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199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徐燕  梁敬钰  邹忠梅  杨峻山 《化学学报》2008,66(10):1235-1238
玉米须是我国传统中药,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为了寻找玉米须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对玉米须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一个新黄酮1和两个尿素苷23. 应用多种波谱学方法(1H NMR, 13C NMR, HSQC, HMBC, 1H-1H COSY, ESI-MS等), 确定了3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鉴定为6-乙酰基-木犀草素; 化合物23是两个新的天然产物, 分别鉴定为鼠李糖尿素苷和1,3-二鼠李糖尿素苷. 首次对两个新天然产物的氢谱和碳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52.
将Taqman微流控芯片技术应用于实时荧光PCR平台的转基因玉米17种品系高通量检测。在一次PCR扩增过程中,以2个玉米内源基因(hmgA基因、adh1基因)和1个上样控制基因(18S基因)为内参照,可同时完成17种转基因玉米品系(TC1507、NK603、MON87640、MON863、MON810、MIR162、GA21、DAS40278、BT176、BT11、98140、59122、3272、MON89034、MIR604、MON88017、T25)的单孔单重扩增的并行检测,检出限可达10~20 copies。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金标准"单一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结果完全吻合,具有可多样品、多靶标平行检测的优势,为转基因产品多品系混杂鉴定检测提供了高效、快速的方法。采用本方法,从16批进境的实用玉米中检出9批转基因玉米样品,且发现其中不同程度的混杂含有1~8种品系。本方法可用于口岸进境实用农产品中多品系混杂转基因的高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3.
为探讨不同热裂解温度下ZSM-5对玉米秸秆催化热裂解特性及烃类选择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TGA对比有无ZSM-5时玉米秸秆的热裂解失重曲线,利用Py-GC/MS对比玉米秸秆在450、500、550和600℃下的热裂解和催化热裂解产物分布。结果表明,ZSM-5的使用可以降低玉米秸秆最高分解速率时对应的热裂解温度,降低温度为23℃。未使用ZSM-5时,热裂解产物种类以及烃类选择性均随热裂解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在600℃时,烃类选择性达到最高,为11.33%;使用ZSM-5后,烃类产率随热裂解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在550℃时,烃类选择性达到最高,为29.24%。使用ZSM-5后,玉米秸秆催化热裂解主要产物中出现了甲苯、茚、萘、二甲基萘等烃类,甲苯的最高产率为4.76%,萘的最高产率为3.96%。  相似文献   
154.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及其5种代谢产物(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酮)残留量。在样品中加入4种同位素内标(13C18–玉米赤霉烯酮,D7–α-玉米赤霉烯醇,D7–β-玉米赤霉烯醇,D5–α-玉米赤霉醇)后,经β-葡萄糖苷酶/硫酸酯酶酶解,用叔丁基甲基醚萃取,取上清液氮吹至近干后用三氯甲烷复溶,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反向萃取,以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H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产物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方法的检出限为0.04~0.13μg/kg,定量限为0.11~0.43μg/kg。在1.0、4.0、10.0μg/kg三种加标浓度水平下,回收率为77.7%~105.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8%~9.8%(n=6)。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5.
本文以(-)-莰垸-2,10-磺内酰胺(2)为原料经六步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米象虫和玉米象虫聚集信息素(4S,5R)-Sitophilure,两个手性中心是由N-丙酰基-莰烷-2,10-磺内酰胺(3)与丙醛进行的不对称顺式醛醇缩合反应一次性引入的。该全合成的对映异构体纯度可达96%e.e。  相似文献   
156.
A new β-resorcylic macrolide, 5'-hydroxyzearalenol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culture broth of a marine-derived fungus Fusarium sp. 05ABR26. Three known compounds, zearalenone (2), 8'-hydroxyzearalenone (3) and zearalenol (4) were also isolated. The structure and relative stereochemistry of 1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dat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data. Compound 2 displayed potent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Pyricularia oryzae with a MIC value of 6.25 μg/mL, while compound 3 was much less active; however, 1 and 4 showed no obvious activity.  相似文献   
157.
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RAPD技术,对吉林省主推6个玉米杂交种及其父母本的指纹图谱进行鉴别.在30个随机引物中选出扩增效果明显、特异性高的引物R1和R2并对18份材料进行基因图谱的分析,图谱差异显著、易于区分,说明RAPD技术可用于玉米品种鉴定和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58.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燃料乙醇产业现状.结合我国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燃料乙醇装置,重点介绍了我国目前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特点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本文从提高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寻找廉价非粮原料和开发新生产工艺等几个方面,对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9.
HPLC法检测玉米中痕量单端孢霉烯属族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酞内酰胺苯甲酰氨(4-(2-phthalimidy1)benzoy1 chloride,简称PIB-CI)为衍生试剂,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分析单端孢霉烯属族毒素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新方法,对衍生反应条件,衍生物分离及定量检测条件都进行了研究,衍生物用ODS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λ=300nm)乙腈+水(58+42V+V)作流动相,检出限为6pmol。用于分析玉米中的痕量DON,简化了样品处  相似文献   
160.
建立了玉米中扑灭津、莠去津、敌草净、特丁通等22种三嗪类除草剂多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为提取剂,经高速匀浆方法提取并浓缩后,以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剂(EMR-Lipid)净化,除去了样品中的脂质,有效地降低了样品中的复杂基质所带来的背景干扰,净化液再经增强型脂质去除萃取剂(EMR-Polish)盐析萃取,以 Kinetex XB-C18柱为分离柱,用乙腈和0.1%甲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多反应模式监测,超快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 MS)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加标水平为5,10和20μg/ kg 时,22种农药的回收率为72%~1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22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16~1.8μg/ kg,在1.0~50μg/ 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3)。本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准确测定玉米中22种三嗪类除草剂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