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   378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94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232篇
物理学   1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严格凸与最佳逼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近严格凸与最佳逼近的关系.证明了Banach空间X是近严格凸的当且仅当X的每个子空间是紧-半-切比晓夫空间.  相似文献   
12.
13.
设T是m-增生算子,I是恒等映射.本文通过一个反例说明(T+λI)-1(λ>0)不一定是非扩张映射.  相似文献   
14.
杨成雄  杨雪清  严秀平 《色谱》2019,37(8):824-830
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MIL-101(Cr)掺杂聚合物整体柱,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中4-硝基苯酚、2-硝基苯酚、3-甲基苯酚和2,4-二氯苯酚的方法。考察了样品溶液pH值、上样时间、上样流速和解吸时间对酚类化合物萃取效果的影响。在最优萃取条件下,采用制备的整体柱检测水中酚类化合物,其富集因子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检出限低,适用于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检测。制备掺杂聚合物整体柱是促进和拓宽MOFs在线固相萃取应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流动注射梯度技术识别异常峰及校正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世华  方肇伦 《分析化学》2002,30(9):1038-1041
基于流动注射梯度信息提出了一种利用梯度比均值进行定量的校正方法。方法具有在线自动判别和修复异常峰并自行校正的功能,和通用的标准系列定量方法相比,两者测定精度相当。但本文提出的方法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后者,可适用于在线过程监测。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测定了钮扣电池中铅和镉的含量,对测定条件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用在线双毛细管标准加入法消除了基体的干扰。按所述方法测定电池样品中铅和镉,测定结果的RSD依次为3.58%和5.87%,铅和镉的浓度水平分别为5.4×10-3%和2.3×10-4%(质量分数),回收率结果为93.0%~100.1%(铅)和95.0%~101.0%(镉)。  相似文献   
17.
利用CCD相机和沉积探针组成的在线监测系统,在50 kW下行炉上研究了木屑与神府烟煤以及贵阳贫煤的掺烧灰沉积特性。灰渣沉积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烟煤掺烧灰沉积厚度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贫煤掺烧灰沉积厚度则随着木屑掺烧比例增加而减小。烟煤中掺烧木屑比例为0、6.7%、15%和22%时,渣层稳定厚度分别为1.37、3.85、11.50、20.56 mm,稳定相对热流密度分别为0.44、0.41、0.30、0.26。贫煤掺烧木屑比例为6.7%、15%和22%时,稳定厚度分别为18.65、10.97和9.78 mm,稳定相对热流密度分别为0.29、0.31、0.33。掺烧木屑之后,灰渣初始层中Ca、K元素显著增加。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灰中熔融相比例增加,因为木屑灰分中含有较多的Na2O、K2O等碱金属氧化物,而Al2O3、SiO2等含量较少,降低了灰的熔融温度。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we apply a novel time‐dependent discrete variable representation (TDDVR) method proposed by Barkakaty and Adhikari to investigate tunneling through an Eckart barrier. This semi‐classical method is theoretically rigorous and straightforward to implement. Among the TDDVR formulations, this report presents the first derivation of a rigorous form of quantum force (QF) for the present perspective. The validity of this semi‐classical approach is demanded based on the excellent agreement of the tunneling probabilit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quantum results.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Int J Quantum Chem, 2004  相似文献   
19.
Investigation on False Peak Phenomena in On-line Sweeping Technique in MEK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更亮  李保会  王德先  陈义 《中国化学》2002,20(12):1579-1583
IntroductionMicellarelectrokineticchromatography (MEKC)wasinventedtoextendtheutilityof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andpermittedtheseparationandanalysisofneutralcompounds .ButjustlikeothermodesofCE ,MEKCarehamperedbythelowconcentrationsensitivityoftheultra …  相似文献   
20.
High-quality online course materials were reconstructed through feedback from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online data analysis regarding constructed learning materials on the Chao Xing Learning Platform. They were used for studying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s online and offline i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his model, based on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transform students from passively accepting knowledge to actively learning and internalizing knowledge. This strategy can also enhanc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and hopefully be helpful to the universities in multi-ethnic areas in developing fundamental disciplined construction of organic chemistry and other cour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