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0篇
  免费   1138篇
  国内免费   346篇
化学   754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033篇
综合类   324篇
数学   5531篇
物理学   280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607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线性模型回归系数的一些稳健估计如LMS、LQS、LTS、LTA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它们的精确计算依赖于NP难题,在遇到高维大规模数据集时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精确解.为尽快得到较高精度的近似解,提出了求解线性模型的稳健参数估计的整数编码遗传算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验证了算法可以更快地找出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942.
提出了半定规划(SDP)的一种修正的原对偶内点算法,对初始点的选取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并证明了新算法的迭代复杂性是O(n).  相似文献   
943.
模糊蚁群算法及其在TSP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使用模糊规则表更新信息素的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模糊蚁群算法.算法结合了模糊控制中输入输出的模糊化处理和蚁群寻优的特点,为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手段.文中将模糊蚁群算法应用于TSP问题,通过对中国31个省会城市等实例数据进行的测试,验证表明了新算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44.
针对钻柱轴扭耦合动态屈曲的基本问题构造哈密顿体系,在辛几何空间中将临界屈曲载荷和动态屈曲模态归结为辛本征值和本征解问题,从而形成一种辛几何算法.方法较好的解决了钻柱轴扭耦合动态屈曲的复杂边界条件问题.在解决气体钻井钻柱动态屈曲问题的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5.
GM(1,1)幂模型是灰色Verhulst模型的推广.由于初始条件选取影响GM(1,1)幂模型的精度,将平均相对误差函数分别看成是幂指数、发展系数、灰作用量的函数,利用蚁群算法进行参数辨识,从而建立多个单项GM(1,1)幂模型.利用这些单项模型建立了线性组合GM(1,1)幂模型,组合权系数利用最大相对误差最小化原则采用粒子群算法确定.实例表明,组合GM(1,1)幂模型的建模精度高于传统GM(1,1)幂模型,同时也说明方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46.
对样本相关系数矩阵等行和分解算法作了简化和推广,使算法不仅可以应用在基于正态总体非独立样本的假设检验问题,也可以有效地运用在最优化算法中牛顿法等与二次函数极小化有关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947.
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是教育统计与测量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模型,它包含项目参数和能力参数.目前一种常用的估计IRT模型项目参数的方法是由Woodruff和Hanson(1997)应用EM算法给出的,它用于完全反应数据,而把能力参数看作缺失数据.本文将Woodruff的方法推广到处理缺失反应的情况,基本思想是把能力参数和缺失反应均看作缺失数据,再运用EM算法估计参数.通过模拟研究,在不同被试人数和不同缺失比例的情况下,本文比较了我们给出的方法和BILOG-MG软件的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参数估计效果.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得到更好的估计.  相似文献   
948.
The static contact angle is the only empiricism introduced in a Volume of Fluid–Continuum Surface Force (VOF–CSF) model of bubbly flow. Although it has previously been shown to have a relatively limited effect on the accuracy of velocity and shape predictions in the case of large gas bubbles sliding under inclined walls (e.g. Cook and Behnia, 2001), it may have a more determining influence on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the dynamics of smaller ellipsoidal bubbles which were shown by Tsao and Koch (1997) to bounce repeatedly when sliding under inclined walls at certain wall inclinations.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on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tension and the static contact angle on the dynamics of an ellipsoidal air bubble of equivalent diameter De = 3.4 mm. The bubble Eötvös and Morton numbers are Eo = 1.56 and Mo = 2 × 10−11 respectively.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are achieved with a Piecewise Linear Construction (PLIC) of the interface and are reviewed with reference to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bubble velocity and interface shape oscillations recorded using a high speed digital camera. Tests are performed at plate inclination angles θ ∈ {10°, 20°, 30°, 45°} to the horizontal and computational models consider three static contact angles θc ∈ {10°, 20°, 30°}. The static contact angle has been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bubble dynamics but to varying degree depending on the plate inclination. It is shown to promote lift off and bouncing when the plate inclination angle reaches 30° in a way that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949.
The use of finite element and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cretization for solving structural dynamics problems gives rise to purely numerical errors. Among the many numerical methods used to damp out the spurious oscillations occurring in the high frequency domain, it is proposed here to analyse and compare the well-known Bulk Viscosity method, which modifies the stresses calculations and a method recently presented by Tchamwa and Wielgosz, which is based on a modification of an explicit time integration algorithm. The efficiency of both methods is evaluated in a 2-D axisymmetric compressive test.  相似文献   
950.
应用有限元(FE)-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耦合法模拟了具有自由表面的不可压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流体和结构分别采用SPH法和有限元法同时求解,两者在交界面处的相互作用通过接触算法进行处理.为了避免隐式计算压力,通过引入人工压缩率,将不可压流体近似为人工可压缩流体.采用FE-SPH耦合法对弹性板在随时间变化的水压作用下的变形以及倒塌水柱冲击弹性结构两个问题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以及其他已有数值结果符合良好,说明FE-SPH耦合法用于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模拟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