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1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306篇
化学   600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47篇
综合类   70篇
数学   2155篇
物理学   5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60例,分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患者均行MRI检查,比较3组的MRI参数,包括髓核(NP)区、纤维环(AF)区T2值。检测比较发现,3组LDH患者NP区、AF区T2值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与腰椎功能评分(JOA)呈正相关,与腰部疼痛评分(VAS)呈负相关(P<0.05)。NP区、AF区T2值联合鉴别轻中度、中重度椎间盘退变程度的AUC大于各指标单一鉴别,具有较高评估效能。因此,MRI参数评估LDH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方面具有良好价值,可为临床明确患者病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2.
姬璇  汪佳裕  王安邦  王维坤  姚明  黄雅钦 《电化学》2022,28(12):2219010
硫化聚丙烯腈因其不溶解机制和有效缓解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穿梭效应”,被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锂硫电池正极候选材料。硫化聚丙烯腈的导电聚合物骨架具有优异的电子导电性,同时共轭主链能有效解决充放电过程中硫正极体积变化引起的正极结构坍塌问题。因硫化聚丙烯腈的固-固反应机理,有效克服了传统硫正极在醚类电解液中多硫化物溶解及穿梭效应的问题,具有高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等优势。有许多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硫化促进剂来提高硫化聚丙烯腈的硫含量,进而提高材料的能量密度。其中,硫化聚丙烯腈主链的环化度与循环稳定性的关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该研究工作中,通过在硫化过程中引入无水硫酸铜和正乙基正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DB)合成了SPAN-C-V复合材料。无水硫酸铜和ZDB的共同引入降低了聚丙烯腈环化反应的起始温度,同时提高了产物SPAN-C-V内碳碳双键的含量,在提高了材料硫含量的同时提高了其环化度。以SPAN-C-V为正极活性物质所组装的锂硫电池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0.2 C (1 C = 600 mAh·kg-1)下循环100次后的可逆容量为601 mAh·kg-1,容量保持率为93%。该工作对于硫化聚丙烯腈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3.
采用5种方法,即溶胶-凝胶法、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合成了富锂材料Li_(1.2)Mn_(0.6)Ni_(0.2)O_2。拉曼光谱研究发现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是固溶体结构,而其他4个样品是以不同尺度共生形成的复合物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5个富锂材料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在首次充电过程中5个样品位于4.5 V以上由Li_2MnO_3组分活化所贡献的容量明显不同,共沉淀法制备的具有固溶体结构的样品中由Li_2MnO_3组分活化贡献的容量最多。由此我们建立起电化学性能与两相集成方式的联系,不同的集成方式使得Li_2MnO_3组分活化所贡献的容量不同,进而影响了最终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4.
采用5种方法,即溶胶-凝胶法、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合成了富锂材料Li1.2Mn0.6Ni0.2O2。拉曼光谱研究发现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是固溶体结构,而其他4个样品是以不同尺度共生形成的复合物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5个富锂材料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在首次充电过程中5个样品位于4.5 V以上由Li2MnO3组分活化所贡献的容量明显不同,共沉淀法制备的具有固溶体结构的样品中由Li2MnO3组分活化贡献的容量最多。因此我们建立起电化学性能与两相集成方式的联系,不同的集成方式使得Li2MnO3组分活化所贡献的容量不同,进而影响了最终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5.
本文结合近几年我们开展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实践 ,介绍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6.
This work deals with the kinetics of co-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of AB2 and AB monomers, giving expressions of the two-dimensional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the number/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of the resulting copolymers. The two-dimensional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depends on two indices, n and l, which are the respective numbers of AB2 and AB units in a copolymer spec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weight and z distributions during the co-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has been evaluated systematically. Finally, the two-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was transformed into a one-dimensional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with only one variable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roducts instead of th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ly branched copolymer has a very broa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when the co-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approaches completion.  相似文献   
117.
Dodecyl benzenesulfonic acid (DBSA) surfactant wa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find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n its electrical conductance in solution from 293-323K above and below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The micellization parameters i.e. degree of counter ion binding (β), aggregation number (n) and number of counter ion micelle(m) were measured. The interaction of DBSA with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was also studied at 293K throughconductance and surface tension measure ments. A number of important parameters i.e. 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 (CAC), Gibb‘s free energy (△G) and binding ratio (R)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effect of NaCl on the CAC and polymer saturation point (PSP) was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18.
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及保湿性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吸湿性;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及保湿性  相似文献   
119.
不同氧化程度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湿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氧化石墨烯具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和极大的比表面积,研究了不同氧化程度氧化石墨烯的湿敏性能。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经过超声分散制备氧化石墨烯水相分散液后,制成氧化石墨烯薄膜湿敏元件。采用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实验样品的结构和谱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经氧化后,底面间距增大为0.9 nm左右;随氧化剂用量的增加,氧化石墨中石墨的衍射峰逐渐消失,石墨相微晶尺寸逐渐减小,O/C原子比逐渐增大,氧化程度逐渐升高;氧化石墨烯在水相分散液中可达单层分散,单层氧化石墨烯厚度约为1.3 nm;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有-OH、C-O-C、C=O和COOH官能团,且官能团含量随氧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大;氧化石墨烯薄膜元件在室温下对湿度的响应时间约3 s,灵敏度达99%;在11.3%-93.6%相对湿度范围内,元件的电阻随湿度升高显著减小,较高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电阻对数与相对湿度呈线性变化;氧化程度越高,元件灵敏度越高,响应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20.
投影栅相移法中的相位波动误差及修正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因测量系统非线性响应及局部饱和投影栅图像所导致的相位误差及其波动特性。经过实验验证,四步相移算法在抑制系统非线性响应所引起的相位误差方面优于三步相移算法。通过模拟分析得出,在采用传统相移算法对局部饱和条纹图像分析时,相位误差较大,且相位分布具有周期波动特性。为减小因图像局部饱和而产生的相位误差,文中采用了新的算法提取相位。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