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226篇
化学   520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99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1418篇
物理学   5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随后在900℃下经不同时长烧结得到了层状LiMn_xCo_yO_2。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研究结果表明,层状LiMn_xCo_yO_2的晶体结构是菱面体点阵,空间群是R3m,点阵常数与LiCoO_2非常接近。不同烧结时长下得到的样品在扫描电镜下均呈球状,随着烧结时间延长,球形规整度变得更好。对不同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烧结时间越长,样品中Mn的相对含量越高,其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12.
由于可以从非石油资源如煤、天然气、生物质等出发制备低碳烯烃,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烯烃(MTO)反应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H-SAPO-34是目前表现优异性能的分子筛催化剂之一,其双烯(乙烯+丙烯)的选择性在80%以上,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为了提升MTO反应的选择性,以及调控乙烯丙烯的选择性之比,非常有必要从反应机理出发来优化设计新的催化剂.然而,由于MTO催化反应产物复杂多样,对MTO反应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基本能够接受的是MTO催化反应沿着烃池机理进行.在此反应机理中,无机分子筛和有机烃池活性中心形成共催化剂,甲醇进攻有机活性中心生成烷基链,此烷基链断裂得到烯烃产物.目前提出的烃池活性中心主要包括多甲基苯和烯烃自身,它们分别沿着各自的循环反应网络(芳烃循环和烯烃循环)生成烯烃产物.有文献指出在H-ZSM-5分子筛中芳烃循环主要生成乙烯,而烯烃循环主要生成丙烯等产物.因此,系统研究分子筛结构对两条循环网络相对贡献程度的影响规律,从而阐述分子筛结构和MTO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H-SAPO-18是一类结构上与H-SAPO-34相类似的分子筛,其笼由八元环孔道互联.实验研究指出,其也具有优异的MTO催化性能.在本工作中,我们利用包含范德华相互作用校正的交换相关泛函(BEEF-vdW),系统研究了H-SAPO-18分子筛中的芳烃循环反应机理.所有计算用VASP程序包完成, H-SAPO-18用48T周期性结构模型表示.利用静态吸附和相互转化的自由能变化情况,我们首先确认了反应条件下H-SAPO-18中最稳定的多甲基苯的结构.计算结果指出,1,2,4,5-四甲基苯的吸附能最强,而六甲基苯是主要存在的多甲基苯组分.多甲基苯在分子筛孔道内的稳定性主要由两个相反的作用共同影响:范德华相互作用引起的吸引,以及分子筛孔道结构引起的排斥.在芳烃循环路线中,乙基侧链的增长是反应的关键基元步.吉布斯自由能分析指出芳烃循环路线中,在反应温度673 K下H-SAPO-18中的六甲基苯并不比五甲基苯,四甲基苯的活性高,这与H-SAPO-34分子筛中的结果相一致. H-SAPO-18中的四甲基苯、五甲基苯和六甲基苯的总吉布斯自由能垒分别是208,215,239 kJ/mol.六甲基苯循环路线所表现出的高反应能垒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分子筛几何限域效应引起的熵增加所致.通过与烯烃循环路线的动力学进行比较,本文芳烃循环路线动力学的工作可以为MTO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3.
容量;循环特性;自放电;电解液对LiCr0.1Mn1.9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SEM、ED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在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和浆过程中加入NaBF4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BF4的最佳添加量为2%,可明显提高石墨电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电极的自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室温条件下,添加了2% NaBF4的电极以放电容量计算的自放电率为0.87%·d-1,比未添加时降低了15%;循环伏安、EDS以及SEM测试结果表明,四氟硼酸钠参与了石墨电极的成膜过程,改变了SEI膜的组分和形貌。  相似文献   
115.
尖晶石LiMn_2O_4的多元掺杂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唐致远  冯季军  徐国祥 《化学学报》2003,61(8):1316-131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多元复合掺杂改性的尖晶石型锰酸锆正极材料,用X射 线衍射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表明所得材料均呈现良好的尖晶石的结构,通过充放 电测试,发现其中LiMn_(1.93)Co_(0.02)Cr_(0.02)Al_(0.02)La_(0.01)O_4和 LiMn_(1.93)Co_(0.02)Cr_(0.02)Al_(0.02)-Zr_(0.01)O_4的循环性能有了很大程 度的改善,循环50次后仍能保持94%和91%的容量。  相似文献   
116.
