc穴位吸附稳定, O原子上所带的负电荷较多, 易被亲电试剂进攻. 过渡态搜索表明, Pd(111)表面顶位上的CO与fcc穴位上CH3O反应生成CH3OOC的为放热反应, 反应能垒较低, 有利于偶联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5.
136.
以多孔Al2O3陶瓷为基体材料, 采用浸渍法担载NiO后用2B铅笔修饰NiO/Al2O3表面, 通过化学镀法沉积约5 μm厚的金属钯, 还原后成功制得Pd/Pencil/Ni/Al2O3膜. 为进行对比, 还制备了未担载镍的Pd/Pencil/Al2O3膜. 膜的表面和断面形貌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观测, 膜的透氢动力学通过H2/N2单气体法测试, 并以成分为H2 77.8%, CO 5.2%, CO2 13.5%和CH4 3.5%的原料氢测定了膜的氢分离效果. 结果表明, 未载镍的Pd/Pencil/Al2O3膜只具有氢分离作用, 而Pd/Pencil/Ni/Al2O3膜还可以有效地将钯膜泄漏的CO和CO2转化为甲烷, 因而成为双功能型钯膜. 这种双功能膜尤其适用于面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氢气分离, 既有效解决了PEMFC对氢燃料中CO格外敏感的难题, 又提高了对钯膜缺陷的容忍度, 因而延长了钯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7.
研究气态条件下原子团簇在完全可控、可重复条件下与CO的反应,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理解CO的氧化,本综述对这些团簇研究工作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总结,讨论了团簇研究方法的特点、CO氧化的新见解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