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325篇
化学   257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156篇
综合类   180篇
数学   1782篇
物理学   93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full counting statistics of electron transport through two parallel quantum dots with antiparallel magnetic fluxes is investigated as a probe to detect the topological quantum-phase coherence (TQPC), which results in the characteristic oscillation of the zero-frequency cumulants including the shot noise and skewness. We show explicitly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cumulant spectrum-patterns induced by the topology change of electron path-loops while the pattern period, which depends only on the topology (or Chern number), is robust against the variation of Coulomb interaction and interdot coupling strengths. Most importantly 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on a new type of TQPC, which is generated by the two- particle interaction and does not exist in the single-particle wave function interference. Moreover, the accurately quantized peaks of Fano-factor spectrum, which characterize the super- and sub-Poissonian shot noises,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technical applications similar to the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相似文献   
992.
蒋经农  程新跃 《数学杂志》2014,34(5):863-870
本文研究了一类重要的形如F=α +εβ +β arctan(β/α) (ε为常数)的弱Berwald (α, β)-度量.利用S-曲率公式,获得了这类度量为弱Berwald度量的充要条件.并且还证明了F为具有标量旗曲率的弱Berwald度量当且仅当它们为Berwald度量且旗曲率消失.  相似文献   
993.
韩英波  冯书香 《数学杂志》2014,34(4):633-639
本文研究了双曲空间形式H~(n+1)(—1)中具有常平均曲率及两个离散主曲率(其中一个主曲率是1-重)的完备连通可定向的n-维超曲面M~n.利用活动标架,得到如果M~n的基本形式的模长满足刚性条件(1.3),那么M~n同构双曲柱面.  相似文献   
994.
程汉波 《数学通讯》2014,(7):121-123
恩格斯曾将数学凝练地概括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学科。可见,在许多数学问题中,都会含有常量、参量、变量等多个量(统称为数量),有时按照常规思维对这些数量主次性的区分往往使我们陷入繁难甚至无法解决的境地,但若变换角度,反客为主,往往能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The authors mainly study the generalized symplectic mean curvature flow in an almost Einstein surface, and prove that this flow has no type-I singularity. In the graph case, the global existence and convergence of the flow at infinity to a minimal surface with metric of the ambient space conformal to the original one are also proved.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研究两个迭代矩阵的渐近收敛率比较问题.基于K-非负矩阵理论,给出了关于两个K-弱分裂的比较定理,并指出这些结论是文献[Numer.Math.,2002,92(3):563-591]中相对应的结论的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用复合电沉积方法制备了(Ni-Mo)/TiO2薄膜电极,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相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在负偏压和可见光作用下,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薄膜的光电催化性能.采用电化学技术和向溶液中加入活性物种捕获剂的方法对薄膜光电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Ni-Mo)/TiO2薄膜是由粒径为50~100 nm的TiO2纳米粒子相和纳米晶Ni-Mo固溶体相构成的复合薄膜.薄膜具有较高的光电催化活性,在-0.4 V偏压和可见光照射下反应60 min,复合薄膜光电催化罗丹明B(c=5 mg/L)的降解率是多孔TiO2(P25)/ITO纳米薄膜的1.56倍.复合薄膜电极中Ni-Mo纳米晶合金对溶解氧和激发电子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是光电催化降解活性提高的重要原因.通过调节外加偏压,可以控制电极溶液界面间染料与活性氧化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是研究可见光催化降解反应历程的有效方法.在负偏压和可见光作用下,羟基自由基和染料正离子自由基对染料的光电催化降解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提出了一种采用菱形连杆组件作为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隔振器(下文简称菱形准零刚度隔振器)。通过静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菱形准零刚度隔振器数学模型,并与其他调节变量较少的隔振器模型进行了对比;以被测量曲线在隔振器平衡位置处的曲率作为评价参数,研究了负刚度机构几何参数对系统刚度、阻尼非线性的影响,推导了利用几何参数进行隔振优化的条件;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对隔振器在不同几何参数下的隔振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菱形准零刚度隔振器具有体积相对较小且非线性调节能力较好的特点,可通过调节杆长,或满足相关临界值条件时调节杆长偏差量(下文简称杆长差)对刚度及阻尼非线性特征进行优化;刚度与阻尼的非线性优化方向不同,但通常情况下,刚度非线性因素对隔振优化起主导作用;归一化振动相对位移小于0.1时,由刚度曲线曲率得到的临界值可以较好地作为杆长差参数的隔振优化调节依据。本文提出的非线性评价方法与几何非线性优化临界值计算方法,对于类似隔振器研究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需求、价格和风险厌恶等因素同时干扰时,构建数量折扣契约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寻找其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内在约束条件。根据显示原理,构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多因素干扰的CVaR模型并求解,然后用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供应商隐瞒生产成本信息会带来额外收益,但给零售商造成额外损失。价格随机与零售商厌恶风险的耦合作用是导致供应链上各决策变量发生分岔现象的内因,与信息是否对称无关。但信息不对称会损害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在分岔突变区域内供应链失调,在区域之外供应链协调。零售商风险中性的态度和提高信息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00.
加权l1最小化是稀疏优化的主流方法之一。本文对带非负约束的l0最小化问题与加权l1最小化问题的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加权l1最小化问题的约束矩阵和目标函数的系数是"s-权优"的定义,并通过该定义给出了加权l1最小化问题的解是带非负约束的l0最小化问题的解的条件。进一步,本文给出了"s-权优"的充分条件及其具体表示形式,并对其上下界进行了可计算的有效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