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1篇
  免费   702篇
  国内免费   975篇
化学   2355篇
晶体学   40篇
力学   347篇
综合类   75篇
数学   3341篇
物理学   100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熊俊如  向清祥 《有机化学》2006,26(4):487-490
合成了8个未见报道的中心桥连基为酯基、CH=N基, 含有哒嗪环、胆甾基、二个苯环、不同末端链长度的双取代哒嗪化合物, 并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其介晶性进行了表征. 研究表明, 末端链长度对相变温度和清亮点温度均有影响, 但对相变温度范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2.
吴范宏  顾松  黄维垣 《有机化学》2006,26(5):671-675
以连二亚硫酸钠为引发剂, 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与多氟烷基碘代烷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反应, 方便地得到一系列多氟烷基取代的环丙烷衍生物, 产率45%~55%. 在相同条件下, 烯丙基乙酰乙酸乙酯与多氟烷基碘代烷反应得到相应的加成物, 加成物随后用碱处理也得到环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3.
以4'-(4-甲苯基)-2,2'∶6',2″-三联吡啶为电子受体(A)基元, 通过Wittig反应引入电子给体(D)基元, 合成了2个新的D-π-A型三联吡啶衍生物; 研究了其单、 双光子吸收荧光特性, 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从结构角度进行了解释. 目标产物的荧光量子产率(Ф)最高达到0.45, 双光子吸收截面(δ2)最大达406 GM.  相似文献   
994.
将含有1.0%普鲁士蓝的碳黑与固体石蜡按2.5∶1(质量比)混合后装入φ0.2mm的石英毛细管中,在其上端插入一铂丝并抛光后即制成普鲁士蓝修饰碳黑微电极.对多巴胺(DA)及抗坏血酸(VC)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此电极测定两组分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定量测定中采用二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在最佳条件下,DA与VC的峰电流(i″p)分别与各自的浓度保持如下线性关系DA为4.0×10-6~8.0×10-4mol·L-1,VC为6.0×10-5~1.0×10-3mol·L-1;检出限(3σ)依次为2.0×10-6mol·L-1及1.0×10-5mol·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3种含DA及VC的混合溶液,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8)依次小于2.0%及3.0%,回收率范围依次为96.5%~101.0%及95.0%~102.5%.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抗坏血酸可定量还原Fe(Ⅲ)-邻二氮菲(phen)为Fe(Ⅱ)-phen,建立了在玻碳电极上进行抗坏血酸的一阶导数阴极溶出伏安测定方法。在pH为4.5的HOAc-NaOAc缓冲体系中,抗坏血酸的浓度在5.0×10-6~2.0×10-4mol.L-1范围内与一阶导数溶出伏安峰电流值的增加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该方法应用于测定水果和蔬菜中的抗坏血酸,回收率在98%~104%之间,测得结果与光度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6.
多功能光学活性丁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新的合成策略,以手性合成子3和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碱类化合物4为反应底物,利用Michael不对称加成反应,合成得到光学纯的5-(R)-[(1R,2S,5R)-(-)-氧基]-4-(R)-(杂环碱基)-2(5H)-呋喃酮(5). 加成物5通过还原反应得到了多功能光学活性的二醇类化合物6,产率为42%~82%,e.e.≥98%. 化合物6的化学结构得到了确认,其立体化学结构和绝对构型经X射线晶体学测定得到了确定.  相似文献   
997.
参照文献方法合成了5-甲基-3-二茂铁基吡唑,首次培养得到了它的单晶.在其固态结构中,四个相邻的二茂铁衍生物分子在杂环间的N…H-N氢键作用下,互相连接而成一个少见的十二元氢键环.对标题化合物在DMF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8.
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荧光性质[1,2],在DNA拓扑酶抑制剂、HIV逆转录酶的抑制剂、分子探针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3]。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很强的内吸型杀菌剂,它的主要作用方式是植物病原的R-微管蛋白结合,破坏R-微管蛋白的功能,抑制真菌的有丝分裂和形态建构。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病菌的抗生越来越强,导致在部分地区失效,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所以迫切需要寻找高效、新型的杀菌剂。近些年来,二茂铁衍生物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杀菌、杀虫、抗炎及调节植物生长等…  相似文献   
999.
Supermolecular complexes formed by oligophenyleneethynylene derivatives and isophthalic acid were studied using AM1 method to obtain binding energy. Electronic spectra and IR spectra of the complexes were calculated by INDO/CIS and AM1 methods based on AM1 geometri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mer could be formed by the monomers via hydrogen bonding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binding energy. Binding energy of the complexes was affected by electronegativity and steric effects of the substituents. The first UV absorptions and IR frequencies of N-H bonds of the complexes were both red-shift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monomers. The complexes could bind small molecules via hydrogen bonds, resulting in the change in UV absorptions and an increase in IR frequencies of N-H bonds.  相似文献   
1000.
Neutral nickel(II) and palladium(II) complexes bearing β-ketoiminato ligand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two complex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s catalyst for the polymerization. Using methylaluminoxane (MAO) as a cocatalyst, both complexes produce vinyl-addition polynorbornenes, but palladium(II) complex displays much higher activity up to 8.0 × 107 g/(molPd h). Furthermore, both Ni(II) and Pd(II)/MAO system can efficiently copolymerize norbornene and 5-norbornene-2-yl acetate (NB-OCOMe) in moderate yields and in relatively high molecular weights. The analyses of the product by FTIR, 1H NMR and 13C NMR spectra give the verification of vinyl addition copolymer. The copolymers show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good solubility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