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49篇 |
免费 | 2026篇 |
国内免费 | 202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2965篇 |
晶体学 | 128篇 |
力学 | 1339篇 |
综合类 | 88篇 |
数学 | 1128篇 |
物理学 | 53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368篇 |
2021年 | 471篇 |
2020年 | 601篇 |
2019年 | 496篇 |
2018年 | 401篇 |
2017年 | 471篇 |
2016年 | 634篇 |
2015年 | 700篇 |
2014年 | 898篇 |
2013年 | 1335篇 |
2012年 | 1016篇 |
2011年 | 1266篇 |
2010年 | 1032篇 |
2009年 | 1124篇 |
2008年 | 1190篇 |
2007年 | 1161篇 |
2006年 | 1105篇 |
2005年 | 919篇 |
2004年 | 840篇 |
2003年 | 667篇 |
2002年 | 686篇 |
2001年 | 437篇 |
2000年 | 401篇 |
1999年 | 353篇 |
1998年 | 292篇 |
1997年 | 276篇 |
1996年 | 252篇 |
1995年 | 230篇 |
1994年 | 186篇 |
1993年 | 163篇 |
1992年 | 148篇 |
1991年 | 119篇 |
1990年 | 98篇 |
1989年 | 71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41篇 |
1984年 | 41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13篇 |
1973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102.
103.
提出了基于光学传输矩阵的提取太赫兹时域光谱光学参数的理论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提取主脉冲方法,该方法在未来可以推广用以分析主脉冲与次脉冲无法分辨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利用该方法得到了蓝宝石(α-Al2O3)样品在0.3~1.0太赫兹频段的复折射率。通过与利用提取主脉冲方法得到的复折射率的结果比较,验证了基于光学传输矩阵的理论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所提出的方法为今后主次脉冲无法分辨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的准确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光学-光学双共振激发K2到91∑+g高位态,研究了K2(91∑+g)与H2的电子-振转碰撞能量转移。利用相干反斯托克斯(CARS)光谱技术探测H2的振转态分布,扫描CARS谱表明H2在(1,1)、(2,1)、(2,2)、(3,1)、(3,2)、(3,3)和(3,5)能级上有布居。由时间分辨CARS轮廓得到H2各振转能级上粒子数之比,得到H2的平均振动能和平均转动能分别为9063cm-1和388cm-1。从91∑+g→11∑+u、11∑+u→11∑+g、33∏g→13∑+u跃迁的时间分辨激光感应荧光(LIF)强度得到它们的自发辐射率和碰撞转移率。在H2压强为3×103Pa时,K2(91∑+g)与H2的碰撞转移能为16930cm-1。H2的平均振转能占平均转移能的56%。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两种铽配合物与PVK混合体系的发光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Tb(p-MBA)3phen(样品Ⅰ)和Tb(p-ClBA)3phen(样品Ⅱ)与导电聚合物材料PVK掺杂体系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发现在样品Ⅰ与PVK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中,除了三价铽离子的发光外,还能看到明显的PVK的发光;而在电致发光中,PVK的发光完全被抑制,只能看到Tb3+的绿光发射。对样品Ⅱ与PVK的混合发光层,无论其光致发光谱还是电致发光谱,都没有看到410 nm处PVK的发射。进一步测量两种材料的激发光谱,初步探讨了器件的发光机理。样品Ⅰ的发光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PVK到稀土配合物的不完全的能量传递,二是由于载流子俘获机理;样品Ⅱ的发光则是由于PVK到稀土配合物的完全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09.
We investigated site specific reactivity of the α-Cu-Al(17 at.%)(1 0 0) alloy surface versus that of Al and Cu by measuring neutralisation of Li+ ions. Experiments show that Li+ neutralisation on the α-CuAl(1 0 0) alloy surface does not occur efficiently on Al and is somewhat more efficient on Cu as compared to a pure Cu sample, indicating depletion of electron density on Al and transfer to neighboring Cu. It can thus be concluded that Cu sites in presence of Al are more reactive in the sense that processes involving electron capture from the surface would proceed more efficiently on these. 相似文献
110.
We have analyzed the transfer efficiency of ballistic electron emission microscopy (BEEM), taking the finite spot size of the emitted electron beam from scanning probes into account. Three-dimensional diffraction from an aperture at a surface-metal/air interface is introduced to model an effect caused by the finiteness of spot size. As a general trend, the diffraction decreases BEEM transfer efficiency. The diffraction effect increases as the spot size decreases and the air-gap distance increases. In a Au/GaAs sample, BEEM transfer efficiency markedly deteriorates down to 6% of the value derived from a conventional planar tunneling theory when a spot size of 0.2 nm, an air-gap distance of 0.6 nm, and an electron energy of 0.2 eV, measur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GaAs conduction band, are assumed. BEEM transfer efficiency is markedly dependent on the spot size of the emitted hot electron.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BEEM current depends on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scanning probe, that is, the condition of the tip apex.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