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3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556篇
化学   1940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145篇
综合类   164篇
数学   2791篇
物理学   198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以自制的4,4',4',4''-四特丁基酞菁钴(II)为原料合成二氯4,4',4',4''-四特丁基酞菁钴(III)。以此为载体制备PVC膜电极。该电极的电位选择性次序明显不同于Hofmeister次序, 其最佳 响应斜率为-52mV/pNO2^-, 线性范围为3×10^-^5~1×10^-^1mol.dm^-^3NaNO2。通过改变配合物轴向的配位阴离子, 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电极的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3.
微加工薄膜变形镜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测量微加工薄膜变形镜驱动器的面形影响函数,分析了驱动器的电压-位移函数和驱动器之间的线性叠加性;通过对连续面形变形镜拟合像差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微加工薄膜变形镜电压解耦模型。分析了对前36阶Zernike模式的拟合残差和拟合能力,指出微加工薄膜变形镜仅可用来拟合低级像差并且有较大的拟合能力和较小的拟合残差,而不能拟合高级像差。  相似文献   
94.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做好本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物理课生动、形象、直观、有趣有重要意义,是上好大气压强课成败的关键.通过课堂或课后的探究、启发、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5.
大学物理实验考核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实验分析能力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化学分析计量》2007,16(4):46-46
不久前,荷兰研究人员制造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超导量子干涉仪,可以用来提高未来量子干涉仪显微镜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97.
一种结合了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TBAC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特点的新型访问控制模型-T-RBAC.该模型采用了以任务为中心的"用户-角色-任务-权限"的四级访问控制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工作流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此外,在新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描述约束机制的语言ETCL,该语言在RCL2000的基础上扩充了时间特性和任务的概念,使新模型具备了较完整的约束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98.
99.
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高活性,高选择性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在140℃、5.0Mpa氢压下,苯转化40%时,环己烯选择性达到85%左右。环己烯最高收率达到52.1%,用XRD、SEM、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摧化剂进行表征,XRD和SEM测试表明,RU-U-B/ZRO2属于非晶态,活性组分高度分散,XRD结果证实,在加氢过程中,非晶分解,RU晶化;温度愈高,RU晶化愈快,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与RU微晶的粒径有关,RU微晶粒径应控制在5nm左右,BET比表面积测定表明,ZRO2的负载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有利于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并可阻止RU微晶的长大,讨论了B和ZRO2对提高选择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H4SiMo12—nWnO40/SiO2的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合成H4SiMo12-nWnO40(n=0,6,12)的SiO2负载样品,XRD、TEM、LRS测定结果表明杂多酸在低负载量时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但仍保持Keggin 单元结构,然后随负载量的增加逐渐聚集成较大的晶粒。XPS结果显示杂多酸同载体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但负载化对杂多酸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负载化使杂多酸在载体表面分散而提高其对异丙醇脱水的催化能力,当杂多酸在载体表面聚集形成较大晶粒后活性不再上升。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负载样品同时具有B酸和L酸中心,异丙醇脱水催化反应发生在B酸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