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83篇 |
免费 | 1837篇 |
国内免费 | 85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50篇 |
晶体学 | 15篇 |
力学 | 1003篇 |
综合类 | 655篇 |
数学 | 7394篇 |
物理学 | 24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25篇 |
2023年 | 178篇 |
2022年 | 216篇 |
2021年 | 277篇 |
2020年 | 289篇 |
2019年 | 231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233篇 |
2016年 | 216篇 |
2015年 | 318篇 |
2014年 | 561篇 |
2013年 | 426篇 |
2012年 | 468篇 |
2011年 | 545篇 |
2010年 | 598篇 |
2009年 | 590篇 |
2008年 | 600篇 |
2007年 | 599篇 |
2006年 | 578篇 |
2005年 | 510篇 |
2004年 | 501篇 |
2003年 | 473篇 |
2002年 | 340篇 |
2001年 | 370篇 |
2000年 | 337篇 |
1999年 | 290篇 |
1998年 | 296篇 |
1997年 | 254篇 |
1996年 | 228篇 |
1995年 | 224篇 |
1994年 | 179篇 |
1993年 | 136篇 |
1992年 | 121篇 |
1991年 | 127篇 |
1990年 | 105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6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辛厚文 《化学物理学报(中文版)》2000,13(4):388-405
化学体系中随机共振现象的特性、机理、本质和应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前沿课题。综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线性化学实验室,在化学体系随机共振现象的理论研究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阐述化学体系随机共振现象研究中所提出来的若干重要问题:非均相化学体系中随机共振;化学体系中内信号随机共振;化学体系中多重随机共振;化学体系中随机共振的调制;化学体系中色噪声作用下的随机共振;化学体系中时空随机共振;耦合化学体系中随机共振;化学体系中双参量随机共振。 相似文献
73.
氯酚类化合物(CPs)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其中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等都具有较高的毒性,可以通过食物链转移、富集和放大,具有弱雌激素作用和改变酶功能作用,影响生殖发育,被美国环保局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1]。目前氯酚类化合物的测定主要采用衍生化气相色谱法[2]、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3]、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4]、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以及 相似文献
74.
针对一个用于图像加密的密码算法(ICBGCM)在已知图像条件下的安全性问题,给出了求解加密算法等效密钥的攻击算法.该算法基于ICBGCM算法所使用的广义混沌Cat映射的短周期性和仿射特性,在已知图像的条件下,通过求解两个线性无关的加密前后的图像像素灰度值点,获得广义混沌Cat映射的全部等效密钥参数.利用穷尽方法求出加密算法的其余等效密钥,给出了应用该算法的具体步骤,并分析了攻击算法的计算复杂性.所得结果证明了ICBGCM算法在已知图像攻击下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75.
侯杰昌;张贵付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8,(1):65-72
本文用期望脉冲和事件脉冲定义了描述脉冲的特征量:能量、时间重心和脉宽。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发现由事件脉冲定义的参量更能反映随机媒质中脉冲的性质。讨论了瞬时强度相关函数的算法,得到有关参量的部分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76.
77.
78.
高质量光学元件表面缺陷中存在一些深度较浅或者宽度较窄的划痕,在暗场成像检测中,该类划痕产生的散射光灰度值很低,甚至淹没在背景光中,很难被目视或常规机器视觉识别,造成划痕缺陷的漏检。针对该问题,以既有的疵病检测系统为基础,根据划痕灰度的等级特征,提出双阈值法分类处理划痕缺陷。在低阈值的弱划痕处理中,根据弱划痕和背景的频率特征以及空间对比度特征,设计了频域滤波及背景差分算法。通过空间域以及频率域的滤波处理,排除高频噪声以及高亮度噪声,根据几何特征等提取弱划痕图像中的复杂背景。经差分处理后,提取弱划痕并增强对比度,最后与正常灰度级划痕信息一同通过高阈值(正常阈值)进行后续划痕的特征提取,即得到所有的划痕信息,为划痕缺陷总长度计算以及最大长度的分级判定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避免了过低二值化阈值引入的背景等不规则噪声,使得划痕与背景的对比度大大增强。目前该算法已经应用于惯性约束聚变系统中大口径光学表面划痕的定量检测,并且使长度计量的准确度已提升到约80%。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