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化学   27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81.
通过界面有效吸收系数的计算及界面对腔模的反射率的影响可知,采用双面键合技术制备面发射激光器应使键合界面处于驻波场分布零点位置,同时界面厚度应该小于20 nm以使器件光学性能受界面吸收系数的影响较小.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VCSEL温度分布,结果证实薄的键合界面使VCSEL有源区温度对界面的热导率和电导率改变不敏感,而厚的键合界面将可能使有源区温度有较大地升高,给器件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亲水键合和疏水键合的SEM照片说明疏水处理界面较薄,适合用于器件的制备.而亲水处理界面厚度>40 nm,对器件的光、热特性不利 关键词: 键合 面发射激光器 热导率 电导率  相似文献   
382.
结合机械合金化与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Ni和Se共掺的细晶方钴矿化合物Co1-x NixSb3-ySey,研究了晶界和点缺陷的耦合散射效应对CoSb3热电输运特性的影响.通过Ni掺杂优化载流子浓度提高功率因子.在x=0.1时,功率因子达到最大值1750μWm-1K-2(450℃),是没有掺Ni试样的两倍.晶界和点缺陷的耦合散射机理使晶格热导率急剧下降,其中Co0.9Ni0.1Sb2.85Se0.15的室温晶格热导率降低至1.67Wm-1K-1,接近目前单填充效应所能达到的最低值1.6Wm-1K-1,其热电优值ZT在450℃时达到最大值0.53.将Callaway-Von Baeyer点缺陷散射模型嵌入到Nan-Birringer有效介质理论模型,对晶界散射和点缺陷散射的耦合效应对热导率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理论模型计算表明,当晶粒尺寸下降到50nm同时掺杂引入点缺陷散射后,Co0.9Ni0.1Sb2.85Se0.15的晶格热导率下降到0.8Wm-1K-1.  相似文献   
383.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法制备不同组分的铈掺杂Y3Al5O12热障涂层陶瓷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维氏硬度仪和激光导热仪研究Ce掺杂量对陶瓷材料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硬度和热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Ce掺杂量x为0.01和0.02时,(Y1-xCex)3Al5O12呈单一YAG相,(Y0.99Ce0.01)3Al5O12的硬度最大,约为18.93 GPa;(Y0.98Ce0.02)3Al5O12的热导率最低,1000℃时约为1.95W·m-1·K-1。随着Ce掺杂量的增加,材料中出现Ce O2第二相且Ce4+的占比增多,粉体颗粒尺寸增大,陶瓷晶粒尺寸减小,导致(Y1-xCex)3Al5O12陶瓷材料的硬度和热导率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84.
采用基于BrennerⅡ势的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300K温度下经氢化学修饰的(10,0)单壁碳纳米管的热导率.研究显示功能化后碳管的热导率有明显减小,当有一列碳原子被氢化后(功能化程度为5%),碳管的热导率减小了大约1/3,为了进一步解释这种功能化对碳纳米管热导率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功能化程度下碳纳米管的声子谱.  相似文献   
385.
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双重孔隙分布特征对材料的导热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微观形态表征分析了介孔二氧化硅的复合孔道,并基于受限空间内的气体分子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双重孔隙结构的热导率关联模型。为了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采用瞬态热带法测量了介孔二氧化硅材料(MCM-41和SBA-15)在0~30 MPa和20~550℃的环境压力及温度变化下的有效热导率。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本文理论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热导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根据模型分析可知,材料热导率随着环境温度及压力的升高而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同时其微观结构的差异也是热导率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386.
添加高导热填料的有机聚合物是最常用的一种热界面材料.其中一种提升热导率的方式是采用不同形貌填料复合添加,结合各种填料的优点,取长补短.然而,由于有效介质理论的局限性,以及热逾渗理论的滞后研究,对于不同形貌填料的协同机制依旧缺乏探索.为了剔除不同材料的耦合影响,本文采用不同形貌的同种氧化铝作为填料,分别制备了添加氧化铝球、氧化铝片以及球/片1∶1混合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稳态法测量样品的热导率,发现球/片1∶1混合样品热导率得到显著提升.结合热逾渗理论,以及对填料微观分析的观测,发现片状和球状填料复合添加的协同作用对热逾渗网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