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61篇
  免费   6365篇
  国内免费   8097篇
化学   8780篇
晶体学   223篇
力学   3093篇
综合类   1336篇
数学   16830篇
物理学   16661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873篇
  2022年   1003篇
  2021年   987篇
  2020年   694篇
  2019年   926篇
  2018年   522篇
  2017年   975篇
  2016年   986篇
  2015年   1139篇
  2014年   2102篇
  2013年   1533篇
  2012年   1807篇
  2011年   1940篇
  2010年   1925篇
  2009年   2034篇
  2008年   2566篇
  2007年   2123篇
  2006年   2233篇
  2005年   2264篇
  2004年   2162篇
  2003年   2021篇
  2002年   1778篇
  2001年   1605篇
  2000年   1425篇
  1999年   1253篇
  1998年   1004篇
  1997年   950篇
  1996年   943篇
  1995年   891篇
  1994年   786篇
  1993年   585篇
  1992年   589篇
  1991年   597篇
  1990年   524篇
  1989年   444篇
  1988年   183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酞菁氧钛/卟啉氧钒复合体系光导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酞菁氧钛(TiOPc)/卟啉氧钒(VOTPP)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相互作用,光致放电研究说明,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的贡献,XPS测试结果表明酞菁氧钛与卟啉氧钒分子之间存在着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光致激发状态下的电荷转移是协同增强效应的起因,这种协同增强效应为利用弱的电子给体与弱的受体复合体系设计新型光导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报道了以2′,7′-二氯荧光素(DCF)为指示剂,荧光法间接测定痕量酚的新方法。在0.5mol/LH2SO4介质中,Br-和BrO-3反应生成Br2,Br2与2′,7′-二氯荧光素反应,使2′7′-二氯荧光素荧光猝灭,当加入酚时,酚的溴代反应使体系荧光增强。pH4.0~6.0范围内,该体系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505nm,λem520nm。酚浓度在1.6~52n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6ng/L。本法选择性好,用于环境水样中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用数学期望方法研究了非线型共缩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并推导出重均分子量表达式,将3种特例的理论曲线与实验结果相比较,两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94.
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光诱导分解曾为许多工作者所注意。Walling和Gibian认为:以二苯酮为敏化剂时,BPO的敏化光解是通过三重态的能量转移过程。Encinas和Lissi则认为敏化是通过单重激发态使激发能转移至过氧化物基态的热振动态,从而导致过氧化物的分解。Tokumarur是最早提出过氧化苯甲酰光敏化诱导分解过程中存在着激基复合物(Exciplex)的可能性。最近他们又进一步研究以BPO为猝灭剂去猝  相似文献   
995.
A setup for recording surface tension curves at a mercury drop during potential scanning is designed based on photo-sensitive detection system. Surface tension spectrum at Hg drop can be recorded by voltammetric study. A Yb(III)-NO2-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 was used for characterization. The simple, sensitive technique can be expected to provide fresh information on molecular interactions at electrode surfaces.  相似文献   
996.
铅使ALA增多 ,ALA与γ 氨基丁酸 (GABA)化学结构相似 ,因而与GABA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 ,GABA位于中枢神经的突触前及突触后的线粒体中 ,因GABA的抑制而干扰神经系统功能 ,如意识、行为及神经效应等改变。铅还能对脑内儿茶酚胺代谢发生影响 ,使脑内和尿中高香草酸 (HVA)和香草扁桃酸 (VMA)显著增高 ,最终导致铅毒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铅毒性脑病在病理上表现为脑水肿、神经细胞弥漫性变性 ,此外尚可见小脑颗粒层细胞坏死、软脑膜小灶性出血。铅毒性周围神经病 ,最早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 (NCV)减慢 ,受损神经主要是神经细胞膜的改…  相似文献   
997.
研究吸附剂与吸附质的相互作用,对深入了解吸附质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机理,以及优化分离提纯物质的工艺条件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但目前在固-液吸附体系中,对吸附剂-吸附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只能用“强弱”表征相互作用的程度,定性分析吸附问题[1]。...  相似文献   
998.
高聚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等温DSC法测定结晶动力学参数在实验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些缺点可通过非等温DSC法来克服。本文基于上述观点介绍了高聚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并对影响动力学过程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讨论,对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最新情况及发展倾向,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9.
霍丽华  陈耐生 《结构化学》1996,15(2):150-153
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四核钼簇合物Mo4S4(μ-OAc)2(dtp)4在CH4CN,DMF,DMSO等溶剂中的氧化还原半波电位(E1/2),对其氧化还原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在CH3CN中存在一个单电子的氧化过程和二个单电子的还原过程,而在DMF和DMSO中只存二个单电子的还原过程,同时还探讨了溶剂的DN数对该簇合物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合成及表征了一系列以柔韧碳氢链相连不同长度的p/p型单核铁(Ⅲ)双卟啉配合物,以可见光谱首次观察到该系列配合物在氯仿溶液中开放式及闭合式构象的平衡,发现680nm处吸收峰强度与这种构象平衡有关,烷氧链越长,该吸收峰强度越大.利用该类配合物模拟了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对环己烷的羟化作用,催化结果表明,在以分子氧为氧源及还原剂存在的温和条件下,该类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单核铁卟啉(FeTPPCl),随着柔韧碳氢链长度的增加,双卟啉的催化活性依次增加.高的催化活性与双卟啉配合物在溶液中的构象平衡,即闭合式构象引起的立体位阻及电子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