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5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1335篇
化学   3931篇
晶体学   107篇
力学   88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237篇
物理学   6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31.
Summary The oxidation of hexanol in the presence of the Keggin-type heteropoly compounds (HPCs) H3PMonW12-nO40 (denoted as PMonW12-n, n=0,1) and Na5PW11ZO39 (denoted as PW11Z, Z = Mn, Fe, Co, Ni, Cu and Zn) was carried out to produce hexanal and hexanoic acid. The reaction was conducted in tert-butanol (t-BuOH), using cetylpyridinium bromide (CPB) salts of HPA and 15% aqueous H2O2 as oxidant under mild condition. The PMoW11 catalyst showed higher hexanol conversion of 25%, the lowest selectivity to hexanal of 64.4% and an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2O2 of 34%. Over the transition metal substituted PW11Z catalysts decomposition of H2O2 was rapid. For these PW11Z catalysts,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2O2 decreased to 9% or even lower. By means of IR, UV-visible and GC-MS techniques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相似文献   
132.
基于2,2'-二取代的联萘衍生物在手性构型上高度稳定的特点,分别以光学活性的(R)-和(S)-2,2'-二乙炔基-1,1'-联萘为模板,设计了2个有趣的拓扑环芳分子四联萘笼状对映异构体(R,R,R,R)-2和(S,S,S,S)-2.其合成路线涉及保护基的控制导入、苯连接桥的链接、保护基的脱去以及偶合成环反应4个步骤.用MS,IR,UV-Vis,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了其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模板合成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得具有单一手性的目标化合物.镜像特征的圆二色(CD)谱和比旋光度[α]D的测定结果清楚地反映了它们的对映异构关系.  相似文献   
133.
基于闫春更等建立的二维度四指标教材难度微观评价模型,重点对中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的高中化学教材中"烃类化合物"内容的整合广度、表征深度进行测评和比较。研究发现6国教材内容的整合广度整体上差异不大,但其表征深度差异明显;美国教材注重学生认识物质的思路和方法的渗透,日本教材注重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中国教材将概念诠释与样例分析相融合;英国、新加坡、美国教材注重情境推理或比较等信息处理策略的运用,对学习者学习的引导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4.
DNA光复活作用机理研究中的模型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晏利琴  宋钦华  郭庆祥 《有机化学》2002,22(12):929-935
用模型化合物模拟光解酶诱导的DNA光复活作用,能深入认识其作用机理。介 绍了用于DNA光复活机理研究的各种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并综述了由模型化合物研 究得到的光复活机理,以及底物嘧啶二聚体的修复效率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5.
A new kind of perfluoroalkyl-containing multifunctional groups compound was designed. Treatment of 1H,1H,2H,2H-perfluorooctyltrichlorosilane (4) with allylmagnesium bromide provided key intermediate 1H,1H,2H,2H-perfluorooctyltriallylsilane (2). Hydroboration followed by oxidation, epoxidation and dihydroxylation of 2 gave perfluoroalkyl-containing multifunctional groups compound 1a, 1b and 1c,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6.
Zn-Al-Ce三元类水滑石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共沉淀法,水热合成层状化合物一硝酸根柱撑锌铝铈三元类水滑石,分别测定了各种单一金属盐溶液及M^2 /M^3 摩尔比为2,Ce^3 /Al^3 摩尔比为0.25的混合金属盐的NaOH滴定曲线,并利用XRD对不同条件下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M^2 /M^2 =2,Ce^3 /Al^3 =0.07~0.50,pH=5.8~6.5条件下进行多种离子共沉淀,并经120℃、6h水热处理后,均能合成结构单一的ZnAlCe—HTLLcs,利用TG—DTlA、FT—IR、ICP对合成物进行了表征,筛选出适宜的合成条件,并对HTLcs层状结构的热行为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ZnAlCe—HTLcs热稳定性较差,层间结合水、层板羟基及层间客体物种(NO3^-)失去温度在240℃左右,易于转化为复合氧化物,将此复合氧化物应用于NO的催化?肖除反应,680℃下NO的转化率高达近100%。  相似文献   
137.
含氮杂环及其衍生物的氮氧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再峰  罗富英 《有机化学》2002,22(4):233-238
含氮杂环及其衍生物中的N-氧化反应是合成许多精细化工产品,如日用化学 品、医药、农药的重要反应,但该反应选择性较高,只要求在杂环氮上进行氧化而 不影响分子其它部位,从氮杂环及其衍生物应用不同氧化剂选择性氧化综述了该类 化合物的N-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38.
黄素酶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综述介绍模拟黄素酶的进展, 涉及两条途径: 半合成黄素酶和黄素酶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9.
毛双  蒲雪梅  李来才  舒远杰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6,64(14):1429-143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15种分子式为N6H6的氮氢化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 并且应用了自然键轨道理论(Nature Bond Orbital, 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toms In Molecules, AIM)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 NBO分析表明N原子孤对电子到相邻的氮氮键的超共轭作用是影响氮氮键长变化的主要因素, AIM计算的氮氮键的键临界点电荷密度与键长呈反比关系. 而且, NBO的立体和超共轭分析表明立体交换排斥能和超共轭作用对这些分子的相对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G3MP2计算结果表明氮氢化合物的生成热均为正, 并且环状分子的能量和生成热都高于链状分子.  相似文献   
140.
利用密度泛函的B3LYP方法, 在6-311G*基组水平对吡啶酮系偶氮类化合物进行构型优化, 并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然后用TDDFT方法和ZINDO/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可见吸收光谱, 结果均与实验值十分吻合. 通过对比发现, 对于最高吸收波长的计算, ZINDO/S能以较快的速度得到较好的结果. 在用ZINDO/S计算的过程中, 回归分析发现π-π重叠加权因子(OWFπ-π)与染料分子吡啶环上两个羰基氧原子平均电荷ZO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OWFπ-π=0.11425-1.04178ZO, 这一关系不仅可从量子化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而且可用于同类染料可见吸收光谱的预测. 分子轨道的研究表明, 这些化合物的最高可见吸收波长主要对应着共轭体系中给电子体到受电子体的电子跃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