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2篇
  免费   2608篇
  国内免费   2337篇
化学   1985篇
晶体学   41篇
力学   1105篇
综合类   473篇
数学   8151篇
物理学   388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764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869篇
  2007年   710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706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428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80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336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UB3LYP方法, 在6-311+G(2d, p)的基组下, 计算研究了气相中Ca+离子介入N2O (1∑+)和CO (1∑+) 与N2O (1∑+) 和 H2 (1∑+g)反应的微观机理. 报道了二重态势能面上各反应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构型特征及能量, 并用频率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计算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参与N2O和CO与N2O和H2的反应都分两步进行, 其中Ca+离子对反应N2O (X1∑+) + CO (1∑+)生成N2 (X1∑+g) + CO2 (1∑+g)比较Fe+, Ir+, Pt+等的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而对反应N2O (X1∑+) + H2 (1∑+g) → N2 (1∑+g) + H2O (1A1) 催化作用不是很好,N2、CaOH+和H是该反应的主要产物,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 并通过对金属离子亲氧性(OA)的计算, 从热力学方面进一步说明主题反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2.
利用Gupta多体相互作用势结合遗传算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ConCu13-n (n=0~13)单质及混合团簇的基态结构和熔化行为,结果表明:ConCu13-n (n=1~12)混合团簇的基态结构均是在单质Co13、Cu13基态二十面体基础之上的畸变,Co原子先占据中心后占据表面,表面上的Co原子总连接在一起,抱团分布;分析二级差分能和混合能发现Co1Cu12、Co7Cu6具有相对高的稳定性,可视为幻数结构团簇;ConCu13-n (n=1~12)混合团簇的熔点均位于Co13、Cu13单质团簇的熔点之间,且随着Co原子数目的增多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n=3时出现反常(熔点降低),这可归因于Co3Cu10的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远小于Co2Cu11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983.
李金英  王治文 《大学物理》2011,30(12):21-25
主要介绍了原子结构理论中Hartree- Fock方程的几种近似求解方法,并对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总结出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84.
研究了三种掺Yb钒酸盐混晶Yb0.005:Y0.298Gd0.697VO4, Yb0.007:Y0.407Gd0.586VO4和Yb0.009:Y0.575Gd0.416VO4的室温偏振吸收谱和发射谱. 结果表明,最强的吸收和发射相应于π偏振,位 关键词: 掺Yb钒酸盐混晶 吸收谱和发射谱 激光振荡 偏振态  相似文献   
985.
张蔚曦  佘彦超  王登龙 《物理学报》2011,60(7):70514-070514
使用多重尺度法,解析地研究计及粒子间两体和三体同时作用下二维凝聚体中孤子的特性. 结果发现,当凝聚体粒子间两体作用为排斥、三体作用为吸引时,凝聚体内会产生暗孤子环,且随着三体吸引作用的减弱,暗孤子环中心峰的高度逐渐降低,并当三体吸引作用消失时暗孤子环演化为一个完美的二维暗孤子. 当两体和三体作用均为排斥时,凝聚体中的暗孤子的宽度和幅度随着三体排斥作用的加强而减小,且当三体作用强度增加到与两体作用同一数量级时,凝聚体产生坍塌现象. 关键词: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两体和三体作用 暗孤子  相似文献   
986.
秦希峰  梁毅  王凤翔  李双  付刚  季艳菊 《物理学报》2011,60(6):66101-066101
用300—500 keV能量的铒(Er)离子注入碳化硅(6H-SiC)晶体中,利用卢瑟福背散射技术研究了剂量为5×1015 cm-2 的Er离子注入6H-SiC晶体的平均投影射程Rp和射程离散ΔRp,将测出的实验值和TRIM软件得到的理论模拟值进行了比较,发现Rp的实验值与理论值符合较好,ΔRp的实验值和理论值差别大一些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投影射程和射程离散 退火行为 卢瑟福背散射技术  相似文献   
987.
徐赞新  王钺  司洪波  冯振明 《物理学报》2011,60(4):40501-040501
移动通信应用为人类移动规律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城市手机用户的分布数据,研究城市移动人群的整体动力学行为. 借助随机矩阵理论的方法,通过比较移动人群数据与随机数据在互相关矩阵谱分布上的差异,发现移动人群数据互相关矩阵的相关系数均值、最大本征值及其对应的本征向量明显偏离于随机互相关矩阵的分布,指出这种差异体现了城市移动人群的整体行为特性,且这种差异在不同时间段也会有所不同. 研究结果体现出相关系数的均值和最大本征值的波动趋势,并指出本征向量成员权重的时空模式与城市移动人群整体行为特征的波动过 关键词: 随机矩阵理论 移动人群 宏观行为  相似文献   
988.
姬伟杰  童创明 《物理学报》2011,60(1):10301-010301
提出了快速计算二维导体粗糙面与面上金属目标复合散射的广义稀疏矩阵平面迭代及规范网格法(G-SMFSIA/CAG).推导了二维导体粗糙面与面上目标相互作用的耦合积分方程,用稀疏矩阵平面迭代及规范网格法(SMFSIA/CAG)求解粗糙面部分的表面积分方程,而用基于RWG基函数的矩量法(MOM)计算目标部分的表面积分方程,并通过更新方程的激励项迭代求解目标与粗糙面的相互耦合作用.结合Monte-Carlo方法产生具有PM(Pierson-Moskowitz)海浪谱的随机海洋粗糙面,数值分析了海面上不同形状导体目 关键词: 复合散射 广义稀疏矩阵平面迭代及规范网格法 随机海洋粗糙面 双站散射系数  相似文献   
989.
林敏  张美丽  黄咏梅 《物理学报》2011,60(8):80509-080509
分析了处于双稳系统中的布朗粒子与外界的周期性外力和热随机力的功、热交互作用,建立了基于Langevin方程的随机能量平衡方程.围绕着受周期力、随机力和阻尼力共同作用的Langevin方程,采用动力学和非平衡热力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以"力"为立足点转到以"能量"为研究核心,深入分析了布朗粒子沿单一轨线运动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和作功效率,揭示了双稳系统的随机能量共振现象. 关键词: 双稳系统 随机能量共振 作功效率  相似文献   
990.
李仁顺  周宇璐  张宝玲  邓爱红  侯氢 《物理学报》2011,60(4):46604-046604
以随机扩散理论为基础,研究该机理下材料中氦的热释放可能呈现的特征,考察了氦的初始深度分布和扩散系数等因素对氦的热释放率的影响;阐明了随机扩散模型下和脱附模型下的氦释放特征之异同;指出对实验观察到的热解析谱的分析应和基底中氦的深度分布的分析以及氦的聚集状态的分析相结合,才能对氦的热释放机理给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关键词: 随机扩散 热释放 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