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2篇
  免费   767篇
  国内免费   412篇
化学   697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485篇
综合类   310篇
数学   1631篇
物理学   211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SMO-CDCI方法点群理论,特别是不可约张量方法,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发展以及简化概念与计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国外的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如G94)中,在后自洽场(opt-SCF)计算方面,很少用到对称约化.在文献中,只见有关hbeltah群(DZh与它的子群)对称约化用于组态相关计算的报导.由于多重耦合系数的计算复杂,蜕化不可约表示多体问题的对称约化难于得到解决.我们提出了一个统一与普遍的方法,它能解决所有分子体系多体相关的点群对称约化问题[‘-6],这个方法的核心是群对称轨道(SMO)概念的提出.SMO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72.
海洋生态系中NO的发现和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小型和大亚湾1~300 m3的大型海水池的海藻养殖生态系中, 随着浮游植物生长, 在达到最大值之前发现了一氧化氮(NO), 并测定了海洋生态系中NO的浓度值. 主要化学特征和规律是: (1) 对赤潮藻和非赤潮藻, 在生长曲线达最大值之前都可测出NO浓度; 在达到最大值之后, NO浓度迅速衰减; (2) NO浓度的时间变化曲线: 白天测得NO浓度大于黑夜(甚至可降低到测不出), 中午13~15时可测得NO(日)最大值; (3) 大亚湾天然海水藻池大约8~10 d(随天气条件而变)达藻类生长最大值, 之后逐渐衰减. 在藻生长5~7 d即可测得NO值; (4) 对实验室的赤潮异弯藻, 测得NO浓度10&;#8722;9 mol/L量级; 对大亚湾的混合藻(非赤潮藻)测得NO浓度约10&;#8722;9~10&;#8722;8 mol/L量级; 对旋链角毛藻NO浓度约为10&;#8722;8 mol/L量级. 与我们已报道的NO对非赤潮藻和赤潮藻的影响规律一致; (5) 讨论了光照条件对NO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青海柴达木地区植物白刺叶中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海柴达木地区分布有丰富的白刺植物资源。利用220FS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了该地区三种白刺叶片的Cu,Zn,Fe,Mn,Cr,Ni,Cd等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铬、 锰含量显著提高是青海柴达木地区植物白刺叶资源微量元素特征。这为柴达木地区白刺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高频超声应用中带无穷退化记忆项的Moore-Gibson-Thompson方程τu_(ttt)+α(x)u_(tt)-c^(2)Δu-bΔu_(t)+∫^(∞)_(0)g(s)div[a(x)▽u(t-s)]ds=0解的适定性和衰减速率,其中非负函数a(x)和α(x)是可退化的并满足a(x)+α(x)≥δ>0.该系统是由黏性热松弛流体中波传播模型的线性化而得到的.通过使用Faedo-Galerkin逼近和能量估计,证明了解的适定性.在适当的假设下,通过构造适当的李雅普诺夫泛函,建立了能量的指数或一般衰减结果.  相似文献   
75.
令X=(n1,n2,…,nt),Y=(m1,m2,…,mt)是两个t维递减序列.如果对所有的j,1≤j≤t,都有∑i=1~j、ni≥∑i=1~j mi以及∑i=1~t ni=∑i=1~t mi,则称X可盖Y,记作X■Y.如果X≠Y,则记作X■Y.本文考虑联图G(n1,n2,…,nt;a)=(Kn1n2∪…∪Knt)∨Ka的谱半径,这里n1+n2+…+nt+a=n,(n1,n  相似文献   
76.
跳高运动由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一系列动作组成,跳高运动轨迹是一个复杂的因果系统.在每一个时间节点,运动员的身体姿态符合一定的规律约束.研究建立了跳高运动过程中关键身体关节节点坐标依时间变化的离散过程模型,每个时刻的各关节点位置向量由给定的之前若干个时刻的运动员关节点位置决定.跳高运动员肢体的摆动、关节点位置的变化都对运动员位移有重要作用.运动员重要关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跳高运动轨迹难以刻画和预测.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图神经网络在时空特征刻画和预测上具有优势.基于时空图注意力网络结合长短时记忆网络、门控循环单元(STGAT-LSTM、STGAT-GRU)建立了具有空间位置约束的跳高运动员关节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模型,用于推算跳高运动员重心和关节点位置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跳高运动的过程,对于关节点位置的预测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研究所提出模型的预测效果比基线模型准确性提高了0.02-0.03米.研究给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跳高运动轨迹预测的可行解决方案,可作为跳高运动仿真和技术优化研究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7.
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黄芩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了黄芩特征图谱,通过鉴定特征峰的化学成分,共确定了11个共有特征峰,通过质谱鉴定出黄岑药材的8个成分,经对照品比对,指认出共有特征峰中的4个化学成分,分别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以及汉黄芩素。通过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可明确药材真伪,即“质”,结果显示各批次供试药材与黄芩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90;对内标成分“黄芩苷”进行准确定量,以内标成分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黄芩药材优劣,即“量”。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可为黄芩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神东煤液化残渣显微组分的特征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SU处理能力为0.1t/d的小型连续液化装置上对神东煤进行了加氢液化试验,对其液化残渣进行了显微光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液化过程中,原料煤中的壳质组和镜质组全部转化,惰质组部分转化,在残渣中可见未反应的惰质组,同时在残渣中出现中间相小球体和半焦等新生组分。矿物质大量富集,并基本保持煤中原有的形态特征。THF处理后残余惰质组反射率在2.0%~3.8%,略高于煤中高反射率惰质组反射率,煤中高反射率惰质组是残余惰质组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9.
从患香蕉花叶心腐病香蕉病叶分离的黄瓜花叶病毒中,发现一株新卫星RNA(定名为Ba-Sat)。以CMV卫星RNA两端保守序列为引物合成了Ba-Sat cDNA并将其克隆到载体pGEM7Zf(+)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a-Sat由390个核苷酸组成,其5′端、3′端各有一段序列与其它株系卫星RNA有很高的序列同源性,但其中间区域则无任何序列同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Ba-Sat的二级结构,并研究了Ba-Sat的生物学特征,实验结果证明Ba-Sat具有致弱卫星RNA的特性。  相似文献   
80.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FT-ICR-M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s of anhydroicaritin glycosides by the MS/MS experiments of anhydroicaritin glycosides and their methylated derivatives,With high accuracy FT-ICR-MS provides mu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FT-ICR-MS shows the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unknown compou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