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7篇
  免费   1594篇
  国内免费   5385篇
化学   8566篇
晶体学   349篇
力学   316篇
综合类   375篇
数学   3554篇
物理学   287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816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917篇
  2006年   938篇
  2005年   808篇
  2004年   755篇
  2003年   532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421篇
  1999年   429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报道了2个新的Cu(Ⅱ)-Co(Ⅱ)双核配合物的制备。经元素分析和红外、电子光谱以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某些性质。  相似文献   
162.
本实验利用动态~(95)Mo NMR监测Mo-Cu系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对反应CuCl+NaR_2dtc+MoO_nS,摩尔比3:3:1,溶剂为DMF;R=Et,n=0(Ⅰ);R=Me,n=0(Ⅱ);R=Et,n=2(Ⅲ)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具有不同簇骼的多种中间产物的存在及随反应进程相互转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3.
本文报道了新试剂5-(2′-苯骈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BTAQ)的合成。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增溶下,在弱酸性介质中它与钯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的高选择性新方法,用于钯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4.
以增韧环氧树脂(TEP)和蓖麻油聚氨酯[PU(CO)]形成的互穿网络聚合物(IPN),两网络间具有一定数量的交联点,在一定组成下,该IPN的tanδ-T曲线半峰宽达100℃,tanδ最大值接近1,阻尼性能良好。形态研究表明,该IPN既有增韧环氧树脂本身的两相结构,又有IPN的两相结构。  相似文献   
165.
混合含氟对甲苄醇类菊酯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劲梅  陈震  邹新琢 《有机化学》2004,24(9):1122-1124
报道了4种混合含氟对甲苄醇类拟除虫菊酯的新化合物,即三氟甲基氯菊酸、(±)-cis-二氯菊酸、(±)-trans-二氯菊酸、( )-trans-第一菊酸的含氟对甲苄酯的合成.生物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淡色库蚊四龄孑孓显示出较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66.
利用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L)合成了两个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CdL2)·4H2O·2ClO4}n 1和{(ZnL2)·4H2O·2ClO4}n 2。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12具有相同的计量式,但其晶体属于不同的空间群(1属于P4n2,2属于P4222)。两种配合物中,每个金属离子分别由配体与四个相邻的金属离子连接,从而形成具有六重穿插的金刚石网络结构,其网络中大的空腔被高氯酸根离子和(H2O)4分子簇所占据。  相似文献   
167.
利用L-N,N-双(β-羟乙基)丝氨酸及L-N,N-双(β-羟乙基)苏氨酸与三乙氧基硅烷或氯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合成了具有手性的(4S)-4-羧基杂氮硅三环(1~5),并运用IR、~1HNMR、EI-MS等手段表征了结构。证据显示存在着贯穿笼状结构的N→Si配键。  相似文献   
168.
本文依据Spin-Free理论,使用Gelfand基构造多电子波函数,采用四轨道模型,对Ph(SiMe_2)_nPh体系(n=1~6)的π→π*跃迁进行了EHMO-CI计算,所得第一及第二跃迁能与UV谱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当体系硅链原子数增加时,第一吸收带红移的现象起因于LUMO中d轨道成份增加,导致电子排斥作用变化。在LUMO中,硅链上的d轨道以πd的形式与苯环π~*轨道进行πd—π~*共轭互相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与第一吸收带的强度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9.
本文用QAE-Sephadex-Sb_2(d-tart)_2~(2-)为手性交换固定相,50%乙醇水溶液为淋洗剂,在柱尺寸为80cm×2.2cm,淋洗速度为5.0ml/20min下完全拆分了1.0g fac-[Co(β-ala)_3];用同一手性固定相和淋洗剂在淋洗速度为1.2ml/20min下mer-[Co(β-ala)_3]的拆分量可增至0.78g。 fac-、mer-[Co(β-ala)_3]的四种对映体在1.56×10~(-2)M HClO_4介质和中性水溶液中的异构化外消旋反应的产物用Na~+型SP-Sephadex C-25柱分离后,用分光光度法和旋光仪测定了它们的浓度和旋光度。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对映体的异构化外消旋反应比较可能是按Werner首先提出的断键-分子内重排的机理进行。机理研究正在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70.
A Cu(Ⅱ) complex [Cu(L)1.5(OSO3)]·3H2O (1) [L=1,4-bis(imidazol-1-yl)benzene]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ligand L with CuSO4·5H2O using solvotherma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0.948 8(2), b=1.078 5(2), c=1.108 4(2) nm, α=74.820(2), β=81.331(2), γ=72.638(2)°, V=1.041 5(3) nm3, Z=2, Dcalc=1.687 g·cm-3, F(000)=544, μ=1.205 cm-1, the final R=0.062 3 and wR=0.132 8. The Cu(Ⅱ) atom has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environment with a N3O2 donor set. Each L ligand links two Cu(Ⅱ) atoms using its imidazole groups to form an infinite one-dimensional (1D) ladder-like chain, which further linked by SO42- to form a two-dimensional (2D) network structure. The 2D sheets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C-H…O hydrogen bonds to give a three-dimensional (3D) structure. CCDC: 6503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