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化学   64篇
力学   6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朱晶 《化学通报》2012,(3):284-288
徐光宪对科学理论合理性的评价是从理论概念与物质结构要素的对应、科学理论解释性的强弱等方面进行的。他认为化学学科有独特性,化学反应以及与化学反应相关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研究,是化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与问题领域,化学在该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并不能被还原为物理学。徐光宪用自己的多维分类法对知识进行分类,提出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做出发现,在研究中亦利用分类进行思维和方法创新。用数学化的方法实现化学研究的精确性,借用模型抽象理论、简化研究程序,综合使用多种仪器设备、将旧仪器引入新领域、拓展仪器的功能,徐光宪为自己的研究需要改进和发明新工具的同时,还为其它研究者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32.
《高分子材料新进展》是我国部分农林类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本科专业限选课程。根据农林类高校的专业特色和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探索教学考核方式等途径,从而使学生开阔视野,进一步丰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和科学研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3.
以无机合成化学为例进行了基于专业课程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加强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素质和精神,提升科研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4.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经过40余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离不开全世界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探索和实践。本文结合此次锂电诺奖特别是古迪纳夫教授的故事,阐述创新、求实、交叉、合作的科学精神及其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5.
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有机化学实验作为近化学专业类学生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对学生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培养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非化学专业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大学化学实验(O)\"的教学实践为例,从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阐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36.
葡萄糖的结构中含有羟基和醛基,两者的连接次序、位置、方式和空间关系等对其结构、物理与化学性质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教学单元为例,在回顾醛、醇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葡萄糖结构中这些官能团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帮助他们实现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逐步培养本科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7.
《大学物理》2025,44(2)
本文以“验证玻意耳定律”DIS实验中出现的系统误差为对象;遍寻误差来源;分别提出并实施“补偿体积法”、“增大体积法”、“润滑油密封法”、“推拉改进法”等四种方法来减小系统误差;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证据意识和科学论证能力.文中提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教学思路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精神;最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38.
 There is growing interest in setting up a general concept for 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hich in this case means, for example,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e and social sciences. This article is a strong plea for a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all field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will probably initiate broad discussion on this delicate topic. Received: 28 June 1998 · Accepted: 13 July 1998  相似文献   
39.
40.
Scientific Research Assessment (SRA)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both academic and industry. More and more organizations are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SRA for the optimal use of scarce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a vague set theory based decision support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SRA. Specifically, a family of parameterized S-OWA operator is developed for the aggregation of vague assessment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introduced to evaluate the research funding program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It provides a soft and expansive way to help the decision maker in NSFC to make his decisions.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also be used for some other agencies to make similar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