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38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33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60篇
物理学   2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51.
With the help of plant roots, slope vegetation makes the slope soil mass become a composite material of soil and roots, and thus enhances shear strength of the slope soil mass and stability of the slope. However, the related studies at present are still qualitative. In this pap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oots and soil mass are made. By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rbaceous plant roots including lateral roots of woody plants and rock and soil mass, a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rictional roots and soil is established, and its correctness is shown. A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chorage root, namely, woody plant taproot, and soil is also establish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ls provides a useful mean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 roots and soil, and has practical values.  相似文献   
552.
陈金国  袁康  董育烦 《力学学报》2010,18(5):709-713
塑性区连通程度是有限单元法判别土坡是否达到极限状态的重要依据,鉴于此判据目前尚未取得统一,本文着重对均质土坡失稳判据进行了定量研究。在主要考虑对土坡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三大参数(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坡比λ)的前提下,通过经典条分法选取了多组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土坡参数组合,对这些参数组合进行有限元程序计算,求得极限平衡状态下土坡剪切带等效塑性应变中值连通率,再采用多元线性统计回归方法,得出塑性区中值连通率与土坡参数的关系公式y=0.020702c+0.024417φ-0.67898λ+0.46799,从而为土坡有限元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定量失稳判据,并且使得有限单元法与经典条分法计算成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算例分析表明,利用本文判据公式得到的安全系数与Bishop法计算成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失稳判据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53.
工程边坡开挖所揭露的某些结构面组合块体在破坏原有静力平衡状态后,进行应力重新分配,进而块体会发生失稳、滑动等变形,甚至影响到整个边坡发生破坏,因此,结构面组合块体的稳定性是决定岩质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某工程开挖边坡地形和结构面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实现了边坡结构面与开挖地形实体模型在AutoCAD平台上的可视化操作,剖切不同位置的二维图形预测分析了边坡开挖后可能存在的结构面组合块体,采用块体计算程序(Swegde)验证关键块体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三维实体模型及剖切技术与块体计算方法的结合,易于搜索关键块体。事实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计算结果准确,搜索方法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4.
555.
双层结构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通常可以实现,但合理确定滑体引起的滑带扰动厚度却比较困难。根据能量法原理,可以推导得出上部硬岩滑体的能量法稳定系数上限解计算公式。进一步按照能量平衡方程,综合考虑滑体、滑带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外力功率,以及滑带产生的内能耗散,推导得到了计算滑带扰动厚度的解析公式。在分析典型算例基础上,提出了滑带扰动分带的概念,并将滑带按照扰动程度分为剧扰动带、强扰动带、中等扰动带、弱扰动带和微扰动带。对于双层结构的岩质边坡进行加固治理时,其治理的深度范围应该大于微扰动带的底面。  相似文献   
556.
岩石边坡裂隙渗流的流形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更好地考虑裂隙渗流在岩石边坡破坏中的作用,在考虑裂纹扩展的数值流形方法程序基础上,从最小势能原理出发,阐述了渗流与变形的耦合作用机理并推导了相应的耦合方程,在程序中实现了对渗流与断裂的模拟。最后利用该程序对含初始裂隙的岩石边坡在渗流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很好地再现了边坡在渗流作用下的实际破坏过程。同时通过对裂纹扩展过程中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发现,第一应力强度因子始终大于第二应力强度因子,且随着计算时间增加,二者的差值逐渐增大,裂纹扩展以Ⅰ型为主。  相似文献   
557.
半弹簧接触模型及其在边坡破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冯春  李世海  刘晓宇 《力学学报》2011,43(1):184-192
提出了一种用于判断、描述三维离散块体的接触状态, 计算块体间接触力的半弹簧接触模型. 该模型将一对接触块体分为母块体及子块体, 半弹簧位于母块体上, 由母块体各节点缩进至各母面面内形成, 目标面位于子块体上. 该模型根据半弹簧与目标面的几何关系直接计算接触力, 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判断两个块体的接触类型及计算两个块体的接触面积. 该模型可以解决准三维条件下地质体渐进破坏的计算, 将该模型应用于边坡渐进破坏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558.
光子晶体光纤色散补偿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曙光  刘晓东  侯蓝田 《物理学报》2004,53(6):1880-1886
利用矢量有效折射率方法对光子晶体光纤(PCF)的色散补偿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通过调节光子晶体光纤包层的空气穴节距或空气穴大小可以灵活地设计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系数D、色散斜率Dslope以及κ值,可以设计在波长1.55μm附近具有较大绝对值的正常色散和负色散斜率的色散补偿光子晶体光纤,使光通信中的普通单模光纤(G.652)或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在1.55μm低损耗窗口得到较好的色散补偿.数值模拟和分析表明色散补偿光子晶体光纤的研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色散 色散斜率 色散补偿  相似文献   
559.
PIN二极管的高功率微波响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自行编制的半导体器件模拟程序mPND1D(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器件内部载流子所满足的非线性、耦合、刚性方程组),对PIN二极管微波限幅器在高功率微波激励下的响应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并对二极管微波响应截止频率作了探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激励源幅值的升高,器件截止频率增大;随着脉冲长度减小,器件截止频率降低;随着器件恒定温度值升高,截止频率下降。  相似文献   
560.
STATISTICS OF BREAKING WAV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UPPER OCEAN DYNAMIC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sed on the improved statistics model of breaking waves, we have calculated the following statistical quantities: S_t, breaking area ratio generated per unit time; V_t, the volume of water mass thrown out from the wave surface due to breaking on a unit area per unit time; (?)_t, the breaking energy loss rate on a unit area per unit time. Under the high sea state, the phase change governed by wave breaking is mechanistic. Based on the physical and dimensional consideration we have also derived the statistical quantities of upper ocean dynamics such as whitecap coverage, exchange fluxes in the high sea state and turbulence degree in the subsurface layer.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