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6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928篇
化学   1228篇
晶体学   49篇
力学   581篇
综合类   127篇
数学   1304篇
物理学   166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泵浦-探测和时间分辨的红外化学技术研究了H与SO_2的反应.测量了高振动态SO的粒子布居及OH的振动布居.并按照从头计算的结果,构造了模型势能面.在此势能面上,对此体系进行了经典轨迹理论计算.理论结果与实验有比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92.
本文报道新推导出的两个计算三角形剖分数(T)的公式:T=L~2/l~2和T=1.45(r~2/l~2),这里L是两个五邻体壳粒间的距离,l为任意两相邻壳粒间的距离,r是病毒核壳体的半径。对公式进行了验证和应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式:=0.83,它把三角形剖分数(T)、病毒体积以及壳粒间的距离(l)之间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所有正二十面体病毒衣壳参数统一于一个常数——0.83。  相似文献   
93.
The interaction of pinacyanol chloride(PC) with nucleic acid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a series of experiments.Extensive hypochromism,appreciable peak shifts,isosbestic points and new peaks of the product of binding to nucleic acids in the spectra were observed.They show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C and nucleic acids occurred.The results from absorption spectra of DNA,DNA melting,electrophoresis and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PC binds to DNA in nonintercalative way.Consistent with the nonintercalation,the studies of fluorescence titration and absorption titration specified that the binding of PC to nucleic acids occurred by an outside stacking binding,in which nucleic acids served for acting templates,The fact that the new absorption peaks of bound PC at ca,485nm are just close to the absorption bands of Haggregate of PC at high concentrations without DNA further supports the outside stacking binding mode,In addition,other evidence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C and nucleic acids is not purely electrostatic.  相似文献   
94.
OUH体系的结构和分析势能函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密度泛涵B3LYP方法优化出了OUH分子的各种结构,确定了最稳定构型和离解能,以及它们的谐性力常数,并导出双原子分子UH,UO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及其光谱数据。采用多体项展式方法,导出OUH(X^4A')基态分子的分析势能函数,获得OUH(X^4A')体系的势能面,考察了这个势能函数的基本性质,正确地复现出OUH分子的平衡结构特征,结果表明:U+OH,O+UH,H+UO的反应均为无阈能的放热能反应。为进一步探讨OUH体系的反应动力学过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6.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7.
各种离子对血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反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8  
应用荧光法研究了水溶液体系中血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分了间相互结合反应,其结合常数KA=2.2×10^4,结合位置数为1.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探讨了血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其给体-受体间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进一步研究了各种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其结合淬灭能力大小顺序为Cr(Ⅵ)〉Fe^3+〉Cu^2+〉NO2〉Br^-,并探讨不同阴,阳离子及血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相互  相似文献   
98.
环多肽晶体的浮动电荷极化力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张霞  杨忠志 《物理化学学报》2006,22(10):1243-1247
利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结合分子力场方法(ABEEM/MM)对五种环多肽晶体进行了研究. 与传统力场相比, 该方法中的静电势包含了分子内和分子间的静电极化作用, 以及分子内电荷转移影响, 同时加入了化学键等非原子中心电荷位点, 合理地体现了分子中的电荷分布. 相对其他极化力场模型, 具有计算量较小的特点. 该模型下计算得到的环多肽分子单元相对实验测得的结构的原子位置、氢键长度和二面角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009 nm、0.013 nm和5.16°, 能够很好地重复实验结果. 总体上, 其结果优于或相当于其他力场模型, 适用于对实际蛋白质体系的模拟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
盐酸拓扑替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拓扑替康(topotecan hydrochloride, 简记为THC)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s, HSA)的相互结合反应. 计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常数. 盐酸拓扑替康在人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3.63 nm. 分子模型研究表明, 盐酸拓扑替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亚结构域IIA结合, 二者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 此外, 蛋白质的丙氨酸(Ala-291)残基和天冬氨酸(Asp-256)残基与盐酸拓扑替康之间还存在氢键作用力.  相似文献   
100.
Divinylbenzene-80 (DVB-80) and polar monomer acrylic acid (AA) having hydrogen bonding at a total monomer loading of 5 vol% were precipitated-copolymerized in a variety of organic solvents with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AIBN) as initiator. The experiment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a two-dimensional matrix, i.e., the actual crosslinking degree of DVB varying from 0 to 80% and the solvent composition varying from 0 to 100% of toluene mixture with acetonitrile, when the mixture of acetonitrile and toluene was used as the reaction solvent. Under various reaction conditions, six distinct morphologies including soluble polymers, swellable microgels, coagulum, irregular microparticles, and nano-/micrometer microspheres were formed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polymer architectures were described. A morphological map was utilized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both crosslinking degree of DVB and composition of solvent on the transitions between morphology domai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icrospheres are formed by an internal contraction due to the marginal solvency of the continuous phase and the crosslinking of the polymer network through the covalent bonding from DVB as well as the interchain hydrogen-bonding between the carboxylic acid un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