以 4 ,4′ (α ,ω 烷亚甲基二酰氧 )二苯甲醛和二氨基二苯并 14 冠 4为单体 ,采用溶液缩聚方法 ,首次合成了一类新的含冠醚环的席夫碱型液晶高分子 .一种单体采用脂族二酰氯和对羟基苯甲醛反应制备 ,另一种新的单体采用二硝基二苯并 14 冠 4 ,在钯 碳催化剂存在下 ,水合肼还原制备 .通过1H NMR、13 C NMR和分子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二氨基二苯并 14 冠 4的两种异构体的空间立体结构 ,发现能从1H NMR谱图上区分它们的立体结构 .它们的立体结构近似属于Cs 和C2 群 .聚合物的分子量不高 ,Mn 在 130 0 0~ 2 4 0 0 0之间 .单体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等方法确证 .聚合物的性质采用GPC、DSC、TG和POM等方法进行了研究 .发现所有的聚合物加热到各自的熔融温度 (Tm)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 ,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向列相的丝状织构和纹影织构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熔融温度和各向同性温度 (Ti)随聚合物分子中柔性间隔基的变化而变化 ,它们有较高的清亮点温度和宽的液晶态温度范围 .WAXD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聚合物的液晶性  相似文献   
117.
 以 SBA-15 为载体,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纳米 Au 催化剂,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对 Au 在载体表面状态的影响, 考察了催化剂样品催化 CO 氧化性能. 以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N2 吸附、X 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谱、X 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经还原焙烧处理后的 Au/SBA-15 催化剂热稳定性较好, Au 在 SBA-15 孔道表面呈高分散状态, 样品在 CO 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低温催化活性和高温稳定性, 同时具有优异的抗烧结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8.
应用基于压电超声疲劳试验技术开发的20kHz轴向振动疲劳试验系统,完成了室温下TC4钛合金超高周疲劳试验,获得了TC4合金在107~109周次范围内的轴向振动疲劳寿命曲线(S-N曲线);运用C.Paris推导公式预测了TC4合金材料的寿命,得到各应力水平下破坏率为50%、95%、99%的安全寿命.结果表明:在疲劳循环大于107周次时,试件仍会发生疲劳断裂,疲劳强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并不存在明显的疲劳极限.TC4合金的S-N曲线在107~109周次的范围内呈连续下降型.在轴向振动超高周疲劳试验中,试件的裂纹扩展寿命只占其在50%破坏率下疲劳安全寿命的一小部分,其疲劳寿命主要由试件的裂纹萌生寿命决定.  相似文献   
119.
Abstract

Copper transporter 1 (CTR1) is the main copper transporter in the eukaryotic system. CTR1 has several important roles: It binds Cu(II) ions that are present in the blood; it reduces those Cu(II) ions to Cu(I); and it subsequently transfers Cu(I) to the cytoplasmic domain, where the ion is delivered to various cellular pathways. Here, we seek to identify CTR1 binding sites for Cu(II) and Cu(I) and to shed light on the Cu(II)-to-Cu(I) reduction process. We focus on the first 14 amino acids of CTR1. This N-terminal segment is rich with histidine and methionine residues, which are known to bind Cu(II) and Cu(I), respectively; thus, this region has been suggested to have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recruiting Cu(II) and reducing it to Cu(I). We utiliz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spectroscopy together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UV-VIS spectroscopy and alanine substitution to reveal Cu(II) and Cu(I) binding sites in the focal 14-amino-acid segment. We show that H5 and H6 directly coordinate to Cu(II), whereas M7, M9, and M12 are involved in Cu(I) binding. This research is another step on the way to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ellular copper regulation mechanism in humans.  相似文献   
120.
摩托车传动用滚子链磨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道路行驶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摩托车传动用滚子链套筒和销轴零件的主要磨损形式是磨粒磨损,并伴随有疲劳磨损的特征.由微观分析和链条的磨损伸长量可知:套筒和销轴的初始表面硬度较高,有利于改善其磨损表面形貌状态和耐磨性;在磨粒磨损机制下,套筒和销轴零件的表面硬度较低,容易产生“犁切”,表面层的循环硬化现象比较明显,磨损严重;在油池润滑条件下,套筒和销轴零件的表面硬度较高,裂纹的扩展速率较快,循环软化现象也较明显,当表面硬度较低时发生循环硬化.循环软化与循环硬化是导致磨损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