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27篇
  免费   2608篇
  国内免费   1791篇
化学   2365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1849篇
综合类   943篇
数学   13569篇
物理学   7748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495篇
  2022年   622篇
  2021年   552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459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651篇
  2014年   1384篇
  2013年   1010篇
  2012年   1769篇
  2011年   1819篇
  2010年   1388篇
  2009年   1374篇
  2008年   1768篇
  2007年   1230篇
  2006年   1050篇
  2005年   1217篇
  2004年   978篇
  2003年   1074篇
  2002年   871篇
  2001年   834篇
  2000年   626篇
  1999年   487篇
  1998年   431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41.
亮点介绍     
《有机化学》2013,(4):866-868
Fischer吲哚合成法区域选择性问题的解决方案Angew.Chem.Int.Ed.2013,52,1266~1269 Fischer吲哚合成法不仅是吲哚合成史上的里程碑,它在整个有机化学发展史中也是经典之作.虽然过去一个多世纪有机化学界对Fischer吲哚合成法有无数的研究、应用及拓展,但它源于非对称酮底物所产生的区域选择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好的解决,这大大制约了该方法在复杂分子结构合成中的应用.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梁广鑫课题组利用苯肼和烯基卤化物偶联选择性生成[3,3]重排反应前体的策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该反应很强的官能团耐受力使反应吲哚化后形成的亚胺中间体可以被底物中亲核性的官能团捕获而一步构筑含有季碳手性中心的复杂环系,使Fischer吲哚合成法在吲哚生物碱全合成中的应用前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相似文献   
942.
A new complex [Co(4,4'-bpy)2(H2O)2(4-FBA)2]·(4,4'-bpy)(1)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using cobalt,4,4'-bipyridyl(4,4'-bpy) and 4-fluorobenzoic acid(4-HFBA),and characterized by thermal analysis,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y.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Z = 1.Crystal data:C54H44CoF2N8O6,Mr = 997.90,a = 9.134(2),b = 11.555(2),c = 12.867(3) ,α = 66.02(3),β = 77.96(3),= 73.11(3)°,V = 1180.9(4) 3,Dc = 1.403 g/cm3,μ(MoKα) = 0.433 mm-1,F(000) = 517,the final R = 0.0633 and wR = 0.1171 for 2152 observed reflections(I > 2σ(I)).The title complex is assembled into 1D supramolecular chains parallel to [001] based on the adjacent molecular ··· stacking interactions and hydrogen bonds.The variable temperature magnetic measurements show a weak ferromagnetic behavior over 300-160 K followed by antiferromagnetic behavior below 160 K for the title complex.  相似文献   
943.
从Ce3+处理过的菠菜PSⅡ颗粒中纯化出了D1/D2/Cytb559复合物并研究了Ce3+对其光谱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Ce3+处理过的菠菜生长发育改善, PSⅡ颗粒电子传递效率明显加快, D1/D2/Cytb559复合物UV-Vis 谱在Soret区和Q区分别蓝移3和2 nm; 荧光发射峰蓝移5 nm; EXAFS谱表明Ce3+已结合到D1/D2/Cytb559复合物上. 推测Ce3+已同时参与叶绿素卟啉环中N的配位和多肽氨基酸羧基氧的配位, Ce—N键长为0.253 nm, Ce—O键长为0.32 nm. CD谱表明Ce3+结合后其复合物二级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 认为Ce3+加强了D1/D2/Cytb559复合物P680+原初电子供体的功能, 但对反应中心复合物的构象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44.
本文结合近几年我们开展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实践 ,介绍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45.
 为了更好地认识加氢脱硫和催化加氢反应中的载体影响和助剂效应,在同样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反应条件下,研究了噻吩加氢脱硫(HDS)和四氢萘催化加氢(HYD)反应.结果表明,对于无助剂的Mo和W催化剂,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顺序为TiO2-Al2O3>ZrO2>Al2O3.助剂的添加改变了催化剂活性顺序.Ni助剂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Co助剂催化剂.ZrO2担载的添加Ni的Mo和W催化剂分别获得了最佳的HDS和HYD活性.然而,添加Pt的Mo和W催化剂其HDS和HYD活性仅是Pt与Mo(W)二者的加和,Pt与Mo(W)之间没有协同效应.先将担载的Mo和W预硫化再将助剂引入体系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可以避免Ni和Co过早硫化形成类硫化镍(或硫化钴)物相,与采用螯合物分子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间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46.
制备参数对Au/Fe2O3催化剂水煤气变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华金铭  郑起  林性贻  魏可镁 《催化学报》2003,24(12):957-96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并系统地考察了制备参数对其催化WGS性能的影响.通过BET,XRD,XRF,H2-TPR和HRTEM等表征手段,初步考察了Au/Fe2O3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原因.结果表明,金负载量、沉淀剂种类、沉淀方式、沉淀pH值、焙烧气氛和焙烧温度对Au/Fe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均具有较大的影响.Au/Fe2O3催化剂的低温高活性是纳米Au与Fe3O4协同作用的结果;Au/Fe2O3催化剂的高温活性是由于活性相Fe3O4起主要作用的结果.纳米Au粒子的烧结会降低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4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检测鼠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谱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全扫描法及特征离子监测技术,建立了毒鼠强和氟乙酰胺的标准质谱图库。利用有机溶剂直接萃取与FT-IR和GC/MS的结合,建立了混合组分原形物中毒鼠强和氟乙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对7份实际样品的鉴定获得满意的结果。建立的方法为侦破案件提供了快速、灵敏、准确、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48.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已成功应用于复杂体系的重叠色谱峰解析.当色谱峰拖尾时,演进特征投影图(ELPG)显示的直线段对应的区域中可能含有前面拖尾组分的信息,据此进行HELP解析可能得不到满意结果.选择ELPG上直线段的一部分,即拖尾组分末端,前面组分的信息已基本消失的区域作为选择性区域进行HELP解析.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定量方法: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解待测组分标准样品的二维数据,将得到的“标准”色谱引入HELP的定量过程,在色谱峰拖尾或解得谱峰不平滑时,得到更准确的结果.用HELP方法解析了依诺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三组分实验体系,结果表明,加入上述措施的HELP可有效改善拖尾重叠色谱峰的解析结果.  相似文献   
949.
导电高聚物修饰纳米尺度TiO~2多孔膜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用导电高聚物修饰的纳米晶TiO~2多孔膜电极在不含氧化还原对和含不同氧化还原对体系电解质溶液中的光电转换过程。TiO~2/导电高聚物多孔膜电极为双层n型半导体结构,内层TiO~2多孔膜的禁带宽度为3.26eV,外层聚吡咯(PPy)膜的禁带宽度为2.23eV,而聚苯胺(PAn)膜的禁带宽度为2.88eV。用导电高聚物修饰半导体电极能使其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增加,光电流增强,且起始波长红移至>600nm,使宽禁带半导体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50.
一种具有高速选择性的技术—分了烙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烙印技术作为一个新概念被提出来,虽然国外已有一部分人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研究,但国内这方面的报道却很少,本文从自组装方法和预聚合方法两种合成分子烙印聚合物的模型,烙印分子、功能性聚合物单体及聚合条件的选择,分子烙印聚合物的特点,应用展望等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