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化学   487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1286篇
物理学   6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本文用矩阵方法导出ARMA(p,q)序列协方差阵的逆的一种表达式,由它可以较快计算平方和函数及其偏导数,还可以求得初值为零的条件平方和函数的误差。  相似文献   
8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等比还贷,等差还贷,基于等额的灵活还贷和混合还贷4种模式,举例分析并指出了各模式适合的客户类型,最后对贷款利率调整时各模式的有关变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各种还贷模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润滑油是农业机械正常作业的必要物资,农业机械发动机工作的动力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寿命与润滑油状况有着紧密联系。污染浓度作为油液的综合评价指标,常规的实验室检测耗时长、成本高,所以开发高效的润滑油污染浓度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农机润滑油污染浓度的检测方法,同时针对随机蛙跳(RF)特征波长选择算法中迭代次数大,结果再现性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迭代保留信息变量的随机蛙跳(IRIV-RF)特征波长选择算法。该算法一方面利用迭代保留信息变量(IRIV)算法提取出强信息变量和弱信息变量,将其作为RF算法中的初始变量集,消除初始变量集的随机性对结果再现性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变量按被选概率值由大到小正向排序后,从首个波长开始依次增加一个波长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选择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值最小时的变量子集为特征波长,消除RF算法所提取的特征波长数量的不确定性。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自行配制的101份不同污染浓度的农机润滑油原始光谱数据,选用三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分别对原始光谱进行处理,确定最佳的预处理方法为变量标准化(SNV)。在此基础上通过RF,...  相似文献   
84.
藻华现象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因此对水体浮游植物的监测十分重要。三维荧光光谱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浮游植物中藻类的群落组成分析和浓度定量分析,然而三维荧光光谱数据中的信息冗余给藻类定性定量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针对光谱信息冗余问题,提出了特征区域积分与凸点提取相结合的三维荧光光谱波长选择方法。以抑食金球藻、细长聚球藻、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采用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法对三维荧光光谱进行预处理,解决了因外界因素造成的光谱噪声问题,采用马氏距离法剔除三维荧光光谱数据集中的异常光谱样本,运用浓度残差法剔除三维荧光光谱数据集中的异常浓度值样本,然后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衡量不同特征区域下凸点的可靠性进行波长变量的选择。为验证波长筛选方法的有效性,对三种藻类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以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作为模型评价指标。与全光谱数据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抑食金球藻、小球藻、细长聚球藻的波长变量由全谱的1071个分别减少到77个、 75个、 67个,R2  相似文献   
85.
Energy Harvesting (EH) is a promising paradigm for 5G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EH-enabled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can assist devices in overcoming the disadvantage of limited battery capacity and improv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EE) by performing EH from ambient wireless signals. Although numerous research work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EH-based D2D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the feature of EH-based D2D communication underlying Air-to-Ground (A2G) millimeter-Wave (mmWave) networks has not been ful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ed a scenario where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are deployed to provide energy for D2D Users (DUs) and data transmission for Cellular Users (CUs). We aimed to improve the network EE of EH-enabled D2D communications while reducing the time complexity of beam alignment for mmWave-enabled D2D Users (DUs). We considered a scenario where multiple EH-enabled DUs and CUs coexist, sharing the full mmWave frequency band and adopting high-directive beams for transmitting. To improve the network EE, we propose a joint beamwidth selection, power control, and EH time ratio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DUs based on alternating optimization. We iteratively optimized one of the three variables, fixing the other two. During each iteration, we first used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to adjust the beamwidths of DUs to achieve the sub-optimal EE. Then, the problem with regard to power optimization was solved by the Dinkelbach method and 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 (SCA). Finally, we performe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H time ratio using linear fractional programming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EE. By performing extensiv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 validated the converg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our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ur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ed the fixed beamwidth and fixed power strategy and could closely approach the performance of exhaustive searc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 but with a much reduced time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86.
