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   44篇
力学   190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39篇
物理学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Y2O3质点对β—NiAl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复合电沉积及粉末包装扩散渗铝技术获得了含Y_2O_3、质点的β-NiAl型新涂层,并研究了Y_2O_3、质点及其含量对涂层1100℃的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Y_2O_3质点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了涂层的氧化速率,提高了氧化膜的抗剥落能力。实验范围内的Y_2O_3含量对涂层氧化速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通过改变涂层/氧化膜界面处氧化膜的形态可以对氧化膜的粘附性产生影响。向涂层内突出生长的针状氧化膜具有更显著的钉扎作用。复合电沉积层中弥散分布的Y_2O_3质点在渗铝过程中部分产生聚集,在制备出的复合铝化物涂层的基体/涂层界面附近形成了明显的Y_2O_3聚集层,在氧化过程中有效地抑制了涂层的退化。  相似文献   
12.
Densities,ρ, ultrasonic speeds, u, viscosities,η, and refractive indices, n, of pure benzene, benzyl alcohol (BA), benzonitrile (BN), benzoyl chloride (BC), chlorobenzene (CB) and their thirty six binary mixtures, with benzene as common component, were measured at 303.15 K over the entire mole fraction range. From these experimental data the values of deviations in ultrasonic speed, △u, isentropic compressibility, △ks,excess acoustic impedance, ZE, deviation in viscosity, Dh, and excess Gibbs free energy of activation of viscous flow, G*E, and partial molar isentropic compressibility, Kφ,20 of BA, BN, BC and CB in benzene were computed. The variation of these derived functions with composition of the mixtures suggested the increased cohesion (molecular order) in the solution and that interaction (A-B)>(A-A) or (B-B).Moreover,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ultrasonic speed, viscosity and refractive index of all the four binary mixtures was made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and semi-empirical relations by using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the pure components. 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was made in order to assess the suitability of these relations in reproducing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u, η and n. Also, molecular radii of pure liquids and the average molecular radii of binary mixture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refractive indices of pure liquids and binary mixtures. The average molecular radii of binary mixtures were found to be additive with respect to mole fraction of the pure component.  相似文献   
13.
The diffusivity and viscosity of water confined in micropores were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The effects of pore width and density were analyzed at pore widths from 0.9 to 2.6nm. The diffusivity in micropore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bulk, and it decreases as pore width decreases and as density increases. But the viscosity in micropores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bulk, and it increases as pore width decreases and as density increases. The diffusivity in channel parallel direction i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at in channel perpendicular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4.
郭科  王涛  张有才 《运筹学学报》2010,24(3):127-140
黏性逼近方法在非扩张映射不动点问题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出了一类广义黏性逼近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作为应用,将所得的收敛性结果应用于求解约束凸优化问题与双层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利娟 《应用数学》2015,28(3):646-661
本文利用Green函数的方法得到两维的粘性浅水波方程解的逐点估计.解的逐点估计不仅形象地体现了惠更斯原理的内容,而且还能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方程解的结构和衰减速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一维有界区间上粘性依赖于密度且具有奇性、初始允许真空的可压缩非牛顿流.通过正则化奇性项以及逐步迭代构造初边值问题的逼近解,对逼近解取极限得到其局部强解的存在唯一性,进一步推广了相关文献中关于非牛顿流解的存在性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刘树君 《数学学报》2021,(2):255-260
非等熵气体动力学系统Cauchy问题弱解全局存在性有两个公开问题:一个是包含真空的小初值问题,另一个是任意大初值问题.本文通过引入一个放缩框架证明了上述两个问题的等价性,即对于粘性消失解,其包含真空小初值问题的一致BV估计蕴含着任意大初值问题弱解的全局存在性.该放缩框架对大多数具有物理背景的双曲守恒律系统亦成立.  相似文献   
18.
史济斌  刘国杰 《化学学报》1993,51(6):521-526
本文将Eyring的液体粘性流动分子模型推广到了液体混合物,并用热力学方法导出一个无限稀释溶液中溶质的的放散系数与溶剂内压间的关系式.推导表明,扩散所需的空穴大小适为一个溶质分子所占液体的体积.扩散的活化能不仅取决于溶剂对溶质分子的作用能,而且还与在溶剂中形成空穴的难易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驱油体系化学剂间相互作用对界面吸附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界面张力弛豫技术研究了不对称Gemini表面活性剂C12COONa-p-C9SO3Na、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Mo-4000、疏水缔合水溶性聚丙烯酰胺(HMPAM)等驱油体系化学剂在癸烷/水界面上的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不同离子强度、不同类型电解质对体系界面流变性质的影响,计算得到界面扩张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的全频率谱,并通过归一化方法(cole-cole图)探讨了界面吸附膜的弛豫过程。研究发现,界面膜内分子重排和界面与体相间分子扩散交换是影响膜性质的主要弛豫过程。表面活性剂体相浓度增大有利于界面分子重排过程,而低频有利于扩散交换过程;不同结构聚合物以及不同离子强度、不同类型电解质对表面活性剂吸附膜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界面张力弛豫法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原油活性组分在正癸烷-水界面上的扩张粘弹性质,阐述了界面扩张模量的弹性和粘性随扩张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原油活性组分分子量的增大,极限扩张粘度明显增大,而极限扩张弹性逐渐增大;当分子量大于某一数值后,极限扩张弹性变化不明显.对界面张力弛豫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的参数表明,界面上和界面附近的微观弛豫过程的数目随原油活性组分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弛豫过程的特征频率也呈规律性变化.不同原油活性组分的界面扩张粘弹性质可从其不同特征的微观弛豫过程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