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对它的掌握情况也体现了学生数学能力优劣,从而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为此,我们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掌握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其本质特征,善于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妙地解决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解题教学经验,谈几点巧用数形思想、妙解数学问题的一些认识,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翻阅手中的百余份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试卷,真是亮点多多,现就九年级上学期的内容归纳如下: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题是近年来中考的常见题型.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阅读材料;二是考查内容.它要求同学们根据阅读获取的信息回答问题.提供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一个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或一个新数  相似文献   
13.
何永峰 《中学数学》2012,(17):16-17
同学们知道,所谓一题多解,就是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由于一题多解所涉及的定理、性质比单一解题的面更广,方法更灵活多变,有时甚至是奇离巧合,曲径通幽,因此,一题多解不仅能锻炼解题的基本技能,而且可以有效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肖木平 《中学数学》2012,(18):36-37
中学数学教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灵活运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多能力中,普遍认为思维能力是形成各种能力的核心.下面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贵刊(初中版)在2012年1月刊发了甘肃陈国玉老师的《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在比较大小、实际运用、确定范围三方面,运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进行求解,求解效果甚好,然而并不易于理解,求解过程不够简炼.同学们细心品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最大关键为不等号方向改变与否.据此,完全可以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一步总结为:(1)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0,不等号变成等号;(2)只有不等式两边同时  相似文献   
16.
所谓综合题,是指涉及的数学知识比较广泛,运算、论证、作图等比较复杂,需要灵活运用多方面的数学知识和熟练地技能技巧才能解答的问题.综合题不等于难题,有些竞赛题需要用某种特殊解法,但涉及的知识并不多,不能称为综合题.我们这里所谈的综合题,相当于中考试卷中的最后几道题.  相似文献   
17.
史嘉 《中学生数学》2012,(15):24-25
向量回路法是基底法(相对于坐标法而言)的灵活运用.因为平面上任意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都可以作为基底,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一上来就确定谁是基底,而是走着瞧,谁用着方便就选谁,感觉有点像打游击战.许多文章对用回路法解答垂直和平行问题深有论述,本文尝试用回路法解答不等式和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例1设P为△ABC内任意一点,G为其重心.求证:PA2+PB2+PC2≥GA2+GB2+GC2.  相似文献   
18.
课标教材中对30°、45°、60°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都给出了具体的求法,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记忆并且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但是15°、22.5°、18°和36°的函数值是多少?又如何去求?课本中没有直接给出.但是当学完正多  相似文献   
19.
正进行珠心算教学,无论采取何种教材,只要根据珠心算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都能取得明显的效果。说到底,珠心算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革,特别在小学计算领域,可以达到与数学教学真正地有机融合,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能够快速教授珠心算方法,使孩子们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掌握和灵活运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20.
通常我们会通过"一题多解"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以达到对同一题目从不同角度多次思维,达到知识灵活运用和迁移.而"多题一解"是培养学生收敛性思维的一种综合归纳的思维方式,即当学生做了同一知识点的许多习题后,加以梳理、归纳、提炼、异中求同,揭开不同习题的表面现象,挖掘其本质的结构,使学生脱离"题海",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例谈公式n(n-1)/2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