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篇 |
免费 | 4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8篇 |
力学 | 58篇 |
综合类 | 12篇 |
数学 | 75篇 |
物理学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针对薄壁箱梁剪力滞问题,基于抽象的翘曲位移函数,通过对控制微分方程的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构造出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的基本形式;对翼板引入边界约束影响的修正系数,然后通过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了箱形梁剪力滞的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解析解.根据有限元结果确定翼板边界约束影响修正系数的具体值,以带翼板的简支箱形梁分别作用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为数值算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方法计算的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总体吻合良好,并且该文的计算结果也反映出了翼板应力小于顶板应力的分布规律,从而验证了该文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3.
基于能量变分原理,拟定轴向荷载作用下箱梁的纵向位移函数,得到关于翼板剪切变形引起的位移差函数的基本微分方程,继而推导出箱梁翼板纵向应力表达式,并首次得出角隅轴向荷载作用下翼板出现应力不均匀分布的荷载及边界条件。通过对一模型箱梁进行计算,并与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壳单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和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作用于简支箱梁截面角隅处的轴向荷载(合力无偏心)为集中或分布荷载时,翼板不产生纵向应力不均匀现象;当作用于悬臂箱梁截面角隅处的轴向荷载(合力无偏心)为集中荷载时,翼板不产生纵向应力不均匀现象,而当荷载轴向分布时,翼板将产生纵向应力不均匀现象。实际工程中,横力弯曲使悬臂箱梁产生剪力滞效应,这种效应会与轴向分布荷载产生的效应叠加,设计时对此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44.
制作了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模型,试验包括模型梁开裂范围内的加载及开裂后的加载。在开裂范围内,对该试验梁分别进行了顶板满布均布荷载、均布荷载作用于肋板上方、集中力作用于跨中以及对称集中力作用下的加载;对开裂后的试验梁,进行了对称集中力作用下的加载。用应变采集仪与电脑连接,并用半桥测量,温度自补偿方法测取应变值,采用百分表测试梁体挠度,采用读数显微镜观测裂缝。测量得到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验证了钢筋混凝土箱梁中存在剪滞效应。试验结果与考虑混凝土非线性的有限段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段法在混凝土箱梁剪滞效应分析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5.
以薄壁箱梁的弯曲计算理论为基础,从分析翼缘板的面内剪切变形和弯曲剪力流的分布规律入手,从理论上证明二次抛物线是箱形梁剪力滞效应分析中的合理翘曲位移函数。选取剪力滞效应引起的附加挠度作为广义位移,用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能量变分法建立箱形梁剪力滞效应分析的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对箱梁横截面上新出现的广义内力给出严密定义,并建立了剪力滞翘曲应力的简便计算公式,它与初等梁弯曲应力公式具有相同的形式。对一个简支箱梁模型的计算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从而证实了本文的分析方法和建立的公式是正确的。不同于弯矩的分布,剪力滞广义力矩具有快速衰减的分布特征。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箱梁算例,剪力滞效应使其跨中挠度增大达12%,工程实践中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46.
47.
以pH-敏感介孔膦酸锆作为药物载体, 选用治疗时辰节律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双氯芬酸钠作为药物模型, 利用蘸涂的方法对载药的pH-敏感介孔膦酸锆进行时滞膜的包覆, 建立起一个时滞型和pH-敏感型相结合的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 在系统研究pH-敏感介孔膦酸锆对双氯芬酸钠吸附和释放的基础之上, 通过调控时滞膜的厚度控制释放双氯芬酸钠的时滞时间约为6 h. 该给药系统在人工模拟胃液中3 h内完全不释放双氯芬酸钠, 而在人工模拟肠液中最初的3 h(可以看成发生在小肠)所释放的双氯芬酸钠仅为全部释放量的9%, 在之后的46 h内(可以看成发生在结肠)缓慢释放的双氯芬酸钠则占全部释放量的90%以上. 这样, pH-敏感介孔膦酸锆作为新型药物载体与时滞效应相结合, 通过时滞和pH-敏感双重控制实现了治疗时辰节律性疾病药物在结肠的定位释放. 相似文献
48.
49.
该文利用拓扑度方法研究了一类时滞依赖状态的广义Duffing型泛函微分方程x'(t)$ 该文利用拓扑度方法研究了一类时滞依赖状态的广义Duffing型泛函微分方程x'(t)$ 该文利用拓扑度方法研究了一类时滞依赖状态的广义Duffing型泛函微分方程x'(t) g(x(t-τ(t,x(t))))=f(t)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方程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研究了当滞量为常值时,方程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并且给出了所研究问题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0.
J. Ivanova G. Nikolova W. Becker B. Gambin 《ZAMM -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 Zeitschrift für Angewandte Mathematik und Mechanik》2015,95(11):1190-1201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elastic and cohesive interface behavior of pre‐cracked bi‐material ceramic‐metal structures under dynamic time harmonic load. The shear lag model as well as the Fourier method is applied to fi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considered bi‐material structure, assuming the cohesive interface behaviour, accompanied before of the elastic‐brittle one. In both cases, the growth of debond length is not considered, e.g. at a given loading condition the only corresponding debond length is found. The inertia forces of the already elastic debond parts of the bi‐material structure are neglected. Appropriate contact conditions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fit together both elastic and cohesive solutions.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for the cohesive debond length of the bi‐material structures is calculated by the aid of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of the elastic debond length at the same loading condition. The influence of loading characteristics i.e. frequencies and amplitude fluctuations on the debond length and the interface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is discussed. The parametric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is illustrated by examples of the modern ceramic‐metal composites on metal substrates and is depicted in figur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