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化学   3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5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二维平板可压缩边界层的二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二维可压缩边界层中应用Floquet分析,建立了控制次谐波稳定性的方程组,研究在二维可压缩边界层转捩过程中二维有限振幅的T-S波对三维线性小扰动的作用,并计算了来流马赫数对次谐波的产生和发展情况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二维和三维扰动波相互作用对二维可压缩流动边界层的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提出了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变软化分析的多标量连续损伤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含分层裂纹的复合材料层板的后屈曲损伤破坏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软化参数对损伤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应变软化使分层尖端的应力奇异性降低或消失。(2)应变软化参数影响极限损伤区的大小及其扩展速度,应力跌落使极限损伤加剧。(3)由于损伤的影响,裂尖的能量释放率受软化参数的影响出现波动,已难反映分层特征,可以根据损伤程度来判断分层的扩展。(4)分层上下表面的纤维方向影响损伤形式及其扩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再论压杆失稳与Lyapunov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进一步分析了弹性杆平衡的Euler稳定性和Lyapunov稳定性的概念和意义,指出了两的异同,表明不能用Euler稳定性的概念去理解弹性杆平衡的Lyapunov稳定性,并用例子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94.
采用适当分子量的低软化点聚碳硅烷(LPCS)和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TMDS)为原料,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高软化点聚碳硅烷(HPCS).研究了该反应的过程与特点,探讨了TMDS加入比例对产物特性的影响及其结构变化与可纺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反应初期首先形成含乙烯基侧基的悬挂式结构,并随着硅氢加成反应完成,在LPCS分子间形成Si—N—Si桥联式结构.通过控制TMDS的加入比例,可以调控桥联反应程度从而控制产物的分子量及软化点.控制TMDS/LPCS质量比为0.08,得到了软化点为244~278℃,Mn=2.5×103,分子量呈双峰分布且具有良好可纺性的聚碳硅烷,适用于制备高性能连续Si C纤维.  相似文献   
9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ZnWO4单晶上制备出透明的ZnO薄膜.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Z nO薄膜的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ZnO薄膜的形成经历了表面成核,晶粒长大和岛的形成三 个不同的阶段.由于ZnO晶核是在非平衡条件下生长的,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枝晶 生长和分形生长以及失稳分解. 关键词: 氧化锌薄膜 成核 枝晶生长 分形生长 失稳分解  相似文献   
96.
粉砂岩峰后破坏区应力脆性跌落的试验和本构方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粉砂岩试样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其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结果表明,岩样应力-应变曲线峰前(破坏前区)部分的力学性质较为稳定,其力学行为可用经典强度理论进行描述;应力-应变曲线峰后(破坏后区)部分,岩样处于非稳定状态,其力学行为难以用经典强度理论来描述,而脆塑性模型恰好可以描述试验岩样的应力非连续变化特征.岩石的应力脆性跌落是有条件发生的,应力脆性跌落系数是围压的函数,并给出应力脆性跌落系数与围压的关系.对完整岩样而言,使用弹性-线性软化-残余塑性三线性非理想脆塑性模型可以描述岩样的本构特征,而对含有节理岩样而言,采用双线性弹性-线性软化-残余塑性四线型非理想脆塑性模型与试验更为相符.  相似文献   
97.
王仁 《力学进展》2001,31(3):461-468
首先说明这篇文章不是关于此论题的一般综述,只是一些个人见解,同时介绍了在中国做过的一些工作,最近的综述请参阅Jones的文章   相似文献   
98.
反应扩散系统中螺旋波的失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欧阳颀 《物理》2001,30(1):30-36
文章以反应扩散系统为例,介绍了在可激发系统与振荡系统中螺旋波产生、发展、演化的一些基本性质及规律,并讨论了作者近年来对螺旋波的各种失稳途径、时空混沌的产生机理及螺旋波控制方面所做的实验与理论工作,重点讨论了两类螺旋波失稳现象:爱克豪斯失稳与多普勒失稳,两类失稳都使系统从有规律的螺旋波态变为时空混沌(缺陷湍流)态。  相似文献   
99.
Richtmyer-Meshkov失稳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五阶迎风紧致差分格式加群速度控制方法对激波与轻气体柱形界面的干扰问题进行直接数值模拟,并研究了涡量的产生及其发展和界面的变形,分析了柱形界面的失稳过程,得知在线性发展阶段,重气体以恒定的速度进入到轻气体中,并形成尖钉结构;在非线性发展阶段,在尖钉头部的两侧形成一对旋转方向相反的涡结构.同时证实了激波与界面的相互干扰有助于增加混合.并将所得的数值解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0.
圆形硐室岩爆机制及其突变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硐室岩爆机制是围岩中处于极限状态的塑性变形集中区承载能力下降时,其中完好岩体部分以弹性方式卸载,当后者释放的弹性能超过前者形变耗散的能量时便发生岩爆.以岩体等效应变为状态变量,建立了硐室岩爆的突变模型,给出岩爆释放地震能计算式.分析表明: 岩爆发生条件与岩体的升降模量比及岩体裂隙发育程度有关;对于特定冲击倾向的岩体,存在相应的临界软化区深度,当满足岩爆发生条件,且软化区深度达到临界深度时会发生岩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