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17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342篇
物理学   1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什么是珠心算?全称珠算式心算,以珠算作为基本模式,在大脑中按珠算的基本原理进行的运算。通俗地说就是大脑里打算盘。因而,珠心算属于形象心算.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儿童通过实际的珠算操作,就可以逐步导入与掌握。  相似文献   
152.
以规则空间模型为指导,以电化学基础内容为载体,从知识内容属性和过程属性2个维度构建电化学基础认知属性模型,开展化学学科的认知诊断研究。研究发现电化学基础认知属性模型合理;规则空间模型在电化学基础概念理解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81%的被试群体可归入18种理想反应模型,可有效指导个体和班级开展补救性教学。  相似文献   
153.
教育心理学家格里诺曾提出“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课堂是认知交流活动的殿堂,教学可以看作是许多情境构成的序列.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的情境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充分暴露数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召唤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再发现和自主构建.如果不注意情境的创设,影响学生的不只是知识的获取,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4.
为了弄清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对行人过街的影响机理,应用穿越间隙理论,分析行人穿越机动车的分布规律,并推导了行人过街时间模型公式,通过定量分析及模型算例,找出了行人过街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定量关系,模型精度基本满足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为信号交叉口的信号设计,特别是行人专用信号相位的设置、分析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5.
《数学大王》2011,(4):36-36
考验13 杨源是某公司的一名职员.公司近期在搞一个重大项目,可是经理对项目作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6.
夏国坤  李伟  王霞 《大学数学》2012,(5):133-135
所谓微积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类的基本认知规律“用‘已知’解决‘未知”’在解决变量数学时的具体体现;用微积分的思想来指导微积分的教学,能使学生站在一个高的层次,高瞻远瞩的看问题,因此,学点“思想”甚至比多学点知识都更为重要,但是,要使广大教师能在教学中揭示、介绍学科的“思想”,就必须将其融入到教材之中。  相似文献   
157.
分析学生如何应对与自己观念相冲突的理论和实验证据对于理解学生物理观念的学习非常重要.通过设计有层次性的研究工具,让学生经过“陈述模型”“评价理论”和“评价实验”3个阶段的测评.  相似文献   
158.
通过举例讨论了如何处理某些中学阶段难以完美解释的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前后测的方法研究了高二学生对电源初学前后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0.
本文贯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要求,承接以“ETA物理认知模型”[1]为基础的“科学认知能力培养”等课程思政观点,探讨一线教师如何进一步认识物理教学与“三观”培养的关系,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融入思政内容、实现思政目标的具体方略等问题。第一部分,主要从物理学的特点出发,探讨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任务和要求的总体思路和逻辑路径。第二部分,主要结合案例(或相关内容提示),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法论三个维度论述和提出了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唯物辩证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和强化科学精神,以及深入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论)的内容、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