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2篇
  免费   1135篇
  国内免费   1937篇
化学   3029篇
晶体学   69篇
力学   1211篇
综合类   201篇
数学   1714篇
物理学   3330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The use of the revers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RATRP) to end-functionalize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with fullerenes, e.g. C60 and C70 wa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Cl-terrninated PMMA was prepared via RATRP with designed molecular weight and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s, and then directly used to react with fullerenes to produce C60(C70) terminated PMMA polymers in the presence of CuBr/Cu/bipy or FeCl2/bipy catalysts. The resultant polymers exhibit good solubility in some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e.g. THF, CHCl3 and toluene, and were well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a variety of physical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22.
《材料表面与界面》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方向的限选课。本课程对于学生奠定学科基础、培养学生对复合材料方向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笔者以"提升教学魅力,打造一门好课"为改革目标,充分贯彻了"教学内容是教学魅力的根本,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将教学内容高效转化为教学魅力的催化剂"这一指导思想,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改革。从教学反馈看,这些改革措施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3.
β-环糊精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β-环糊精与十一烷基酰胺甲酸钠(C11H23CONHCOONa,SF)两性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SF的表面张力值(β)及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加入β-CD后增加,β-CD浓度越大,γ和cmc*增加越多,且SF的cmc*与β-CD浓度存在线性关系,随温度的升高,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值降低,意味着它们的表面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利用表面张力测定了β-CD-SF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包结形成常数Ka,进而求得了包结过程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该过程是焓和熵均有利的过程,进一步说明疏水作用是形成包结物最重要的的作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24.
光同时诱导水中Cr(Ⅵ)的还原与橙黄Ⅱ的氧化;染料;橙黄Ⅱ;Cr(Ⅵ);光还原;光降解  相似文献   
125.
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与有机显色剂客体包结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β-环糊精与环氧氯丙烷交联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聚合树脂,它保留了β-环糊精所原有的与有机疏水基团形成包结物的特性,与一系列含有芳得环的有机显色剂配体(如吡啶偶氮染料,变色酸双偶氮试剂,三苯甲烷类碱性与酸性染料以及杂氧蒽酮类试剂等)均可形成相应的包结配合物,着重研究了有关包结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影响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包结物分离富集痕量金属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6.
Nd-Fe-B磁体烧结过程晶粒长大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量描述了Nd-Fe-B磁体烧结过程晶粒长大行为,分析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合金粉末粒度及其分布对烧结过程晶粒长大的影响,讨论了烧结过程晶粒长大机制。在Nd-Fe-B磁体烧结过程开始之后的0—1h时间区段,晶粒长大迅速;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晶粒长大速度减小。合金粉末平均粒度增大,或者合金粉末粒度分布范围增宽,显著促进Nd-Fe-B磁体烧结过程中晶粒的长大。在Nd-Fe-B磁体的烧结过程中,存在两类晶粒长大机制,即Nd2Fe14B颗粒的溶解与析出、Nd2Fe14B颗粒的并合与长大。Nd2Fe14B颗粒的并合与长大不仅使磁体的平均晶粒尺寸增大,也使晶粒尺寸分布范围增宽,是烧结Nd-Fe-B磁体显微组织中出现异常大晶粒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7.
李丽萍  张璐 《化学教育》2019,40(10):6-11
从通识教育的时代要求和化学的学科地位出发,首先讨论了在化学类通识课程建设中引入跨学科视角的意义和可操作性。随后以通识课"化学与社会"的建设为例,系统地分享了引入跨学科视角后的课程设计理念和内容框架建设,通过课堂实施方案的论述和特色实例的分享总结了课程实施经验,并以学生访谈资料分析讨论了课程取得的效果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以期为跨学科理念在化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转化和落地开拓思路、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8.
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和金属配位中心,一直以来被视为能源领域的潜在电极材料。传统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电导率低,因此,如何设计并合成具有一定导电性的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满足能源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材料电学性质的要求,成为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本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导电二维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的设计思路及电导率测量方法,并对这类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源转化及存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二维高导电配位聚合物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9.
环糊精及其包结物的电化学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淑琴  刘志敏 《电化学》1996,2(4):430-434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环糊精及其包结物的电化学研究及应用,同时介绍了我们实验室开展的关于环糊精电化学研究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30.
八元瓜环与啡咯啉及其衍生物主客体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法, 对八元瓜环与多种啡咯啉及衍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主客体配合物实体的结构进行了考察. 研究结果显示, 1,10-啡咯啉及其异构体1,7-啡咯啉、4,7-啡咯啉的盐酸盐“钻”进八元瓜环内腔, 形成2︰1自组装主客体包结物; 2,9二甲基-1,10-啡咯啉的盐酸盐部分进入八元瓜环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主客体配合物; 而4,7-二甲基-1,10-啡咯啉、3,4,7,8-四甲基-1,10-啡咯啉以两种不同的π-π堆砌方式部分进入八元瓜环内腔, 形成包结比也是2︰1的两种较稳定的自组装主客体配合物异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