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篇 |
免费 | 89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57篇 |
晶体学 | 4篇 |
力学 | 30篇 |
综合类 | 26篇 |
数学 | 152篇 |
物理学 | 2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位于美国华盛顿洲的Carnegie研究所的A.Goncharov教授的他的合作者美国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的J.Crowhurst教授共同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许多种类的双原子分子,例如氢、氘和氮等挤压人一个菱形的砧格内,然后观察它们在高温高压下的行为.在实验中他们不断地改变温度与压强这两个参数,使分子样品常常可以从流体转变为晶体,或者反过来从晶体变为流体,甚至于让整个分子解体.他们的具体实验手段是利用近红外激光对样品加热,再利用拉曼光谱仪来测定分子在各种条件下的量子振动激发态,并细缄地记录下各条谱线的频率与伸缩模的线宽。 相似文献
23.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的作用过程。探讨了不同入射能量对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相互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碳原子与碳氢薄膜作用会在表面形成碳薄膜。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碳薄膜厚度变薄。在碳薄膜中碳原子的成键形式主要为Csp2-Csp2和Csp2-Csp3,随入射能量的增加,碳原子键价结合形式从Csp2-Csp2向Csp2-Csp3转化。 相似文献
24.
25.
本文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的性质,并依据科研生产单位中职工继续教育的情况和特点,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在科研生产单位中职工继续教育(再培训)的模式、实施原则、运作方式以及继续教育(再培训)成果的推广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6.
企业合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呈现出更多的模糊特征,能否形成稳定的模糊合作格局及持续合作的收益再分配策略成为合作联盟的关注点。将广义模糊超量博弈和模糊凸博弈及其广义解集应用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联盟合作与收益再分配中,提出最大广义模糊超量博弈模型及其广义模糊谈判集,并基于最大广义模糊超量博弈均衡性的视角,对模糊凸博弈下广义模糊谈判集与核心的等价性质进行论证。研究结果不仅满足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合作企业以部分资源参与合作的意愿,及企业联盟模糊凸合作博弈下再分配方案等价性证明需求,而且实现了保留部分收益用于联盟再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7.
利用荧光显微镜研究了极端pH值诱导支撑磷脂双层膜的侧向再组织.结果表明,在强酸/强碱性溶液中,流动性较好的二油酰磷脂酰胆碱支撑膜出现破裂、分离、出芽或生出微管等与细胞内吞和外排相似的现象.基于极性分子与H+/H3O+或OH-的相互作用,以电中性的磷脂首基为核吸附溶液中的H+/H3O+或OH-.当磷脂膜上下叶吸附的电荷量不同时,引起两叶有效面积差,即磷脂膜曲率不对称,从而诱发磷脂膜出现各种结构和动力学的响应.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极端环境对生物膜的影响,为研究生物膜的形变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本文提出了一种OTEC(OTEC,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增温再热朗肯动力循环,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提升热源品质,在热力循环中创造一个相对高温区,与表层温海水共同对朗肯循环的湿工质进行过热,保证了透平出口干度,提升了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实现了单一热源下的梯级加热和能级匹配,系统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论文构建了OTEC增温再热朗肯动力循环热力学模型,对比了增温再热朗肯动力循环与传统循环的热力性能,并分析了热泵子循环的最佳增温温度。结果表明:增温再热的效果与OTEC循环工质有较大关联,且存在最佳增温温度;对于采用R134A等近似等熵工质的OTEC循环,增温再热的热力性能提升不明显;而对于CO2等工作在亚临界区间的工质而言,增温再热可使热效率提升19.63%41.71%;对于NH3等过热需求较大工质而言,增温再热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其中NH3工质的提升幅度最高,最佳增温温度为42.5°C,OTEC循环热效率可由2.34%提升至4.25%,升幅达84.45%。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