Depression is a public health issue that severely affects one’s well being and can cause negative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to society.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se problems, this research aims at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long-lasting effects of depression can be determined from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EEG) signals. The article contains an accuracy comparison for SVM, LDA, NB, kNN, and D3 binary classifiers, which were trained using linear (relative band power, alpha power variability, spectral asymmetry index) and nonlinear (Higuchi fractal dimension, Lempel–Ziv complexity,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 EEG features. The age- and gender-matched dataset consisted of 10 healthy subjects and 10 subjects diagnosed with depression at some point in their lifetime. Most of the proposed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er combinations achieved accuracy in the range of 80% to 95%, and all the models were evaluated using a 10-fold cross-valid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tioned EEG features used in classifying ongoing depression also work for classifying the long-lasting effects of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87.
最佳指数法是常用的高光谱图像数据波段选择方法,但存在运算时间过长的问题。运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最佳指数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聚类最佳指数法,并进行了一系列伪装目标识别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最佳指数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在保证目标分类精度的前提下,运算速度提高了数十倍;与单纯使用K-means聚类运算相比,不仅运算时间缩短,而且分类精度有所提高。利用改进算法能够在伪装环境下更加快速有效地识别目标。  相似文献   
88.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建模校正集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概念及方法引入近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在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时代表性样品,即校正集样品的选择问题。以2 652个烟末样品为实验材料,随机选取1 001个样品构成预测集,其余1 651个样品为代表性样品备选集。用Matlab软件求出代表性样品备选集光谱矩阵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以此作为代表性样品,构成建模的校正集。用PLS回归法建立了烟末样品总糖含量定量分析的预测模型,并将模型用于预测集中1 001个烟末样品总糖含量的预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选择的校正集包含的样品数量大于32时,所建各模型对预测集样品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4%,平均相关系数大于0.96。其中选择32个代表性样品和146个代表性样品所建模型定量分析预测集中各样品的总糖含量,两个结果经统计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α=0.05),说明求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方法用于校正集样品的选择,可实现“少而精”选择样品的目的。此外,我们用求极大线性无关组选择校正集样品和随机方法选择校正集样品两种方法,选择了同样数目28,32,41,76,146,163个样品建模进行预测效果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求极大线性无关组法选择校正集建模的预测效果优于随机选择校正集建模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9.
建立了牛肉基于TVB-N、菌落总数、pH值和肉色参数L*多个指标的储存期预测模型,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技术结合区间偏最小二乘(iPLS)和遗传算法(GA)建立了各个指标的PLS预测模型,实现了多指标综合无损快速预测4 ℃下牛肉的储存期。用iPLS和iPLS-GA提取有效波长变量建立PLS预测模型,以预测相关系数和预测标准差作为模型评价标准,结果表明用iPLS-GA选择变量建立的各个指标的PLS预测模型均优于全波段和iPLS组合的PLS模型。由多个指标的预测值和储存期的预测模型,对校正集和预测集样品储存期进行预测,其预测相关系数和标准差分别是0.903, 0.897和1.88, 2.24。说明利用光谱技术结合得出的储存期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多指标综合预测牛肉储存期,为无损快速检测牛肉储存期或货架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0.
变量选择是光谱分析领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克服传统区间选择法的缺点与不足,基于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和岭极限学习机提出一种新型的变量选择与评价方法。首先,利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剔除整个光谱区间中无信息的波长点;其次,为了解决传统建模方法(偏最小二乘法、BP神经网络等)存在的共线性问题,采用岭极限学习机方法建立回归模型;最后,最佳的特征光谱波长点组合利用特征选择路径图和稀疏度-误差折中曲线进行确定。CO气体的浓度反演实验结果表明:(1)利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可以有效筛选出最能表征CO气体透过光谱的特征波长点;(2)岭极限学习机方法具有快速建模、避免共线性和高精度等优点(CO气体浓度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可达0.995);(3)特征选择路径图和稀疏度-误差折中曲线可以直观地帮助用户寻找出最佳的特征波长点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