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9篇
  免费   3775篇
  国内免费   9587篇
化学   18154篇
晶体学   1237篇
力学   520篇
综合类   539篇
数学   1091篇
物理学   7420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58篇
  2023年   518篇
  2022年   662篇
  2021年   817篇
  2020年   648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671篇
  2016年   786篇
  2015年   868篇
  2014年   889篇
  2013年   1358篇
  2012年   1342篇
  2011年   1276篇
  2010年   1228篇
  2009年   1282篇
  2008年   1375篇
  2007年   1370篇
  2006年   1469篇
  2005年   1451篇
  2004年   1465篇
  2003年   1263篇
  2002年   1072篇
  2001年   1027篇
  2000年   744篇
  1999年   592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324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234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本征TiO2、Ag单掺Ag-TiO2及Ag/Zn共掺Ag/Zn-TiO2的薄膜样品.测试结果表明:所有TiO2薄膜样品的主要晶面是(101)且没有其他杂质晶面.Ag的掺杂使得样品的晶粒尺寸减小,样品的吸收边出现红移,带隙能减小,最小值为3.476 eV.与本征TiO2和Ag-TiO2相比,随着Z...  相似文献   
82.
设计了5种Mn@dv-Nx催化剂、选择了7种配体(X=-F、-OH、-CO、-NH3、-N(Me)3、-PH3和P(Me)3),运用理论计算研究了不同轴向配体对Mn@dv-Nx电催化CO2还原的影响。经过选择性筛选,其中6种催化剂(Mn@dv-N4-F、Mn@dv-N4-PH3、Mn@dv-N2-1-P(Me)3、Mn@dv-N3-P(Me)3、Mn@dv-N2-2-CO和Mn@dv-N4-CO)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并且对产物HCOOH具有的很高的选择性。只有Mn@dv-N2-1-P(Me)3对产物HCHO、CH3OH和CH4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这三种产物的速率限制步骤是CO2加氢生成~*OCHO。在催化剂Mn@dv-N2-1-P(Me)3上,生成~*OCHO只需要克服0.716 eV。通过差分电荷电子分...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87.
在Ni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SiCl4的水解氨解反应并在1300℃氨气气氛中进行热氮化处理制得了无定形氮氧化硅纳米线.产物经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量色散谱(EDS)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等表征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线为无定形结构,直径为100~150nm.在波长为220nm的光激发下,产物的光致发光光谱(PL)在563nm和289nm处分别出现了一个强的绿光发光峰和一个弱的紫光发光峰.对纳米线的生长机理进行分析,表明纳米线的生长遵循气-液-固(VLS)机制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88.
本文分析了用布里奇曼法生长碘化铅单晶体的结晶过程。发现坩埚下降法生长碘化铅单晶体过程中,碘的蒸发与凝结、铅的分凝与沉淀是影响晶体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提出了采用U型安瓿提拉方式生长碘化铅单晶体的新方法,有效抑制了碘的蒸发并排除了分凝的铅,获得了桔红色半透明的碘化铅晶体。经测试,晶体的结晶性好,红外透过率达45%,电阻率为1.7×1012Ω.cm,为制备性能优异的碘化铅室温核辐射探测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以乙酸铵和柠檬酸为燃烧剂,Ce(NO3)3·6H2O和Pr6O11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燃烧法(LCS)制备了Ce0.95Pr0.5O2纳米晶粉体.用DSC、XRD、SEM及色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e0.95Pr0.5O2纳米晶微粒前驱体的着火温度、产物晶体结构、晶体形貌及色度.结果表明:乙酸铵和柠檬酸作为燃烧剂的反应前驱体着火温度分别在250℃和300℃左右.两种燃烧产物均为单一的萤石型固溶体.与柠檬酸相比,乙酸铵作为燃烧剂得到的燃烧产物结晶程度更完善、Pr离子进入CeO2晶格的含量更多、呈色更好,且颗粒的团聚程度变小.根据Scherrer公式计算,用两种燃烧剂制备产物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0~30 nm和10~15 nm,为纳米晶颗粒.最后得到Ce0.95Pr0.5O2粉体的颗粒尺寸则在200~300 nm之间.乙酸铵与硝酸铈的最佳摩尔配比为2:1,柠檬酸与硝酸铈的最佳摩尔配比为3:1.  相似文献   
90.
溶剂热法合成CoS2纳米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以CoCl2·6H2O 、Na2S·9H2O为原料,乙二醇和无水乙醇为溶剂,在180 ℃恒温下制备出CoS2纳米粉体.用XRD和SEM、TEM对其组成、粒径大小、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用VSM对其铁磁性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制得的CoS2为粒度均匀、粒径分布在10~50nm之间的球形铁磁性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