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68篇 |
免费 | 2271篇 |
国内免费 | 241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509篇 |
晶体学 | 191篇 |
力学 | 317篇 |
综合类 | 157篇 |
数学 | 539篇 |
物理学 | 53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9篇 |
2024年 | 160篇 |
2023年 | 181篇 |
2022年 | 287篇 |
2021年 | 283篇 |
2020年 | 234篇 |
2019年 | 192篇 |
2018年 | 219篇 |
2017年 | 279篇 |
2016年 | 274篇 |
2015年 | 332篇 |
2014年 | 574篇 |
2013年 | 539篇 |
2012年 | 503篇 |
2011年 | 591篇 |
2010年 | 546篇 |
2009年 | 626篇 |
2008年 | 592篇 |
2007年 | 469篇 |
2006年 | 481篇 |
2005年 | 426篇 |
2004年 | 411篇 |
2003年 | 283篇 |
2002年 | 246篇 |
2001年 | 210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131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OCM)是天然气直接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该反应通过甲烷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步将甲烷直接转化为乙烯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避免了涉及高能耗过程的合成气间接路径,不仅有可能减少中间副产物的生成,还有可能大大提升整个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因此,研究OCM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氧化镧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产物选择性和热稳定性,但在OCM反应中产品收率仍未能达到工业应用的要求,因而近几十年来高效OCM催化剂的研发一直是研究热点.实验发现,锶掺杂氧化镧催化剂具有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主要表现在具有比纯氧化镧催化剂更高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但对于锶掺杂的影响机制仍然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普遍认为,甲烷活化是OCM反应的第一步,也是决速步,这主要是由于C?H键活化需要越过很高的能垒,因此往往需要很高的温度.本文主要采用团簇模型,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来研究OCM反应中锶掺杂对氧化镧催化剂上甲烷活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本文构建了八种锶掺杂的氧化镧团簇作为该催化剂模型,可分为没有自由基性质的团簇(LaSrO2(OH),La2SrO4,La3SrO5(OH),La5SrO8(OH))和具有自由基性质的团簇(LaSrO3,La2SrO4(OH),La3SrO6,La5SrO9).我们计算了甲烷在这些锶掺杂氧化镧团簇上Sr?O和La?O酸碱对位点以及氧自由基活性位点上的活化机制,以研究锶掺杂对OCM反应活性的影响,并与我们前期计算的纯氧化镧团簇上甲烷活化性能进行了对比.通过计算甲烷在不同锶掺杂氧化镧团簇上的物理和化学吸附能、活化能垒以及甲基自由基的脱附能,发现锶掺杂氧化镧团簇上的甲烷活化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要比纯氧化镧团簇上更为有利.对于具有相同金属原子数目的团簇,甲烷在La?O上活化的能垒大小为:化学计量比的La?Sr?O团簇<非化学计量比的La?Sr?O团簇<化学计量比的La?O团簇;而甲烷在Sr?O上活化的能垒大小依次是:化学计量比的La?Sr?O团簇<非化学计量比的La?Sr?O团簇.给定一个锶掺杂氧化镧团簇,甲烷在不同活化位点上的活化能垒大小通常是:O·<相似文献
54.
55.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density of states (DOS), and projected density of states (PDOS) analysis of thiocarbamide hydrochloride are reported. Calculations of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fully self-consistent pseudopotential method using DFT. The results show that near the Fermi level, more prominent densities of states are seen between -8 eV and -6 eV in the valence band mainly due to the Cl-3p, N-2p and S-3p orbitals. 相似文献
5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M06,±(M=Os,Ir,Pt)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得出各团簇的最稳定构型,并对其能量、振动频率、热力学性质、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极化率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M06,±(M=Os,Ir)团簇的基态都是三棱柱结构,Pt-6团簇的基态是平面三角形结构;M06,±(M=Os,Ir,Pt)团簇生成焓都为负值,热力学上是稳定的;NICS值都为负值,表明M06,±(M=Os,Ir,Pt)团簇都具有芳香性,其中Os6-团簇的芳香性最强;从光谱分析来看,Os6的IR和Raman谱的较强吸收峰的个数最多,Ir6的IR和Raman谱的最强吸收峰都只有一个,IR最强吸收峰在137.O和143.5 cm-1之间,Raman谱最强的吸收峰位于169.5 cm-1处;Pt6的IR和Raman谱的最强吸收峰分别位于50.2和194.7 cm-1处. 相似文献
57.
58.
烃基酚类化合物对四膜虫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B3LYP/6-311G*水平上全优化计算了41个烃基苯酚的量子化学参数,连同取代烃基位置编码参数共同表征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的模型变量选择方法(VSMP)选择描述子最佳子集,建立了偶极距(μ)和分子平均极化率(α)与烃基苯酚对梨形四膜虫水生毒性pIGC50 两变量线性QSA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为0.9434,均方根误差RMSE为0.2548,LOO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为0.9170,均方根误差RMSV为0.3066;为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将41个样本分作了奇数集和偶数集,分别建立了模型,并用y-Randomization方法对全部样本、奇数集和偶数集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建立的奇数集和偶数集模型均满足Tropsha研究小组建议的预测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59.
60.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上对C40X2(X=H,F,Cl,Br)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40X2(X=H,F,Cl,Br)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卤化衍生物的稳定性随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最有利的衍生化方式是1-4加成,1-2与1-4加成的卤化和氢化衍生物在所研究的分子中较为稳定.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富勒烯衍生物的衍生化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