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5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化学   177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91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908篇
物理学   139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陈长宏 《物理实验》2004,24(9):16-16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关于在有限空间和有限时间内,一切和热运动有关的物理、化学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的总结.同学们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有些困难,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52.
伟人的阴暗面——————力学史杂谈之十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力学家牛顿与胡克、弗拉姆斯蒂德、莱布尼兹 之间的关系,揭示牛顿为人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53.
马氏环境中马氏链的强大数定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研究了具有离散参数的马氏环境中马氏链的强大数定律。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钍与5-(对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CPAHQ)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pH4.4-5.4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ε=1.10×105L·mol-1·cm-1,钍在0-9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TBP萃淋树脂分离,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矿石中的微量钍。  相似文献   
55.
第二类变型Bessel函数Kn(z)在自变量趋于无穷时就是指数变小的,使用多项式逼近的方法求解往往误差很大.采用指数变换和J.P.Boyd的有理Chebyshev多项式计算第二类变型Bessel函数,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在较大范围内有效的解.  相似文献   
56.
用发散法合成周边含36个丁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5)端基新的二代树状碳硅烷液晶(D2),并用元素分析,氢谱,激光质谱,红外,紫外,偏光显微镜,DSC和WAXD法表征.D2为向列相,与M5相同,二代树状物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D2液晶态相行为是K85N107I103N69K,其熔点比M5降低27~41℃,清亮点比M5降低17~18℃,液晶态温区比M5加宽10~23℃.二代碳硅烷(D2)与一代碳硅烷(D1)相比熔点增加2~3℃,清亮点降低26~29℃,液晶态温区减少29~31℃.在二代树状物中观察到S=+3/2的高强向错.  相似文献   
57.
肖伯钧 《大学物理》2003,22(5):22-24
讨论了银道面内的引力场强分布和太阳在银河系中所受引力与到银心距离r的关系,指出引力场强g并不是与r的平方成反比,这是由于银河系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造成的.强调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58.
59.
牛顿环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实验中引起误差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指出了误差的主要来源及比较完善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0.
牛顿环实验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顿环实验是大家熟悉的一种空气薄膜产生的等厚干涉实验,尽管实验原理并不复杂,却有不少著名物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过细致研究,因而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牛顿深入研究了这种实验现象,进行了精确测量,找出了环的直径分布规律;杨氏利用这一装置验证了位相跃变理论;阿喇戈由检验牛顿环的偏振状态,对微粒说理论提出了怀疑;斐索用牛顿环装置测定了纳黄双线的波长差.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牛顿环实验的历史背景和作用.l最初的《顿环实验1665年胡克(RobertHooke)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了薄云母片、肥皂泡、吹制玻璃和两块压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