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25篇
  免费   3305篇
  国内免费   4414篇
化学   4399篇
晶体学   174篇
力学   1183篇
综合类   1145篇
数学   12550篇
物理学   6093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485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1196篇
  2013年   868篇
  2012年   1027篇
  2011年   1145篇
  2010年   1217篇
  2009年   1289篇
  2008年   1309篇
  2007年   1178篇
  2006年   1101篇
  2005年   1068篇
  2004年   1005篇
  2003年   1041篇
  2002年   914篇
  2001年   977篇
  2000年   822篇
  1999年   697篇
  1998年   625篇
  1997年   567篇
  1996年   506篇
  1995年   481篇
  1994年   463篇
  1993年   386篇
  1992年   322篇
  1991年   324篇
  1990年   302篇
  1989年   266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王志华  张风祥 《数学研究》1997,30(3):269-271,316
基于无穷维空间中的生存定理,我们研究了集值映象的不动点,得到了一个新的不动点定理,推广和改进了[1]和[5]中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02.
带非线性边界条件的非线性抛物型方程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术 《数学学报》1997,40(6):867-874
  相似文献   
103.
透镜空间L~1(p)上向量丛的示性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透镜空间 L1( p)的上同调环中生成元的运算性质 ,进而利用 L1( p)的 KO -结构得到了L1( p)上任一向量丛的全 Stiefel-Whitney类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主要讨论Fréchet空间上ε-等距线性算子的等距逼近问题, 证明了任意有限维Fréchet空间之间的等距逼近问题都是肯定的; 无穷维Fréchet空间(s)空间上的等距逼近问题也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5.
106.
陈昌永 《光子学报》2002,31(11):1317-1320
描述了简并V型三能级原子与单模相干态光场的Raman相互作用,获得了处于激发态单态的原子与相干态光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利用探测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将原子和光场制备成最大缠结态,并注入待测原子,通过原子与腔模构成的Bell基矢演化,对腔场进行选择性探测,获得探测原子相互作用后可能的量子状态,然后对待测原子与腔场进行联合探测,接着对探测原子的量子状态实施幺正变换,就将探测原子制备到待测原子的初始量子态上,从而实现未知原子态的隐形传送.  相似文献   
107.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电流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提出电流型、并联型负反馈放大器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强Sober空间与一个范畴等价定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晓明  王戈平 《数学杂志》1993,13(2):169-174
本文引入了强 sober 空间与强 sober 格概念,讨论了它们的基本性质,并证明了强 sober 空间范畴与强 sober 格范畴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109.
黄平  于寅 《应用数学》1993,6(3):354-355
1980年,H.W.Cordy引进K-半紧概念,深入地讨论了Banach空间中有效点的存在性.本文将K-半紧性推广到K-仿紧性,从而在较弱条件下获得一般有序拓扑向量空间中的有效点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110.
报道了一种弥散型金属薄膜逾渗系统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结果。从实验发现这种新型的逾渗系统具有异常的R-I关系、三次谐波系数与独特的电流临界规律。分析表明:这些特性与此类薄膜逾渗结构随电流增大而逐渐变化的过程有关,是由沿膜横向逐渐变化的局域隧道电流(LDTC)与跳跃电导(LDHC)效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