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8篇
  免费   748篇
  国内免费   289篇
化学   648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308篇
综合类   34篇
数学   1743篇
物理学   24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李彦  张春熹  欧攀  徐宏杰 《光学技术》2006,32(6):893-895
以Y波导集成光学调制器保偏型干涉式光纤陀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各光学元器件的参数建立了各器件的琼斯矩阵以及光路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光路偏振误差的理论分析。通过推导,得到了保偏型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偏振误差表达式,并首次分析了光源偏振度对光纤陀螺零漂的影响。借助光源尾纤输出的光谱,对由0%~3%之间呈线性变化的偏振度以及对经实验测试的光源偏振度的实际值引起的偏振模式耦合误差的零漂值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光路中其它参数不变时,由光源偏振度变化引起的零漂值为0.001°/h,满足了高精度光纤陀螺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2.
Mode-locking characteristic of hybrid soliton pulse source (HSPS) utilizing linearly chirped raised-cosine flat top apodized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coupled-mode equ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fundamental repetition frequency range of HSPS is significantly extended by using linearly chirped raised-cosine flat top apodized FBG instead of linearly chirped Gaussian apodized FBG. The range of repetition frequencies over which proper mode-locking is obtained is 2-3.3 GHz with linearly chirped raised-cosine flat top apodized grating whereas this range is 2.1-2.95 GHz with linearly chirped Gaussian apodized grating.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多通道表面放电光泵浦源的设计,理论分析了触发电压幅值及上升时间、绝缘基板厚度等参数对所设计光泵浦源触发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触发电压作用下,通道两电极处电场出现强烈畸变,而通道中间电场基本为零。采用高速相机拍摄泵浦源的放电图像以及电流线圈测量各通道的放电电流这两种方法实验研究了泵浦源的同步性及放电均匀性。当氮氩混合气体总气压为0.1 MPa (氮氩体积比为3∶7),充电电压20 kV,触发电压30 kV,前沿约10 ns时,成功实现了10通道均匀放电,抖动约20 ns。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放电装置绝缘良好的情况下,若充电电压和触发电压越高,触发电压上升时间越短,触发电极至通道的有效距离越短,则多通道放电的抖动就越小,放电均匀性越好。  相似文献   
94.
基于磁荷模型,在有限差分法基础上,推导了3维永磁体数值算法,结合全3维PIC/MCC粒子模拟算法,数值分析比较了外置型和“伞状”型两种特殊形态多峰磁场对电子能量沉积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二者都能对粒子起到约束作用且能过滤引出负氢离子,同时二者电子能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都呈现了双电子能态,符合等离子体放电基本机理;外置型过滤磁场对粒子的约束能力更强,能明显产生更多的粒子,总粒子数大约是“伞状”型过滤磁场情况下的4倍;“伞状”型过滤磁场能有效地抑制由磁场不均匀所引起的电子漂移,使产生的负氢离子空间分布更均匀。模拟结果与国外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5.
王川川  曾勇虎  汪连栋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5):053202-1-053202-7
构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欠定盲源分离源信号恢复模型,比较研究了基于互补匹配追踪算法(CMP)、基于L1范数的互补匹配追踪算法(L1CMP)和基于修正牛顿的径向基函数算法(NRASR)实现欠定源信号恢复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源信号时域充分稀疏情况下,CMP,L1CMP和NRASR的恢复效果接近,但L1CMP算法计算复杂度最低;变换域充分稀疏情况下,CMP和L1CMP恢复效果接近,NRASR恢复效果较差;时域非充分稀疏情况下,CMP效果较差,L1CMP和NRASR效果接近。综合考虑,L1CMP算法效果最佳;在观测信号数和源数较少的情况下,算法在时域恢复信号精度会下降;稀疏表示法结合压缩感知重构能够提高源信号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浅海声速剖面与移动声源的跟踪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平非均匀分布的浅海环境中,针对移动声源跟踪时,声速剖面的变化会对声场产生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声速剖面跟踪反演和移动声源跟踪定位的方法。首先,将声速剖面进行距离和深度的参数化表示,从而将对声速剖面的跟踪转化为对声速剖面前3阶经验正交函数系数的跟踪;其次,通过将声源状态信息和声速剖面信息表示为状态变量,而将垂直线列阵接收到的声场信息作为测量值建立状态-测量模型,然后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模型状态变量进行跟踪。仿真结果得出:声速剖面跟踪反演的均方根误差和移动声源跟踪定位的绝对误差都非常小,对声源的跟踪定位精度很高。并且通过增加集合样本数、增加接收信号信噪比以及增加接收阵元数目都可以提高跟踪定位结果精度。最后,利用东海实验数据对本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7.
 利用任意反射面激光干涉测速(VISAR)系统以及全光纤位移干涉仪(FDI),测量了线膛炮弹丸速度,获得了线膛炮弹丸在0~491 μs内从零加速到140 m/s的速度历史,弹丸运动了20.7 mm,出炮口时的弹丸速度为817 m/s。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在内弹道测量中应用的主要因素是炮口烟。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探索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在内弹道测量中的应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8.
交流源作用下介观RLC电路系统量子态随时间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清  邹丹  嵇英华 《物理学报》2006,55(4):1596-1601
根据量子不变量理论,同时考虑介观电容器极板间电子波函数的耦合作用和电路的耗散,研究介观RLC电路系统在交流电流源作用下动力学的演化过程,并且得到描述系统量子态随时间的演化算符.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介观RLC电路系统的波函数将由任意的初态演化到一般的压缩态. 关键词: 介观RLC电路 交变电源 不变量理论 时间演化算符  相似文献   
99.
考虑电子的反冲并利用康普顿散射,研究了激光同步辐射光源(LSS)辐射的光子波长、光子能量。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γ,LSS辐射的光子波长和能量有不同的近似公式。当γ<<λ1/4λe时,LSS辐射的光子波长λ2≈λ1/4γ2,能量(εc2≈4γ2εc1;当γ>>λ1/4λe时,LSS辐射的光子波长λ2≈λe/γ,能量cε2≈m0γc2;结果表明,LSS辐射的条件是种子激光的波长λ1大于电子的物质波波长λm;LSS辐射的极值波长是λ2m ax=h/m0γv,极值能量是cε2m ax=βeε;本文后半部分提出了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强流高亮度电子束与激光的康普顿背散射产生单色γ射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
Although discovered more than 100 years ago, X-ray source technology has evolved rather slowly. The recent invention of the carbon nanotube (CNT) X-ray source technology holds great promise to revolutionize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X-ray imaging. CNT X-ray sourc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dapted to several biomedical imag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dynamic micro-CT of small animals and stationary breast tomosynthesis of breast cancers. Yet their more important biomedical imaging applications still lie ahead in the fu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ationary multi-source CT as a noteworthy ex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